分享

贾宝玉修成正果的途中,也是少不了贾政暗中的帮助

 xianfengdui111 2020-11-17

薛宝钗和林黛玉作为《红楼梦》里两个重要的女主角,都有着彼此相互对立的性格和各自的优点。可想而知,在她们两个当中,其中一人一定是贾府最想要的人。那么最后的结局究竟是花落谁家?薛宝钗在《红楼梦》中,也是一个悲剧形的形象。很多人看完《红楼梦》之后,大的印象就是林黛玉是正面人物,对于她的褒扬是比较多的。

而薛宝钗就被当作了反面的人物,对她的贬斥是更为多的。但是林黛玉是正面人物,确实没有问题。薛宝钗与林黛玉的身世不同,思想性格又是对立的。在第四十五回中。林黛玉悲叹自己的身世,薛宝钗却劝慰她。说自己的心事比林黛玉强不了多少,有一个哥哥是不能正经依靠的。只有母亲健在,这一点是比林黛玉更强一些的。她说咱们也算是同病相怜。

二者的思想性格对立。不代表不能够成为知心朋友。很多次她们之间的交往都与知心朋友的概念相为确切。在曹雪芹的笔下,薛宝钗当然不是叛逆者,但不能是反面人物,她是一个悲剧性的形象,她和大观园众多女子的悲剧命运悲剧结局是一样的。思想性格,为人处世的特点。觉得薛宝钗在《红楼梦》前大半不中,一直以宦官大家族家庭,中间礼教的适应者有福人身份出现。直到小说的后半部才遭遇了大变故。

作为主角的林黛玉。在于贾宝玉修成正果的途中,也是少不了贾政暗中的帮助。首先是宝玉与黛玉浓浓的感情的养成,也有一些成分归功于贾政的耐心等待。其次,林黛玉曾帮助过贾宝玉很多次。不论是在家元春省亲当晚测试才华的时候,还是贾政书信回家,检查贾宝玉在家里用功的程度。都有着林黛玉的默默协助。尽管林黛玉为贾宝玉写下的字帖,字迹十分的相似,但是就算再像也会有被发现的可能。

但是家政回家以后就没有再往下深究提及这件字帖的事情。在第七十二回里,由于王熙凤的旺儿看上了丫环彩霞,之后二姨娘替自己的妹妹彩霞来找贾政说话的时候,贾政说出了一句话,话的意思是,现在还不是忙的时候,他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给宝玉,一个给环儿。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出来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已经替贾宝玉物色好了人选。

宋江掌控不了的两位好汉,一个瞧不起他,一个看透他,结局很圆满

在整个《水浒传》中,宋江可以说是交游最广阔的人了,而且他身上还自带亲和光环。无论是绿林好汉还是江湖侠客,见到宋江之后通常都是二话不说纳头便拜,自愿给他当小弟。等到宋江上了梁山之后,更是轻而易举就当上了梁山之主。
宋江善于拉拢人心,这一点早在他没上山之前就已经显露出来了。所以,当宋江成为梁山首领的时候,在梁山上更是表现的说一不二。吴用、李逵等人对宋江自然是言听计从,特别是李逵,更是一口一个“公明哥哥”。虽然宋江很有心计,在晁盖死后轻而易举就当上了梁山老大,但是有两位好汉宋江却始终掌握不了。这两位好汉一个瞧不起宋江,一个看透宋江,最后都落了个圆满的结局。
在《水浒传》中,宋江确实主角光环浓厚,可是他却并不是最出彩的角色。梁山上真正受读者喜欢的,当属“花和尚”鲁智深。宋江虽然是书中主角,但是在各方面的表现反而不如鲁智深。作为书中唯一一个毫无瑕疵的英雄好汉,鲁智深对花言巧语的宋江也一向瞧不起。
当初宋江极力促成招安,鲁智深就持反对意见。可是,因为大部分梁山好汉都被宋江的“封妻荫子”蒙蔽了双眼,所以最终梁山还是投靠进了朝廷的怀抱。后来梁山征讨方腊时,战死了一大半的梁山好汉。如果不是鲁智深擒住方腊,恐怕梁山好汉还不知道要死多少。
梁山好汉死了多少,宋江当然不在乎,在他的眼里梁山只是他的筹码。当初招安是这样,如今征讨方腊同样也是这样。所以,当他知道鲁智深擒住方腊之后,就急不可耐的要班师回朝去领赏。可是宋江也怕回去之后,万一皇帝问起擒拿方腊的过程自己不好回答,于是就用光宗耀祖、封妻荫子诱惑鲁智深,让他随自己一同回去。
虽然宋江一向对鲁智深恭恭敬敬,开口闭口都称“吾师”,可是鲁智深却一直都瞧不起宋江。在梁山上如此,下了梁山更是如此。特别是现在擒住方腊后,宋江一副急不可耐回去领赏邀功的嘴脸,更是让鲁智深对他非常不屑。所以鲁智深坚决地拒绝了宋江,最后反而落了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圆满结局。
其实,宋江拉拢梁山好汉那一套,不外乎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对于世俗之人来说,这两样诱惑确实非常大,也难怪梁山好汉铁了心跟他一干到底。但是,宋江的这一套对看透名利的出家人就不好使了。除了鲁智深瞧不起宋江之外,同为出家人的公孙胜,也把宋江的嘴脸看得透透的。
公孙胜原本是二仙山的道士,在紫虚观里逍遥自在。可是后来他却选择了入世修行,跟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由此才入了梁山。可以说在公孙胜的眼中,他加入梁山为的就是“替天行道”,功名利禄在他眼中犹如粪土。相对于其他梁山好汉来说,公孙胜才是真正抱着济世救民的心态加入梁山的。
可是,自从宋江上了梁山之后,梁山上很快就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晁盖死了,宋江成了大龙头。在这个过程中,公孙胜算是彻底看清了宋江的真面目。而且,宋江搞出的那个“替天行道”的大旗,怎么看都像是一种讽刺。像宋江身边的李逵、王英等人,说这些人是替天行道的绿林好汉,简直是贻笑大方。所以,虽然公孙胜在梁山上坐第四把交椅,可是却毫无留恋的辞别宋江,谎称回家探母离开了梁山。
公孙胜说回家探母,不过是一个善意的谎言,碍着兄弟一场的面子,不愿意当场和宋江撕破脸皮。后来高唐州大战回去帮忙,也正是牵挂梁山上的其他兄弟,他才再次出山。可是宋江招安之后,又带领梁山好汉帮助朝廷攻打方腊,这个时候公孙胜就彻底对宋江失望了,所以再一次的离开了梁山,从此闲云野鹤,落了个圆满结局。
公孙胜之所以要再次离开,是因为宋江为了功名利禄已经是毫无底线了。“替天行道”的口号说扔就扔,连出身相同的方腊也是说打就打。其实,方腊集团和梁山好汉的出身是一样的,两者都属于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只不过,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利用下放弃初衷投靠了朝廷,而方腊却坚持了下来并且还建国称帝了。从某种方面来说,方腊的格局比宋江高太多了。也难怪鲁智深、公孙胜等人瞧不起宋江,他最后落得一杯毒酒的下场其实一点也不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