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者必非等闲人

 惟中茶道 2020-11-17

不是闲人闲不了,能闲必非等闲人。


话说

仲夏之夜

苏东坡与好友杨世昌

二人坐在小舟中

漂浮于白茫茫的赤壁旁的江面上

只觉得人如天上坐,船在雾中行

任其漂流,随意所之

杨世昌善吹箫

但闻箫声奇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苏东坡为箫声所动

问朋友何以箫声如此之悲

朋友有些伤感道:

“三国时的那些英雄,而今安在?今天晚上,

你我无拘束,驾一叶之扁舟,一杯在手,

享此一时之乐。我们不啻宇宙中的一蚊蝇,

沧海中的一砂砾。人生在瞬息之间,即化为

虚幻,还不如江流之无尽,时光之无穷。

我真愿挟飞仙而遨游于太虚之中,飞到月宫

而长生不返。我知道这些只是梦想,从无实现

之望。所以不觉箫声吹来,便如此之悲了。”

苏东坡安慰道:

“你看水和月!水不断流去,可是水依然在。

月圆月缺,但终究依然如故。你若看宇宙之中

发生的变化,没有不变的,何曾有刹那停留?

可是你若从宇宙中不变化的方面看,万物和人

都是长久不朽的,你又何必羡慕这江水呢?

再者,宇宙之中,物各有主,把不属于我们的

据为己有,又有何用?只有这江上之清风、山

间之明月,是供人享受的。凭我们的生命和血

肉之躯,耳听到而成声,眼看到而成色——

这些无尽的宝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造物无私,分文不费,分文不取。”

听了这番话,朋友也欣然欢笑。

正是: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闲与忙相对

闲者,空隙也

忙者,心亡也

心有空隙

才能感悟到自然与生命

心有空隙

才能体悟到“无”的妙处

所谓: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跟着念头跑

永远活在妄想之中

安得住当下

才是真正活着的人

闲者

必非等闲人

《山里人》......清闲篇

山里与世无争,

散散淡淡人生。

一觉睡到日出,

竹林吃茶颂经!

陈真人2014/12/29号上午,写于缘真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