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自己的心

 惟中茶道 2020-11-17

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弟子问:

“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

有时候对人又彬彬有礼。

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

师父说:

“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

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

对待中等人,要讲分寸,

要隐喻他,他受不起打骂;

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

他很脆弱,受不了指责和批评,

只能用世俗的礼节。“

所谓:

佛无南北,人有智愚。

虽然佛性人人皆有,

但毕竟每个人慧根不同,

故而示法传道时,

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传道如此,

实际生活中为人处世更是如此。

世有百态,人有千种。

关键在于识人,才能对症下药。

老子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要认识别人,先要认清自己。

正所谓:

心如明镜,方能无物不照、以应无穷。

不怕物来了不能照,

也不怕事物有千变万化,

就怕我们的心这面镜子没有明。

修行悟道,

就是去明自己这颗心。

此即:以不变方能应万变也。

一日,

真定帅王公携诸子入院。

师(赵州和尚)坐而问曰:“大王会么?”

王云:“不会。”

师云:

“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

王公尤加礼重。

第二日,

令军将(大王副官)传语,

师下禅床受之。

少间侍者问:

“和尚见大王来,不下禅床;

今日军将来,为什么却下禅床?“

师云:

“非汝所知。

第一等人来,禅床上接;

中等人来,下禅床接;

末等人来,山门外接。“

《人心如镜》......开悟篇

照镜见真相,

看人真相难。

过镜不留影,

见人记心间。

贵贱立镜前,

实相自分辨。

对人论高低,

慰心有虚言。

镜前不改色,

红绿自呈现。

人心常染色,

脸上不一般。

人心难如镜,

变化有万千。

人心若如镜,

千古一真仙!


陈真人2014/2/5号上午,写于钱塘玫瑰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