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只管专注,然后不知不觉就成了

 新用户9088aVaL 2020-11-17
  • 我去某个学校,要举办一场励志演讲。眼看着第二天要出发,可是我的PPT还没有开始做。迫在眉睫,我只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安心地鼓捣。我关闭手机,口含香烟,喝着热茶,敲打着键盘。不得不承认,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的情绪容易集中,思维活跃得像是扎上翅膀。总之,我完成了任务,还没怎么熬夜。

  • 曾经读到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大学里有个懒人,到了期末考试头一天才努力去复习。人家一遍遍地翻书背书,为了防止自己困倦,他站在上下铺的梯子上,把自己的头卡在栏杆的缝隙中,从头天晚上一直通宵读到次日上午9点,然后就上了考场。当然,他考的分数不会很高,但是他过关了。

  • 当年做自由撰稿人,到了周五晚上,就是我熬夜的大好时光。通常,这个晚上我要写4篇千字文,而千字文的题目,平素已经酝酿好了的。在闲暇日子,我已经对文章的某些细节产生过灵光闪现的构思。当时还不善于直接用电脑敲,觉得用笔写在纸上,才有那种行云流水的感觉。从晚上10点我开始熬夜,大约要写五六个小时。通常,要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睡觉。平素想想,一下子写4篇,应该是很大的任务量,但是,静夜里,聚精会神,不知不觉一篇又一篇地就写完了。

  • 20多年前,我在某县农村搞社教。村庄比较偏僻,下了长途车后,还要走一段路程。干脆,我就骑车去村里。大约是40公里的路程,骑起来非常费劲。可是,一旦骑着上了路,你就没法回头,无论是逆风还是顺风,只管使劲蹬下去就是了。不知不觉,40公里,蹬三四个个小时,那村庄就近在眼前了。

  • 在某个固定阶段时间里,聚精会神地做一件事,那就是专注。它是人生从事一项事业,克服一次困难,战胜某些险阻,所需要的制胜法宝。专注给人带来了煎熬,也会给人带来享受。譬如,你在微信或QQ上跟一位心仪的异性聊天,不知不觉就会度过漫长的时间。譬如,你坚持读一本书,不知不觉读完了,而此时说不定就是天色已亮。人在专注的时候,时光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闪过了几个小时,而你眼前的任务,不知不觉就完成了。

  • 专注的过程,其实就是你投身一件事务,在实现质变到量变的过程。让人最难堪的心情是,专注了许久,却看不到事业或学业的质变,于是乎,不知不觉,就变得懈怠,对专注后的效果而产生怀疑。有时候,对很多人而言,成功不是很遥远,而是专注的时间不够长。

  • 因此,最难以实现的,是长期的专注。这就是校园里的尖子生与普通生的最大区别。尖子生把学业的研习视为乐趣,拥有长期专注的韧性,而普通生也懂得专注的可贵,但他们一旦在短时间的专注后,没有享受到立竿见影的奇效,慢慢地,就会产生精神的懈怠。

  • 很多艺术行当里流传着“一万个小时准则”,意思是说,你连续专注于一门艺术的研习,当时间达到一万个小时的时候,你不知不觉就会成为这个圈子里的行家。瞧,专注不是一时的,长期的专注才算得上一种可贵的品质。这也证明,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光靠心血来潮的暂时冲动,是肯定不行的,他必须忍受着寂寞,长时期全神贯注地朝一个目标前进,才有机会取得成功。

  • 我们向着一个很遥远的目标迈进,只要你方向不偏,然后坚韧不拔地坚持走下去,目标总归会越来越近。为什么有些人不会成功呢,一是目标上总会产生偏差,二是不够坚忍,这就是缺乏专注态度的表现。

  • 专注带来成功,这个道理我们其实都知道。但专注态度的背后,还有相当的牺牲,还要忍受寂寞带来的煎熬。譬如,有的学生,明知道那些题海,是通往人生成功彼岸的坦途,但忍受不了苦读的寂寞,于是半途放弃。他们总是抱怨社会,抱怨不公平,抱怨这个社会存在着偌多的阴暗面。这种人是真正的怂人,他们从来都在为自己的懈怠找借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