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小鸿竟然跟妈妈顶嘴:自虐式爱子的妈妈,早晚会让孩子腻烦起来

 新用户9088aVaL 2020-11-17

清晨醒来,请读“胡说”!

寒假延长,“胡说”公众号推出《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应用题500道(电子文档版)》。这套资料汇集了衡水系初中招生考试、全国各地小升初考试中各类试卷的应用题500道,对六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迎接小升初考试,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因为受疫情影响,这套资料只设了电子版,且有一定的难度。欲购者,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微信,请注明“数学题”。


商务合作联系电话和微信:13831979088
胡子宏生命日记(1268) 

胡小鸿竟然跟妈妈顶嘴:自虐式爱子的妈妈,早晚会让孩子腻烦起来

(一) 

我竟然听到了胡小鸿跟妈妈顶嘴,顿时觉得很有意思。我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如今,它终于来到了。

实际上,此前,小子肯定跟妈妈顶过嘴,只不过没有守着我。此番小子在我面前跟妈妈顶嘴,也许,小子对妈妈的某些言行产生反感,已经忍无可忍了。

胡小鸿跟妈妈顶嘴,发生在前两天吃午饭时。妻子做好了饭,炒了几道菜,把焖米饭端上了餐桌。我和孩子吃着饭,没有什么言语交流,这时,妻子坐在沙发上,絮絮叨叨地闲扯起来。

妻子说了一句“我们村有个孩子,曾经.....”,这时,小子忽然喊了一声,别说了。

我禁不住笑了,对妻子说,看看你,絮絮叨叨,小子都烦了吧。

哪知道,妻子再度张嘴,继续絮叨“我们村有个孩子,曾经......”,小子马上又发出一声“别说啦”。看得出,小子对妈妈的絮叨真的受不了,至少影响了小子吃饭的心情。

我看了看妻子,只见妻子笑了笑,没有把胡小鸿的厌烦当回事,依然想给我们讲述她们村当年的故事。她的语气没有停顿,依然说道“我们村有个孩子,曾经......”。没等妈妈说完下半句,胡小鸿第三次对妈妈喊道:哎呀,别说啦——

这一次,妻子终于闭住了嘴。我一直在笑,认真地招呼一下胡小鸿: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喜欢爸爸陪你学习呢,还是喜欢妈妈陪你呢?小子不假思索地说:当然喜欢爸爸陪啊。

我再度问小子,那你为什么不喜欢妈妈陪你呢?小子不耐烦地说了声,妈妈太啰嗦了,太唠叨了。

我转过身来,对妻子说,怎么样,你管孩子,只知道一句话重复来重复去,说些大而无当的废话,听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莫名其妙,哪个孩子都厌烦你这种自虐式爱子的妈妈。

(二)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我对孩子的爱,就是给孩子提供一种支撑——我抗住生活的全部压力,力争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妻子对孩子的爱,就像是大水漫灌。这种母爱非常无私,但是又非常感到令人沉重。

妻子爱孩子,敢于付出任何的代价,只要觉得是为了孩子好,赴汤蹈火,历尽千辛万苦,也在所不辞。

胡小鸿去衡实读初中后,妻子每次都要接送。如今,孩子读初二,往返于衡水与邢台之间,至少要有五六十次了,妻子都要乘坐邢台籍学生的大巴包车,不辞辛苦地接送。如果是开学或放假,孩子的衣物多,她帮着孩子拎东西,这尚且可以理解。可是,不管孩子有没有东西可带,她都要亲自乘车,送孩子往返。

对孩子细致入微的照顾,貌似是对孩子的关怀,实际上,这种母爱,无形中会导致,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自理能力差。

每次孩子返校前,我的主张是,让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东西,出发前一个晚上完成,需要带什么,不需要带什么,孩子比家长心里更有数。可是,妻子爱子心切,总是要替孩子收拾,而且不管孩子需要不需要,都要塞水果、塞牛奶,生怕孩子饿肚子。

久而久之,胡小鸿对物品的摆放、生活的自理,总是让我觉得不如同龄人。别家的孩子,看起来就是大孩子,开学、放学时,背着书包,拖着拉杆箱,显得非常独立。胡小鸿每次都是妈妈帮着拎东西,省心省事,但是,自我管理能力,比同龄人差了一大截。

(三)  

这种自虐式爱子方法的突出表现是,只要是为了孩子,即便是割下来自己的心头肉,也在所不辞。为了孩子,妻子不怕奔波,不怕辛苦,甚至,越是辛苦和劳累,她越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就是母爱。她把这种付出,当做了一种感情寄托。

为了孩子,必须付出,这种付出是不是有必要,她都要付出。她潜意识里觉得,如果不付出某些代价,我拿什么证明我爱孩子呢?

曾经,我跟一位妈妈发生过争论。那位妈妈对孩子说,孩子,你放心,只要有妈妈在,你就不会受屈,只要妈妈有一口饭,你就不会饿肚子。

我则驳斥对方,你这不是爱孩子,你这是在惯孩子,你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培养出一个虚弱而懒惰的孩子。你为什么,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不激励孩子靠自己的劳动和技能,去养活自己呢?

我妻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没有什么爱好,除了平时上班,其他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不知不觉,不为孩子付出点什么,不操点心,她就怅然若失。

譬如,我在六楼陪着孩子学习,我写文章,孩子写作业,这时,门开了,孩他妈进来了。顿时,我心里就叫苦不迭——毁了,房间的安静肯定要被打破了。

果然,妻子肯定会走进书房,看看孩子在做什么。接下来,她的母爱就大放异彩,她会嘱咐孩子加油学习,敢于直面学习的困难,一定要把难题攻克,不会的难题一定要问老师。

絮叨着絮叨着,孩子就会不耐烦,说一声“知道了”。我这时候就会抱怨,哎呀,我们都是好好的,孩子写作业,我写文章,你这一来,把我们的思路都打乱了,快走吧,快走吧。

瞧,孩他妈一来,带来的貌似是关心,但是都是大而无当的废话。但是,她必须要说这些话,因为不说,自己对孩子的母爱就无处安放。结果是,好心惹人烦。孩子烦,我更烦。

吃饭的时候,妻子会絮叨着这个有营养,那个味道好,让孩子多吃这个,少吃那个。或者,会絮叨别人怎么听课呢?别人怎么写作业呢?别人怎么错题率那么低呢?对此,我和孩子都会烦。絮叨,重复絮叨,真影响孩子吃饭的心情。

孩子在成长,不知不觉思维已经成人化,如果此时妈妈依然用照顾孩子的方式去絮叨,孩子肯定会听不进去。妈妈越是对孩子不放心,越是会絮叨,结果导致了恶性循环,孩子对妈妈的厌烦就会变本加厉。

(四) 

同样是对孩子的爱,父爱和母爱的出发点往往是不一样的。像我这样的男人,因为从小到大,是一个人独自闯天下,我更愿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吃饭穿衣、出门回家、解决问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需要他自己去承担,独立经受磨练。就像我家胡小鹄,只要有身份证,身边不差钱,就可以独立闯天下。

妻子对孩子的爱,无疑是真挚的,但往往出于母亲的本能。换言之,母亲爱孩子,必须要为孩子做点什么,不付出点心血,自己就好像亏欠了孩子。于是,别家孩子有的,自己家孩子也应该有。为孩子买东西,应该买高档的、舒适的。

曾经,我们夫妻拌嘴,对怎么管孩子,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妻子的话发自内心,她说,即便是活到90岁,我对孩子陪伴,也只有半生时间,我就要舍得为孩子付出心血,让孩子感受到母爱,这是我感情生活的重要内容。

我无言以答。妻子对孩子的母爱,实际上是她自身情感生活的需要,母爱本身就是盲目的,没有什么目的性。身心的付出,就是母爱的本能。至于对孩子的成长有没有价值,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实际上,社会中的慈母多败儿,就是出于这种简单而没有理智的母爱的本能。

可是,母爱的温暖,出现在寒冬季节,儿女会感受舒适和受用,如果在夏日里,孩子们享受自我世界的清凉,母爱的温暖也就来得不合时宜。此时,母爱就成为孩子成长中羁绊。

就像我家小儿子,不需要妈妈给讲故事,不需要得到额外的温暖,妻子却非要出于母爱的本能,给孩子施加温暖,孩子就会躲避,就会排斥,就会反抗。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妻子对孩子的爱,依然细致入微,不考虑孩子感受,那么,也许这种发自内心的关怀,会导致孩子对她的心理排斥。

大家想想,我们小时候,无论妈妈何等爱我们,我们都厌烦了妈妈的唠叨。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妈妈的唠叨,一旦忽视了儿女的心理承受力,都会让孩子觉得厌烦。

(五)  

我们家俩小子,都很少与我产生争吵。我对孩子交流的时候,他们都不会说出“别说了”。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孩子们很聪明,在一个家庭中,儿女往往尊重那个最有实力的人——他往往是爸爸。

越有实力的人,也往往最有能力支撑整个家庭的人。他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敬畏感,甚至,他才是整个家庭整个行为规则的制定者。他往往用行动证实着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而不是靠絮絮叨叨。

数年前的中午,小子不睡觉,一直在折腾,妻子也管不住。这时候,我推门而入,伸手指了指小子,小子立刻躺好,老老实实睡觉。妻子在旁边忍不住发笑,她一直在哄着孩子睡觉,孩子对他没有敬畏感,潜意识里感觉到,自己不睡觉,妈妈也没有办法。但是,爸爸来了,就得必须老老实实睡觉,如果再不听话,就要打屁股的。

曾经,我要求小子睡觉,小子以为我离开了,就悄悄起来看电视。我闻声下楼,见小子看电视,没有说话,搂住他,在屁股上打了两巴掌,小子立刻回房间睡觉。

父亲对孩子的爱,除了做表率、为孩子的成长扫平障碍外,更多的是立规矩,制定底线。一旦违反规矩,那就要采取简单而粗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惩戒。父爱是粗线条,却坚强有力。母爱细腻,但是铺天盖地,没有边缘,让孩子产生不了敬畏感。

因此,我提倡的母爱,不是我妻子这样的自虐式爱子,而是抓大放小,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那就放手。如果母爱甜得发腻,有损于孩子的自理能力,妨碍了孩子自我意识的树立,那么,这种母爱往往是影响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如今,孩子终于敢于跟妈妈顶嘴了,一方面,标志着孩子长大了,自我意识像春天的惊蛰雷,终于爆发了;另一方面还验证着,母爱往往未必是孩子需要的,那种只顾付出,而不考虑孩子需要的母爱,往往是付出却得不到回报。

各位孩他妈,你对孩子的母爱,是什么样的呢?你认同我妻子这种无微不至的母爱吗?当你家孩子敢于与你顶嘴的时候,你是不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唠叨是多么无趣,是否意识到了大而无当的说教,是多么的没有价值?


特推1、2020年衡水名校小升初考试必备练兵试卷。
特推2、《小升初数学模拟考试应用题500道(电子版)》
(加微信13831989623)

胡老师编写的学习资料

《看图作文不发愁:小学低年级看图范文123篇》
《语文每天学一点(1—6年级)》
《360篇分类范文迎中考》
《值得模仿的150篇小升初作文》(校对修正新版)
《衡中家长给孩子推荐的120篇励志美文》
《孩子,你为什么必须刻苦学习(学生版)》
《孩子,你为什么必须刻苦学习(家长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