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作 | 贾又福:一滴墨包含了整个世界

 泊木沐 2020-11-17

贾又福,1941年生。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可染、叶浅予、李苦禅、宗其香、何海霞,私淑潘天寿、石鲁。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设: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研究基金、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研究会和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工作室。

乡山牧趣 45cm×66.5cm 2004年

一滴墨包含了整个世界

文/马明博

在中国美术馆看贾又福画展,一个个画框,忽然幻化成一个个窗子。

八百里太行山的挺拔巍峨,映人眼帘。此刻,我如同置身群山深处。窗外,暮色渐浓。远处,负薪者、牧者、牛群、羊群,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天渐渐黑了,一弯新月升起来。暮色里,巍峨挺拔的太行收起了他的褶皱,远处近处,黑乎乎一片。负薪者、牧者、牛群、羊群,想来已经走进堂屋呛人的炊烟中,一盏盏昏黄的灯晕里,简陋而温暖的火炕,铺满干草的羊圈、牛棚......

无题 20.5cm×20.5cm 2004年

走在下山的路上,贾又福感觉身边的夜在滋长,在膨胀,在汹涌。抬头见繁星满天,心眼大开。

看贾又福的画,首先要接受如夜般的大块的黑。那是他的梦想,他想把太行山的雄浑、冷峻、神秘、沉默,体现在画上。

诗乎歌耶 34cm×34cm 2004年

吴冠中先生读懂了他的梦——“贾又福画面里压倒一切的黑色,是大自然的象征,又是在历史的流逝中饱尝着一种冲动和压倒一切的力量,画面气势沉雄博大,人在画面前显得渺小,把中国历史、感情、文化底蕴包容其中。

第一次与太行结缘,贾又福23岁,那是1964年。

太行秋 68cm×68cm 2003年

太行古老苍凉,浑朴滞重,既无奇峰异石,又无葱茏掩映。挺拔的石壁,裸露的山石,在他眼里,却是雄健沉郁的象征、孤傲冷峻的缩影。

太行雄姿,像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之后四十多年,他四十余次怀着朝圣般的虔敬,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回太行山的怀抱,如释迦牟尼一般人山苦行修道。

童年之梦 34cm×138cm 2002年

画面上的一些短文字,记录着他身在太行的感受。

“壮哉太行山,铮铮有金声,破荒跋地起,莽莽浑横空,极尽磅礴处,可击吾豪情。近十年来,余多次深入太行山区,穷偏僻远跋涉,每与牧者樵父为伍,穷山之高多有壮怀。

“农历新年,深人太行山区,于寒风凛冽中野炊,因山太高路太险,不能从原路而归,只得就近于林场投宿。夜大雪,喜不能眠,次日踏雪绕十八盘下山,日行八十余里,四百群峰壁立,不胜畅怀。

秋到太行 98cm×59cm 2003年

“盛夏八月,爬到太行绝顶......烈日下但得见群山金光灿灿,刚风中振衣万仞大冈或觉翱翔蓝天,得与大朵白云比肩有时又得狂风暴雨,黑云压城,雷剑击顶,令人惊倒。此二次太行之行终生难忘,情怀奔驰,永不能收。

秋光图 54cm×68.5cm 2003年

拜访贾又福先生归来,友人一可对我说:“贾先生真是是憨傻愚顽之人。

憨,是他不健谈,不善辞令。从艺五十年来,贾又福潜心艺术,“不逢场作戏,不阿谀奉承,不计赞毁,不问艺术之外太多俗屑。

出山 66.5cm×37cm 2003年

在别人眼里看,他有些傻。贾又福作诗自嘲,“世人笑我傻,瓢者我自夸;世人谓我迂,我便迂到底;世人嫌我板,机巧不足羡;世人说我土,泥土亦开花。”“瓢者”是他的自署,“瓢”,在他故乡河北沧州的方言中,即大傻瓜也。然而,李可染、李苦禅、叶浅予、宗其香、何海霞等恩师却不嫌他傻。这也算是“傻人有傻福”吧。

翘首太行惹梦思 68cm×134cm 2003年

有人觉得他愚,因为太行山没什么可画的,建议他多跑跑名山大川。他却回答:“决心已定,择一而从,许之终生......”孔子说“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贾又福的愚,是他的自信。

生活中的他,顽固如太行山中的一块石头。贾又福半生艰苦,最喜欢的,是在家中吃面条或稀饭,所以不喜欢种种应酬的场合。在艺术圈里,他一贯“不出席开幕式,不参加研讨会,不逢场作戏,杜绝诸多应酬。”闭门谢客的贾又福,愿意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清净如打坐,妙悟似参禅”。

太行山乡亦仙乡 68cm×138cm 2003年

李可染先生说“所贵者胆,所要者魂。”作为可染先生的入室弟子,贾又福凭着憨傻愚顽之气,师可染先生之精神,“定慧双修”(跋山涉水、寒窗苦读),苦行探道。

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时,画面出现质的突破,得益于一位老禅师的话。

太行秋来风景异 73cm×61.5cm 2002年

读禅门灯录,他抄出青原惟信禅师的一段禅语——“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这位老禅师的话,真是亲切至极。

秋光烂漫 40cm×40cm 2002年

贾又福禅画互参,“以心观道,大道可以无所不包,心观可以无所不达。这里正好参悟禅宗的观照方式,禅宗所谓‘天地可谓大矣,而不能置于虚空之外;虚空可谓无尽矣,而不能置于吾心之外。故曰以心观物,物无大小。实在妙极。’”

朝晖 36cm×34cm 2002年

他对自己说,要以“一滴墨包容了整个世界”的气魄,画出太行神韵,“于无心处写山,于无山处求精神之美”。

于是,他的画面满幅皆黑,又于浑黑中透出一点光亮(反白),突出一牙小月。有时高悬天空,有时游离于山下或涧旁......有时,一幅画中,他只画大石,无一个苔点,无一棵树木,无一间房屋,无一动物,无一个人影,无水,无云,意在从精神上追求金石交响,铮铮有声的阳刚之美,把山的体魄、力量,呈现在观者面前。

归牧图趣 37.5cm×34.5cm 2008年

吴冠中先生看后,深为惊叹,“黑云压城城欲摧,大片乌黑首先予人气氛严峻之感。统治了整幅画面的黑是大自然的压力,是历史长河的冲力,被压被冲的是人,人在抗拒、挣扎,在能否战胜的矛盾与惊险中,作者创造自己的画境,画面未必总出现人,观众都是画中人。

霞光云影共徘徊 45cm×68cm 2002年

当年的贾府,一家三口,两间斗室。妻子、女儿占去一间,贾又福只有一间十一平米的小屋。一张桌子,几个书橱,占去大半空间,剩余的地方只够搭起一块画板。

白天,他蜷缩其间,在四只凳子支起的画板上,匠心独运,泼墨走笔夜晚,那块画板便成为他的下榻之地。

雨后斜阳好看山 74.5cm×66cm 2001年

在探索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哲学精神的契合处,贾又福兴趣盎然地阅读典籍,“书籍之重要,不下于面包”(巴尔扎克)。《周易》、《论语》、《老子》、《庄子》、《山海经》、《淮南子》、《金刚经》、《心经》、禅门灯录,当时能找到的书,他如面包一样吃进肚子。

《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让贾又福悟到去“浑墨似铸,反白为黑”。他借助画面上大片乌黑,体现太行的雄壮,再现心象的庄严、深邃与神秘。

太行风情图 34cm×36cm 2004年

深味佛家“破我执”与“放下”,贾又福说:“最大限度地深人传统,以求最大限度地跳出传统;最大限度地融人社会和自然,以求最大限度地高于社会和自然;最大限度地认识自我,以求最大限度地走出自我。

风雨过后 68cm×64cm 2002年

贾又福的苦行探道,让我想到了苏东坡的一首诗。1084年六月中旬,被朝廷外放的苏轼送长子苏迈到地方任职,望群山逶迤,他赋诗说:“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

巴尔扎克说:“苦难也有它的庄严,能够使人脱胎换骨。”苦行探路的贾又福,一路跌跌打打,步履维艰,当他用“一滴墨包容了整个世界”时,是否同感“云山烟水苦难亲”?

金霞图 138cm×34cm 2003年

山高多彩云 69cm×35.5cm 2000年

太行仙乡 52.5cm×69cm 2001年

金秋 35cm×35cm 2000年

雨过云开 66.5cm×44cm 2000年

太行风骨 68cm×138cm 2000年

太行高处 37.5cm×33.5cm 1999年

太行拾趣 66.5cm×46cm 2000年

雨后斜阳 43cm×66.5cm 2004年

天涯对语 45cm×41cm 1999年

归樵图 67cm×48.5cm 1999年

暮韵图 40cm×68cm 1999年

云涌奇观 33.5cm×48.5cm 1998年

山乡情怀 33.5cm×48.5cm 1998年

云端 33.5cm×48.5cm 1998年

金色的诗 50cm×40cm 1986年

大野交响曲 59.5cm×96.5cm 1989

太行牧趣 71cm×42cm 1986年

雨过云开 68.5cm×45.5cm 1986年

仙山醉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