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一药】 乌梢蛇 《药性赋·热性》云:乌梢蛇疗不仁,去疮疡之风热。 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 文献记载: 《开宝本草》:”无毒。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诸风。“ 《药典(2015版)》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主治: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用法用量:6~12g。 云说:本药应用体会较少,只用过蛇蜕,治疗皮肤病效果可以。 【一方】 《医方考》五疸门第三十四 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 黄芪 (各二两) 大枣(十一枚) 黄汗,身体疼重,发热,两胫自冷,此方主之。 黄汗者,汗出皆黄,沾衣有色也。得之汗出时,入水取浴,水从汗孔入。湿郁于表,故病黄。邪伤其卫,故自汗。湿热相搏,故身体疼重而发热。病原寒水所伤,寒气属阴,水性就下,故两胫自冷。客者除之,故用桂枝之辛甘以解肌表之邪。泄者收之,故用芍药之酸寒以敛荣中之液。虚以受邪,故用黄芪之甘温以实在表之气。辛甘发散为阳,故生姜、甘草可以为桂枝之佐。乃大枣者,和脾益胃之物也。 云说:观《金匮·中风历节病篇》:“汗出入水,历节痛,黄汗出,故曰历节。”《金匮·水气病篇》:“黄汗之为病……以汗出入水中,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又曰:“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桂枝加黄芪汤主之。”《金匮·黄疸病篇》:“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吴琨收此方明确无误。如无两胫冷,则可用“芪芍桂酒汤”。 【一穴位】 手太阳小肠经-肩贞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肩臂疼痛,瘰疬,耳鸣。 刺法:直刺或斜刺1~1.5寸。 云说:肩三针之一,我总觉得效果最弱的就是这个,相比之下另两个主穴效果更明显。未知其他医生体验如何?有专业看官,望赐教。 (本文图片皆来源自网络) |
|
来自: 风声之家 > 《经穴代药集(附详细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