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曾师

 曾仕强 2020-11-17

 文/车永栋  


2018年11月,我到了昆山,意图寻找新的人生方向,正值前途未卜的阶段。却惊闻曾师仙逝的消息,一时间不知所措。

于年届不惑之年的我而言,给予肉体生命的是父母,赋予我精神生命的是曾师。

尤记得是而立之年的早晨,我站在讲台上忽而一阵悲怆,感叹时光忽逝,这一生已然年届三十,却浑浑噩噩一无所有、一无所成。

虽然每日站立于讲台之上,行使师者传道、解惑、授业之能事,却徒然间发觉生命的空洞,惊恐已是误人子弟的罪人,便在树下仰望,欲问苍天可有出路能壮硕生命不愧于此生。

实在是苍天有眼,心有灵犀,一番搜索之后,即刻获得了良心网举办网络易经学习班的消息,便立刻报名,幸而获得了首期学员资格。

自此便一路开挂,跟随课程节奏,过初级,跨中级,立高级,在中华道统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体验着生命获得新生的舒泰之感。

似乎顷刻间,观世界的眼光都变得不同了,似乎自己能够用一种绵长的呼吸和这个世界同频了。

那段时间,我陆陆续续写下的格律诗也变换了容貌似的,豁达了,大气了, 甚至有一位朋友发信息,感谢起我来,说不管是不是我的主观,他因为读了我那几首诗,治愈了许久的心病。

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自己的变化已经令人十分享受了,还能间接转变他人的观念,不正是莫大的功德吗?

我知道,这正是因为我学习曾师易经课程的缘故,正如曾师所教导的那样——人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他人是不可能改变你的。

曾师用现代人能听得懂的语言重新诠释易经,让多少人在潜移默化中修正自己的偏差,让自己与这个世界合拍,实在是善莫大焉。

而今我依然站立在讲台上,日夜从事着传道、授业、解惑之事,却已经能够从文化和道统的角度给学生们开启认识这个世界的大门。

看着孩子们逐渐安定下来的眼神,他们逐渐坚定下来的心性,甚至他们能够以宏厚的文化底蕴另眼认识这个世界,我的心就是安定的。

曾师仙逝已两周年了,尤记得曾师的教导,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使命的,值悼念曾师之际,再正我心,以告恩师。



作者简介:

车永栋,身居甘肃武威,天马故乡。乡村教师二十年,爱好研修国学经典,用经典支撑课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