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莒姓源流考察记

 海曲上人 2020-11-17
朱文民

(山东莒县刘勰文心雕龙研究所 276599

 

内容提要:  以国为姓,是中国姓氏的重要来源之一。莒国作为商周时期的古老国家,被灭亡之后,它的子民流落到各地,有的就以国为姓,这就是莒姓的来历、源头。莒国尚未灭亡的时候,在楚国和齐国就有莒姓人物见载于《春秋左传》。在连云港出土的汉代文献中,记录其周边地区仍有莒姓。其分部情况,笔者曾于20世纪90年代作过考察。就莒姓的分布来看,经过几千年的迁徙,全国各地多有分布,但是仍然以山东为最多,山东又以胶东为最多。

关键词:莒国  莒姓  源流  分布

 

一、引言

 

1979年版《辞海》书上对“莒”字的解释,只有三个义项:(1)植物名;(2)古国名;(3)古邑名。2010年出版的第六版《辞海》又加了一个义项:“县名”。其实,应该再加一个义项:“姓”,成为五个义项。在大型文字工具书中,只有《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解释“莒”字时,列有“姓”这个义项。

“莒”作为一个姓氏,立姓很早了。研究莒姓,不能不研究莒国国君的族源,这一点,笔者早在《有关莒国史三个问题的考辨》 [] 一文中,把莒国的族源列为问题之一进行过考辨,认为历史文献著录莒国为东夷少昊之后裔和伯益之后裔的说法并不矛盾,莒国国君姓嬴或者姓己也并不矛盾,只是远说和近说的问题,是历史上那一阶段的问题,是随远祖和近祖的问题。少昊姓己,伯益为少昊之后,本来也姓己,只是因为佐舜治水有功而获得大舜的赏识,特赐嬴姓,故又有了莒君嬴姓之说。“《世本》曰:'自纪公已下为己姓”之说,是恢复了远祖少昊的姓氏。经过笔者的研究,自认为解开了存在于学者心中数千年的死结。这一简单的回顾,说明莒国国君并不姓莒。今天说的“莒”姓,是少昊“己”姓或伯益“嬴”姓的再一次演化。

 

二、“莒”姓族源之文献考察

 

上古姓氏起源具体情况已难推断,早在战国以后就乱了,连司马迁也搞不清了,所以,我曾说,氏与姓也只能是相对而言 []。在总结中华民族之得姓氏的历史文献资料中,笔者所见最早的总结材料是《春秋左传》。春秋左传隐公八年》鲁隐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天子建德,因生一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其后,谈论姓氏较为详细的是汉代王符《潜夫论》。《潜夫论•志氏姓》曰:“昔者圣王观象于乾坤,考度于神明,探命历之去就,省群臣之德业,而赐姓命氏,因彰德功,传称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千,世能听其官者而物赐之姓,是谓百姓。姓有彻品十,於王谓之千品。昔尧赐契姓子,赐弃姓姬,赐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为姜,氏曰吕。下及三代,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后世微末,因是以为姓。则不能改也。故或传本姓,或氏号 ,或氏于国,或氏于爵,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事,或氏于居,或氏于志。……有同祖而异姓,有同姓而异祖,亦有杂错,变而相入,或从母姓,或避冤仇,夫吹律定姓,唯圣能之。今民散久,鲜克达音律天主,尊正其祖。故略纪其显者。 我们也可以说王符的这段话是对《左传》中众仲上面那段话的细化或者注释。王符在该文中又说:“莒子姓己氏。”这是说的莒国国君姓己。何以又有“莒”氏呢?这是因为上文说的“赐姓命氏,因彰德功”,即众仲说的“胙之土而命之氏”,故《史记·秦本纪》:“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之说。这“莒”当是己姓家族的一块封地,因地而为氏。故称“莒氏”。“如周封舜后于陈,赐姓曰妫,命氏曰陈。 []鉴于“莒”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记载,这说明最初“莒”是地名,是族名,也是国名。这个名字是何人命之,商代的事已经无法考证了。这个家族在迁徙中虽然地盘变了 [],但是国名、族名未变。 “莒”作为姓,当是上文说的:“或氏于国”。

这个“莒”字,在不同的地域,还有不同的读音。福建有一条河流叫“莒溪”,过去当地人称作“鬼溪”,把“莒”读作“gu”,有人就 “莒”字在此读“gui”一事,求教于方言学家、厦门大学李如龙教授,李汝龙教授说:“'莒’,山东古代读gui。那么莒溪喊'鬼溪’正是保留了古代山东的读法。两千多年过去了,山东'莒’字的古音居然还保留在莒溪人口头上。” [] 这可备一说。

《春秋左传正义》隐公二年下注曰:“《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於期于莒,初都计,后徙莒,今城阳莒县是也。’”从这段文字来看,好像是周武王把少昊的后人兹舆期封到了莒这个地方,最初把都城建在计,后来迁徙到了现在的莒县。但是既然莒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说明所谓周武王封莒之说,不够严密,当是莒早已有之,武王推翻殷政权之后,仅两年就去世了,此时的实力尚未达到东夷地区。莒国归顺周王朝,当是在成王时期。周成王东征时对于莒的存在只是作了形式上的认可而已 [],不得看成像齐鲁那样的分封。

在汉代王符《潜夫论》之后的《元和姓纂》说:“莒,伯益之后,封莒,为楚所灭,以国为姓。”

唐代《元和姓纂》卷六“莒”下:注“伯益之后,封莒,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同书 “莒子”下注:“春秋时,莒子失国,子孙氏焉。”

在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中,就有莒姓,并解释说:“莒氏,嬴姓,少昊之后也。周武王封兹與其于莒,今密州莒县是也。《世本》曰:'自纪公已下为纪姓。’《郑语》曰:'曹姓邹莒。’以为陆终第五子曰安之后,未知孰是。十一世兹丕公始见《春秋》,共公以下微弱,不复见矣。四世楚灭之。按《史记》当惠王时。越灭吴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而灭莒矣。子孙以国为氏。楚有大夫莒伯,汉有缑氏令莒诵。”莒诵,一作莒调。《东观汉记》记载此人其后为昌平郡太守。

清朝陈梦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专设“莒姓部”:“莒嬴姓,伯益之后,封于莒,其后以国为氏。”这些文献对于“莒”姓之得姓皆言缘由是因为有莒国,是以国为姓的一个姓氏。

也有的文献记载莒姓的发源地是密州,这种说法是对的,因为唐宋时期,莒县曾经属于密州。说明这种说法是来自于唐宋时期的文献资料。

 

三、莒姓流布之考察

 

1、古代莒姓流布之文献考察

莒国的历史见载于文献最早的是《春秋》隐公二年:“夏,五月,莒人入向” ,时在公元前721年。“莒”字最早见载于甲骨文,其他是考古所得的青铜器上的文字了,这些资料所反映的历史,虽然早于《春秋左传》,但是,它发现的时间皆晚于《春秋左传》。

莒姓人物最早的著录文献也是《春秋左传》。其中著录最早的一个莒姓人名是“莒挐”。《春秋左传·僖公元年》经:“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郦,获莒挐”。传:“冬,莒人来求赂,公子友败诸郦,获莒子之弟挐。”这个莒挐,杨伯峻在《经》下注:“莒挐,莒君之弟。”台湾师范大学教授程发轫也说是“莒子弟 [] 。”杨伯峻和程发轫的意见显然来自《左传》:“莒子之弟挐。”因而这个“莒挐”,我们不得把他看成是一位姓莒,名挐的人物,应该理解为莒国的“挐”,这个“挐”是谁呢?是莒国国君的弟弟,姓己氏。再者,清代张澍 《姓韵》卷五十一“莒”姓条,把“莒展”也列入了莒姓人物,其实也是不对的,“莒展”姓己氏,名展舆,为春秋诸侯国莒国君主之一。与“莒挐”一样被一些人误认为是一位姓莒名展的人物。《姓韵》卷五十一还把“筥”也列入了姓氏之一,并举例说:“《古今印》:汉有筥光。”其实“莒”“筥”相通,周代铜器《莒小子簋》中的“莒”,就是用的竹字头“筥”。汉代的筥光,有的文献就书作“莒光”。再者,《姓韵》卷五十一还把“莒子”列于了姓氏之一,说:有“莒子氏,见《英贤传》。”其实,“莒子”之谓,是《春秋左传》对东夷古国国君的蔑称,而非有一个“莒子”姓氏。张澍只知网罗,不加考证,造成混乱。

另一个人物是莒恒,见载于《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国伐卫,卫人申躯、成秩御莒恒。”

鲁襄公二十三年,是公元前550年。“齐国伐卫,卫人申躯、成秩御莒恒”,这说明莒恒是齐国人。杨伯峻《春秋左传词典》说是“齐臣。”既然帅齐国兵马伐卫,说明是齐国的一位军事将领无疑。

再一个莒姓人物是莒庆。《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冬十有二月癸亥(12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杨伯峻注:“莒庆,莒大夫。” 庄公二十七年:“冬。莒庆来逆叔姬。”杨伯峻注:“无传。庆,莒大夫。叔姬,庄公女。宣五年《经》云:'齐高固来逆叔姬。’《传》云:'自为也,故书曰逆叔姬,卿自逆也。’以彼例此,则亦是莒庆自来迎娶其妻。”莒庆是鲁庄公的闺女婿,莒国重臣。鲁庄公二十七年,是公元前667年,比齐国大臣莒恒帅兵伐卫要早117年。

    从上文看,郑樵《通志》中著录的“楚有大夫莒伯”来看,“莒伯”是楚国的大夫,已是楚国人了。齐国有大臣莒恒,莒国有大夫莒庆,这就是说,在莒国尚未被灭亡的时候,就有人以国为姓了,因而,历史文献上说的“莒国被灭,子孙以国为氏”不太妥当。当然,我们不否认莒国被灭之后,有更多的人会以国为氏。秦代的莒姓人物,无论是历史文献还是考古文献,均未发现。汉代的莒姓人物就多了。一是:“1993年,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尹湾村出土了一批木牍和竹简,其中6号墓出土的木牍第7和第8为墓主人生病亲友探望和死后吊丧时赠予的钱财记录薄。内中人名有莒姓者,他们分别是:莒子元、莒子高、莒少平、莒威卿、莒君长等。汉代人名的特点是一个字外加姓,除了复姓外,一般连姓加名是两个字。例如班固、刘备、关羽、赵云等。而以上人名中的莒姓者是三个字,这说明姓之后的两个字很可能是字,而不是名。这批简牍的出土,说明在汉代,如今的连云港地区有不少的莒姓人家 []。” 苏兆庆先生主编的《古莒遗珍·玺印》部分,莒县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有两方印章文曰:“莒孺”、“莒奴”,说明莒县汉代有莒姓人家 []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漆器中,有漆耳环,铭文中有“莒盎”、“莒市”,当是莒姓人名 []。这说明在临沂汉代也有莒姓人家。

郑樵《通志》著录的汉代“缑氏令莒诵”,其籍贯为何处,史载不明。《汉书·地理志》有缑氏县,属于河南郡,在今河南偃师市。又据《潍县志稿》卷十二记载:有“莒氏一族,清光绪二年,由莒州迁潍县小张庄 [11] 。”这说明清朝末年莒州尚有莒姓人家在此居住繁衍。

2、现代莒姓流布之实地走访考察

我早在青年时期读历史学专业的时候,就知道中华姓氏中,有许多是以国为姓的,例如:黄、陈、楚、宋、曾、郑、吴、蔡、江等等。作为莒县人,一直纳闷:莒县城是莒国国都,有莒国,那么有没有以莒为姓的人家呢?,笔者走的地域有限,青年时期一直未有与莒姓人员相遇,也没有见到关于莒姓的资料。就去问我的古代史老师,他叫我去查查《元和姓纂》,一查便知莒姓早已载于史册,而且莒县就是其发源地,万分高兴。后来读《史记》见其中的《秦本记》说:“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莒氏。”但是,莒姓在今莒县境内没有。作为一位史学工作者,我时刻注意这一问题。上世纪90年代,我在县志办公室撰写莒县县志期间,在已出版的《临沭县志》中见有姓人家,其高兴的程度,大概不亚于放山挖参的人找到了一棵千年野生参。当时我因为是政协委员,就向政协文史委报告,请求政协协助调查,莒县政协主席张洪举同志很支持,张主席安排政协的文史委主任李安平同志和我一起去临沭调查。

19998月的一天,县政协派车送我们来到临沭县,在临沭政协和临沭史志办公室诸位同志的帮助下,找到了临沭县的莒姓人家。他们居住在临沭县大兴镇盐店官庄。盐店官庄是一个比较大的村落,有3600多口人,然而仅有两户莒姓人家,是莒丰桂和莒丰利兄弟两人的家庭。莒丰桂1951年生,有两个孩子,分别是莒胜峰、莒红;莒丰利1953年生,有四个孩子,分别是莒波、莒涛、莒三华、莒胜美,两家共计8人姓莒。我们询问他们是什么年代从什么地方迁到盐店官庄来的,由于莒丰桂和莒丰利兄弟二人都到外地打工了,年轻人说不出来历。另有一小孩名叫莒南,落户在外祖父孙守臣一家,估计不宜询问,我们的考察就这样失去线索近日电话询问,盐店官庄莒氏家族已经繁衍到14口人,比1999年增加了6口人。

我们从地图上看到烟台市的牟平区有几个地名带“莒”字,就计划前往调查,在莒县政协与牟平政协联系后,笔者与莒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李安平于199995乘车来到牟平区政协,牟平政协的领导接待了我们,通过交流文史资料征集工作,我们了解到牟平区姜各庄镇大庄村有莒姓人家。96号,牟平政协派车在文史委同志的陪同下,我们来到大庄村,先在村委会了解到,莒姓人家只有8户,24人姓莒。“当我们请村干部找来户口册子查看时,见其中莒德胜一家人之中,有的用草吕'莒’,有的用鞠躬尽瘁的'鞠’。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我问他们为什么一家人用两个不同的'莒’(鞠)字时,他们说草吕'莒’,外人多不识得,于时,干脆用鞠躬尽瘁的那个'鞠’。我们询问'莒’姓人家的长者,他们是从何处迁来的时,他们说是从文登迁到牟平的。又根据牟平区政协的同志说,在他们的老县志上有'活曲死莒’的记载,说活着的时候姓曲,死了的时候在石头上刻上死者的名字,把'曲’姓改为'莒’姓。”[12] 当我们走访曲姓人家的村落时,曲姓老人都说他们也知道有“活曲死莒”这个说法,但是我们现在不这样做。

97号,我们来到文登市政协,在文登政协文史委同志的陪同下,调查到现在的文登市没有莒姓人家。同时走访了几个有曲姓的村庄,他们也都知道有“活曲死莒”的故事,但是他们现在不这样做。从文登图书馆收藏的《龙口市志》了解到,龙口有莒姓人家,因为没有到此查访,人口数量不明。在20105月“莒文化第六次讲座”的讲稿里,我曾经讲:“现今的河北和天津的静海地区,莒姓人家相对多一些。”[13]

201269,我的老友苏兆庆先生,不顾年事已高和天气炎热,与莒县文化局的同志亲到天津的静海县蔡公庄镇四口党后村的莒姓家族访问,并与莒孟怀、莒孟革、莒孟连、莒玉臣、莒立盟、莒立军等人进行了座谈,获知他们是在200多年前从莒县迁到那里的,现在已经繁衍到12代,80多口人。[14]

3、现代莒姓分布之网络考查

莒姓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考虑到经费和时间有限,个人不可能跑遍全国对其莒姓人家进行实地考察,就利用熟人和学生帮忙,以及利用网络在全国查找莒姓人家,虽不能准确反映莒姓人口总数,但是大体分布可以清楚的表现出来。今将莒姓全国分布列表如下:

 

莒姓全国分布地区一览表

省份

区县

省份

区县

省份

区县

省份

区县

山东省

济南市天桥区

吉林省

长春南关区

河北省

东光县

天津市

滨海新区

淄博市张店区

长春双阳区

文安县

东丽区

临沭县

长岭县

怀来县

河北区

滨州滨城区

东丰县

景县

河东区

博兴县

公主岭市

廊坊安次区

河西区

茌平县

吉林昌邑区

廊坊广阳区

红桥区

青岛黄岛区

吉林丰满区

隆尧县

津南区

青岛胶南市

梨树县

青县

静海县

青岛胶州市

图们市

任丘市

南开区

青岛平度市

伊通满族自治县

丰宁满族自治州

西青区

青岛市市南区

四平市铁东区

张家口桥东区

黑龙江省

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

潍坊坊子区

松原宁江区

辽宁省

本溪溪湖区

安达市

昌乐县

北京市

海淀区

阜新细湖区

大庆红岗区

高密市

朝阳区

沈阳于洪区

大庆龙凤区

莱州市

昌平区

彭武县

东宁县

烟台牟平区

崇文区

河南省

民权县

集贤县

烟台栖霞市

东城区

濮阳华龙区

绥滨县

烟台龙口市

丰台区

杞县

五大连池市

江苏省

东海县

石景山区

睢县

湖北省

武汉武昌区

丰县

通州区

广东省

广州番禹区

恩施市

徐州泉山区

宣武区

广州海珠区

郧县

苏州金阊区

福建

福州仓山区

深圳宝安区

浙江

桐庐县

贵州

贵阳乌当区

甘肃

平凉崆峒区

深圳南山区

上海

浦东新区

青海

贵南县

新疆

霍城县

阳山县

闸北区

 

从上面的列表,我们可以看出莒姓分布在17个省市和自治区,分布面积应该说还是比较广的,但是人口有限,人口在200人以上的村落几乎没有,如果以县为单位计算的话,当数天津的静海县莒姓人口最多,如果以村落为单位计算的话,当数青岛市的胶南市宝山镇尚庄村为最多。虽然这个统计在具体数字上不能说完全准确,但是其分布大致是可信的。

 

四、莒姓演化之推想

 

就历史长河来说,莒姓产生的时间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了,它与以国为姓的刘、宋、齐、楚、燕、赵、韩、魏、秦等其他姓氏同时代,甚至还要早,从春秋早期见到的莒庆,到后期的齐国大臣莒恒,楚国的莒伯,离现在已经是2600多年的历史了,莒姓为什么现在在全国人口中还是这么稀少呢?我们在考察中遇到的三种现象引起我的注意。一是“活曲死莒”的传说;二是在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大庄村见到的莒德胜一家“莒”、“鞠”混用。三是胶东半岛上的“曲”姓和“鞠”姓人家,何以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从姓氏学发展的历史可以证明,汉代王符《潜夫论》同姓未必同宗,异姓未必异宗”是正确的结论。因而我认为一部分莒姓人家归并了鞠姓。大庄村的“莒”姓人家“莒”、 “鞠”混用就是一例,说明是现代式的演化,归并到“鞠”姓人家了

鞠姓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元和姓纂》说:“后稷生不窋,生而有文在手曰'鞠’,支孙氏焉。裔孙鞠武,为燕太子傅。《风俗通》:汉尚书令谭。”但是,鞠谭因为得罪皇帝,受到朝廷追杀,避难湟中,改性麹氏。《元和姓纂》记录了这段故事。象三国前期袁绍帐下与河北名将颜良、文丑齐名的悍将麴义,与韩遂、马超遥相互应对抗曹操共守西凉的战将麴衍,以及西晋愍帝的大都督官至左仆射的麴允,以及南北朝时期西域著名的高昌国王麴嘉,帮助玄奘西域取经的高昌国王麴文泰等,都是鞠谭的后裔。而“曲”姓在《风俗通》没有收录,《元和姓纂》中也没有收录,旧版的《百家姓》产生于宋代,也没有收录,明代的陈士元撰写的《姓觹》,收录了3500多个姓氏,不见有“曲”姓。这说明“曲”姓立姓较晚 [15] 。旧版的《百家姓》中繁体字有“甄麴家封”,简体字本《百家姓》已改为“甄曲家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曲”姓是繁体字“麹”姓的简化。更为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个“活曲死鞠”的版本故事,这当是“活曲死莒”传说的另一个版本了。

上文提到,19999月,我曾与莒县政协的文史委主任李安平同志在山东半岛考察莒姓分布情况,以及“活曲死莒”故事的实施人家,未有结果而归。李安平主任始终不忘责任,2000年的时候,他在济南因病住院,同室病友中,有一曲姓病号,名字叫曲宣,是烟台市牟平区高岭镇曲家疃村人,李安平主任向他说起“活曲死莒”的故事,这位曲姓病友自己介绍,这个故事正是他们家族口耳相传的故事。李安平主任高兴不已,病愈后回到莒县立即告诉我,在胶东访求不着的故事,在烟台市牟平区高岭镇曲家疃村得以落实了。

第三种现象是胶东半岛的“曲”姓人家和“鞠”姓人家远远多于其他地区,原因是什么呢?笔者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这就是“鞠”“曲”两个姓氏皆与“莒”姓有关系。

莒国的灭亡,历史上留下了两种说法,一种是司马迁《史记》的楚灭莒说,另一种是墨子的齐灭莒说。我不相信司马迁《史记》中的楚灭莒说,而相信墨子的齐灭莒说(具体理由另文论证,非此文论说范围)。齐国灭了莒国以后,将莒国的统治集团流放到山东半岛这个荒凉的地带。莒人是一个顽强的民族,一向以英勇善战闻名于世。当是莒人不断地反抗,遭到齐人不断地镇压和追杀,一部分莒姓人家为了活命被迫改姓避祸,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常有的事。为了既改性,又保留谐音,“鞠”姓是一个首选的姓氏。这就造成胶东半岛“曲”姓和“鞠”姓多于其他地区。这就造成了莒、鞠、曲、麹四姓中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情缘。当然,并不是说曲、鞠、麹三个家族都是莒姓家族的演化,而是说鞠、麹、曲三个氏族中皆有莒姓族人演化的成分。


五、结束语


莒姓,早在莒国兴旺时期就已经立姓,而且分布到了齐国和楚国。笔者虽然在秦代的文献上未有找到莒姓人家,这不能说秦代没有莒姓,因为秦代留下来的文献实在太少太少。莒姓氏之得,是以国为姓,毫无疑问,但是有的姓氏书籍说莒国被灭亡以后,子孙以国为氏,就不够严密。莒姓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多是杂居于其他姓氏的村落中,莒姓独立立村的村落尚未发现。莒姓虽然立姓较早,但是至今人户有限,在全国仍然为小姓,究其原因当是中间多有归化于其他姓氏者。前面提到的,在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大庄村发现莒德胜一家“莒”“鞠”混用的理由——外人多不识得,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理由。笔者对这个理由深有体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笔者参加云南《个旧文艺》刊授学习的时候,编辑部每每给我写信,总是把“莒县”写成了“营县”,我们总不能说是编辑部的人不识字吧!这个“莒”字,如果不是知道历史上有个莒国,还真是一般文章中用不着这个字。它除了作地名和姓氏,很难与别的字组成一个词 [16] ,一般读者也很少有机会与它相识。前面我提到的因为避祸而改姓的问题,也是历代鼎革常有的事。作为莒文化研究的一个课题——莒姓源流,再生出一个莒姓立姓如此之早,何以至今人户又是如此之少的子课题,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笔者在此将这一带有推测性的设想提出来,以就教于同行大雅,希望学界高人有以教我。

 

(附记:本文是为中国先秦史学会、山东人文促进会201410月在日照举行的“中华莒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供的论文,会后收入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5月出版的《古莒新论——中华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 朱文民《有关莒国史三个问题的考辨》一文,载《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选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9月。

[]朱文民《有关莒国史三个问题的考辨》。

[]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61页,中华书局,199510月。

[] 笔者曾在《有关莒国史三个问题的考辨》一文中,对莒的迁徙作为问题之一有过考辨,有对此感兴趣者,可以参考。

[] 一舟、元济《徐霞客〈九鲤湖游记〉莒溪段考释——“文献名邦”探胜之七》,载福建《湄州日报·海外版》,20021125

[]王汝涛《鲁南东夷文化与春秋莒国》,载《中国古代史论丛》总第9辑。

[] 程发轫《春秋人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1月,第127页。

[] 20105月莒县图书馆举行的“第六届莒文化讲座”朱文民讲稿《莒人说莒》,该文稿载杜树景主编《毋忘在莒——莒文化辑览》第40页,黄河出版社,20134月。

[] 苏兆庆主编《古莒遗珍》第154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2月。

[]苏兆庆主编《古莒遗珍》第168页。

[11] 转引自苏兆庆主编《莒文化与中华文明》第55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2月。

[12]朱文民讲稿《莒人说莒》,见杜树景主编《毋忘在莒——莒文化辑览》第39页。

[13]朱文民讲稿《莒人说莒》,见杜树景主编《毋忘在莒——莒文化辑览》第40页。

[14]苏兆庆主编《莒文化与中华文明》第553页。

[15] 《旧唐书》中有《曲环传》,上面几部权威性的姓氏书不录曲姓是一件怪事。

[16]在我经眼的古籍文献中(笔者读的古籍文献有限),唯见《刘向叙书》中有:“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这里的“糅莒”一词,范祥雍先生注曰:“糅莒  (按)《楚辞·离骚》:'芳与泽其杂糅兮。’王逸注:'糅,杂也。’'莒’从'吕’声,古与'吕’、'旅’、'膂’通用(《说文·吕部》“吕”之篆文作“膂”。《诗·大雅·皇矣》:“以按徂旅。”《孟子·梁惠王·下篇》:“以遏徂莒”,是其证)。《后汉书·光武纪》建武二年:'野谷旅生。’李贤注:'旅,寄也,不因播种而生故曰“旅”。今字书作“穞”音“吕”,古字通。’《汉书·天文志》:'参主葆旅。’《注》:'关中谓……野生曰“旅”。’是不规则之滋植谓之'旅’或'莒’,义与'糅’近,'糅莒’犹言'杂糅’。”文民按:对于范祥雍先生引用的《孟子·梁惠王·下篇》“以遏徂莒”的“莒”字,杨伯峻注为“莒国”,与范祥雍先生的理解有异。 “莒”作“糅”或“杂”释,是拐了几个弯之后的引申义。略有牵强。在“莒”的本意中,是没有“杂”或“乱”之义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