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励式”VS“打压式”,哪种才能教好孩子?两者缺一不可

 两口育儿 2020-11-17
中国和外国孩子的生长环境不同,父母们的教育方式也十分不同。
比如:当孩子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时,外国的父母们会说:“孩子真棒!”而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们会说:“不要骄傲,再接再厉。”
中西方不同的教育方式,追根溯源其实并不难理解。
西方国家强调自由民主,他们大部分活在低语境文化中,喜欢用简单直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对于孩子的人格高度尊重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但中国处于高语境文化,从来都强调谦虚谨慎,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棍棒底下出孝子”。因此,家长们往往出于谦虚的心态,或者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而选择用打压的方式来间接鞭策孩子。
那么,到底是“打压式”还是“鼓励式”的教育更加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呢?

打压式VS鼓励式

打压式
打压式是中国最常见的教育方式,父母们采用这种方式的理由如下:
攀比心理——别人家的孩子一定比自己家的孩子聪明、乖巧、懂事,这是很多家长都拥有的思想。
正因为家长总拿自己孩子缺点,和别人家孩子优点相比,家长才总是不满足。
即使孩子考了一百分,也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名列前茅;
孩子好不容易比赛拿了二等奖,自然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拿了一等奖。
也许家长不是故意打压,而是真的觉得自家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所以需要不断鞭策他们加快成长。
谦虚精神——不难发现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崇尚谦虚,低调做人做事。当别人夸奖自己的时候,中国人都会十分谦虚地说:“哪里哪里。”
很多学者的学术造诣即使已经登峰造极,但还是会在论文中用“蠡测、浅析”等谦词。将这样的思想贯彻到教育中去,便更加常见。
当孩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家长即使心里十分开心,但在别人的面前还是要谦虚地说自家孩子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当然,打压式的教育方式有利也有弊。
有的孩子在打压式教育的鞭策下,会更加努力,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父母的期望值。但是,也有的孩子会丧失积极性,因为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让家长满意,从而心灵受到重创,这十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鼓励式
显而易见,鼓励式是外国的家长们经常用到的教育方式,这与他们的文化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文化——大部分的外国人不讲究委婉含蓄,而是强调说话要直抒胸臆,该夸就要夸。
因此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贯彻这样的思想,只要是孩子做得棒的地方,就要多加夸奖。
不仅仅孩子,哪怕长大成人也是一样,外国成年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也十分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否则会觉得自己的价值没能够得到体现。
社会环境——相比打压式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鼓励式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有更加乐观积极的心态,他们更加看重过程,认为尽力就好。
相比之下,中国人有极强的竞争意识和求胜心,而外国人更多的时候显得比较佛系。
比如: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便宣扬了一种万物皆是虚无的人生态度,而日本人更多时候也体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状态。
还有很多欧美国家的人们,生活质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挣钱是为了享受生活。然而在当今中国,奋斗是青春的底色,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有所突破、改变命运,过上想要的生活。
其实无论是鼓励式还是打压式都有其利弊,因此最重要的不是择其一,而是适当两者并用。如此,才能在恩威并施的情况下,游刃有余地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促进孩子的成长。

那么究竟如何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这里有一些小妙招值得家长们借鉴!
根据孩子的状态而定
如果孩子的心情原本就很低落,正处于深度自我怀疑和惭愧与自责中,那么家长就不应该选择打压式的教育方式,否则会很大程度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这对孩子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很多时候,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因为父母们的不理解与不体贴。因此,家长们也要学会察言观色,根据孩子的状态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如果孩子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要求父母给予奖励,其实也是理所当然。但是如若孩子因为此而将小尾巴翘到天上,得寸进尺,那么父母们就应该选择打压式的教育,让孩子明白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综上,家长们要根据孩子的状态来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一味选择“打压式”或者“鼓励式”都十分片面。
建议“鼓励式”>“打压式”
国外的土壤似乎更加适合养育“天才”,抛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说,这与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不完全统计,90%的中国孩子都十分渴望得到父母们的认可,而95%的欧美孩子则更希望实现自身的价值。
不难看出,很多中国孩子将目光投向了别人,而大多数外国孩子都将立足点放在自己的身上。可见,中国孩子更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助推力,推着孩子们不断前行。
我们可以把孩子比作弹簧,如果家长们不断打压,也许前几次孩子还能够挣扎着弹起来,但是周而复始,一旦失去弹性,便再也不会恢复原状了。
傅园慧的爸爸从小就告诉她,她生来就是为了游泳的,她是游泳天才,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傅园慧获得了无数的金牌。
这就是家人的支持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即使不行,有人相信自己行,也一定会竭尽全力做到。
反而言之,如果自己明明可以,却因为家人的打压而放弃尝试,实在是十分可惜。
如果傅园慧的爸爸一直不支持她游泳,告诉她别人比她游得快多了,那么她还会坚持游泳吗?还会拿到金牌吗?
无论是打压式还是鼓励式的教育,希望家长们都能换位思考,多多理解孩子的感受。当然还是建议家长们多鼓励、少打压,让孩子在更积极乐观的环境下发扬自己的长处,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