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参菩提】吕琴玲丨莫高窟的一面缘

 读在现场 2020-11-17




游完鸣沙山,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貌,在敦煌的第三天,一大早我们去奔向莫高窟景区。

对莫高窟的敬仰始于我们最初的积极准备,先前曾游历过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常常因为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感到兴犹未尽之意。觉得看这些地方提前做好准备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感兴趣的多是石窟背后的故事,人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子去做,那些神秘的壁画,石刻究竟要表达什么?因此早在数月前,孩子的爸爸把车就进行了彻底的检修,为远行自驾做好准备。就敦煌有关的音像资料也在网上寻寻觅觅。最后锁定《河西走廊》《玄奘》两个纪录片,下载下来,让我们利用晚上时间大家一块坐在电视机前看,有时候工作一天太累了,看着看着就会睡着,第二天又重新看,如此往复,把十集《河西走廊》,九集《玄奘》断断续续看完,我尤其喜欢看玄奘,并深受鼓舞。孩子爸爸喜欢河西走廊解说词,就一字一字的把解说词打了一遍,整理成册。供孩子和我参考。我又查看了一些《中国绘画通史》,就莫高窟里面的一些佛教壁画内容做了一些初步了解。这些林林总总的准备工作使我们对这次观莫高窟有了更多期待。

尤其是朋友“善”,虽然他没有去,但他热切关注我们的旅程,一路上他不断给我们补充一些相关的地名,与地名有关的史料,重要人物。并建议我们要关注的焦点。比如,它的艺术成就从壁画,雕塑,经书,建筑几个方面,壁画的代表人物,凌空飞舞飞天,反弹琵琶的仙女等。百年敦煌从何开始?它的史料价值在哪些方面来体现? 面积多少?洞窟多少?他提出种种问题促使我们积极去探索,思考,也使我们的观赏不再盲目。他的热切指导也可看出他对于敦煌莫高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

到达目的地八点半,仅差一步,我们没赶上第一批走,只好等到九点半,随第二批人,时间尚早,我们就在附近展销厅转悠,商店里的商品已然是浓浓的敦煌气息了,佛教壁画内容的种种制品,印有佛像图案的磁性书签,胶带,笔记本,铅笔,圆珠笔等文具类的,各种精美的服饰,装饰品,不一而足琳琅满目,因为佛陀的装点使原本平常的东西多了一份神秘和诱惑,在旅游景点一惯不买东西的我也忍不住买了些,实在太美了呀,对昂贵的价格也没有了免疫力。

时间很快就到了,我们随着人群,被工作人员引领至一个电影播放厅,大家安静地的看完了影片,影片镜头场面恢弘,介绍了莫高窟的修建历史背景和逼真再现工匠们凿窟施工的场景,给大家普及了一下基础教育,接着我们又进了第二个播放厅,播放厅所使用的是立体三维式的,观影时如同身临其境,随着播放的慢速推进,我们的视线由浅及深,由外及里,全方位观看洞窟精美的塑像,这种未睹真颜,先声夺人的手法让我暗暗惊叹谁会有这样用心的设计,让游客似乎已入角色而不自知,看来这样给游客进行心理的铺设功夫是有它的意义,至少可以避免大量游客涌入对洞窟造成影响。

接着我们坐着区间车前往洞窟参观。一路上仍然是戈壁荒漠,没有一丝生命痕迹。不久,到达目的地。走过党河桥,我们先看到高大硕壮的白洋树,身姿伟岸守护着莫高窟,行不远处,导游带着我们一二十人组成的小团队,分别领取了接听器就出发了。之前我们听说每个团队要看的洞窟都是不一样,如果想要再看的话,可以交了接听器再重新随团进去。果然,我们的导游每进一个洞窟都自带钥匙,里面黑洞洞的,导游打着手电,有重点的给我们介绍一些要人和壁画的重要内容,里面不允许拍照,我们摩肩擦踵地匆匆跟着导游游览。期间我们主要听了乐遵和尚开窟的传说,看了王道士所住处,藏经洞的发现,反应释迦牟尼入胎,出生,成家,出家,苦修,悟道等等传记性故事。尤其是唐初的壁画,场面巨大,结构严谨,富丽堂皇,色彩亮丽,画面更多世俗化,让我们领略到唐时期的经济实力,生产工具,民族的多元化。看到了反弹琵琶仙女的原型。尤其感叹最为轻盈飘逸,地位不高的香音神“飞天”,她不用翅膀,不用羽毛,依靠飘带,裙裾就可悬空飞舞于空中,袅袅婷婷,婀娜曼妙,抛洒鲜花,舞弄乐音,美好而灵动。窟所呆时间很短,几乎没有停歇,一个接一个游完了开放着的八个洞窟。

把接收器交给导游,我们席地而坐喘口气。竟没有力气去回味讨论一下观后感了。更别提再走一遍了,这时候我们似乎明白前两场电影在我们游览中所起到的作用。但匆匆而过心中又有很多遗憾,没能再多呆一会呀,再多看一眼,再听一听那些传说中的故事。

幸运的是,景区的设置通过一个陈列馆模拟了真实洞窟, 弥补了因时间短暂而不能尽兴浏览珍贵洞窟所带来的遗憾。在馆内我们又一次在1:1的模拟洞窟,听导游讲解了一遍,虽然这个导游普通话不是很好,但他的讲解似乎更耐心,内容也更为丰富有趣。其中谈到维摩诘装病,以身饲虎,百衲衣的传说,未生怨等等壁画。

时间在我们对未知的渴求与倾听里,在双脚极度的疲乏里宣告是该离开的时候了,在意犹未尽里,我又购买了一些关于敦煌文化方面的书籍,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太匆匆了。我不断地回想这难得的一面之缘,从漫长地准备到今日得以身临其境的观赏,到不得不结束的行程里,我发现旅行的意义大概并不在于这短暂而带有缺憾的直面接触里,更多的也许在于你为之付出的努力,更持久的爱恋里。而这种爱恋正是助燃生活的推动器。有诗云“人人自有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我们要修、要拜的佛就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去找寻吧。

五点中的时候,我们开始向嘉峪关方向行驶,告别了敦煌。

这让我非常感动!


作 者 简 介

吕琴玲,山西省永济市作协会员,在《蒲州文学》发表过诗作,散文数篇,曾获中国梦黄河情诗作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