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 勇丨梦回壶瓶山

 读在现场 2020-11-17

壶瓶山是象形的,是诗意的,也是梦幻的。我的心停留在那里,我的梦萦回在那里。这里是海拔2098.7米的壶瓶主峰,是湖南屋脊。青天丽日下,极目楚天舒,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万里长江奔腾东逝杳如一线,武陵逶迤,瀑流飞泻,城镇繁华锦绣,乡村寂静空旷,田园富庶亲切。至若晨昏时节,云涛汤汤,雾海茫茫,失却所有,只现数点峰头。山风猎猎,云雾翻腾,有晨曦落日,晕染天际,佛光绮霞,照彻西东。人立峰顶,寒彻的是肉体骨骼,勃发的是精神毅力。在这至高的境界,让人感受“登高壮观天地间”的意境,恍然悟世,涅槃重生。

去年十月国庆长假,我扶老携幼自驾出游。因为不喜欢扎堆过热的景点,也不热衷逛坟逛庙逛商场,于是乎剑指“湖南屋脊”——壶瓶山。它位于湖南北极,属石门县境,地球上神秘北纬30度线从其腹地穿过,由于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侵袭,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大量珍贵的孑遗植物群落。因此被中外专家学者成为“华中地区弥足珍贵的植物基因库”。壶瓶山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确定的全球200个(中国仅9个)重点生态区之一。区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266座,山峰和峡谷最大落差1800米,峡谷总长度达200多公里,呈“一线天”绝境的峡谷有数十处,是中国中东部地区峡谷发育最幽深、狭长、伟岸的地区。

我们从龙山县城出发,途径来风、宣恩、鹤峰,晚上驻扎在鹤峰重镇走马。翌日,天放晴,白云蓝天,金凤送爽。驾车东来,只见良田沃土,一马平川;村寨人家,连绵不绝;远山茶园,锦绣成堆。入山后,就来到了湘鄂交界之地南北镇。南北镇雄踞石门西北边塞,与湖北省走马镇北镇管理区连成一片,形成了两镇一街横跨两省的独特格局。南北镇的东面是四十五里东山峰。此峰海拔1500多米,山势险峻,森林茂密,幽谷深壑神秘莫测。漫山遍野的高山云雾茶园青翠欲滴,环山层叠,直至山顶。汽车一路蜿蜒而下,两旁茶厂接二连三,空气里飘荡着茶叶的清香,沁人心脾。东山峰和壶瓶山遥遥相对,惺惺相惜。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来到了青山环抱、渫水缠腰的壶瓶山镇。

壶瓶山镇之名来自于湖南屋脊壶瓶山,此山古时老虎甚多,故名虎困山,海拔2098.9米。公元759年唐朝诗人李白流放夜郎,路过此地,他为壶瓶南麓黄莲河的千丈飞瀑而惊叹,亦为壶瓶北麓的洞口漫山桃花飘落而伤感,遂写下了“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的美诗,拜其所赐,后人也改其名为壶瓶山。该镇自唐代时就是茶叶主产区,陆游《茶经》中所记“峡州”即指今天的五峰、壶瓶山区域。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广东茶商卢次伦创办了跨湘鄂二省数县的“泰和合”茶号,大面积人工植茶,并引进机械和先进制茶技术,开创石门机械制茶之先河,创造了湖南红茶出口英、法等国的辉煌,经营鼎盛期,年出口红茶过万担,内外员工(含分庄、店)6000人,仰其生息者十万之众,旱运骡马五百多匹,水运茶船百余艘,云蒸霞蔚,钟鸣鼎食。现遗址坐落于古镇,面河一条青石板小街,檐瓦参差,雕图镌花达3米多高的青石大门还依旧默默立在那儿,向现代人展示这里曾经是在中国茶叶、湖南茶叶、石门茶叶发展史上创造过辉煌一幕的“泰和合”。如今,壶瓶山跻身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先后开发了象鼻子沟、石碾子沟两条生态旅游线路,以及鱼洞探险、屋脊揽胜,峡谷漂流等多个游览项目,成为湖南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物华天宝,该地特产茶叶、鹿茸、土蜂蜜、包谷烧、森林山野菜,被称为“壶瓶装五宝”。


驴友们走玩壶瓶山景区,怎么也得要一个星期。听当地人介绍,游玩象鼻子沟、石碾子沟两条生态旅游线路,最好在春夏之交的雨季,可尽享瀑流雨林风光。现在正是枯水季节,难得其中真意。峡谷漂流,惊险颠簸,秋水生寒,我一家老小,也只能望而却步。现在正是登临壶瓶主峰最好时节。时值正午,我打开导航,向50公里开外的壶瓶山主峰方向驶去。

道路向前蜿蜒崎岖,翻过一道大山梁,下面是一条幽深的河谷——毛竹河。青翠的河谷两边树木高大苍劲,布满青苔,河水潺潺流动,依然闪着碧光;岩石沙滩洁白晶莹,微弱的阳光洒落其间。下到谷底的水泥公路坡度接近30度,临崖临水,令人望而生畏。我检查刹车后,减速下行,体会到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惊悸。下到谷底,道路趋于平坦,打开车窗,汗热的手心瞬间变的清凉,一种久违的新鲜、舒适、惬意袭上心间。我知道,这是壶瓶山每立方厘米空气饱含的10万个负氧离子在作怪。车道逆流而上,溪河一里三湾,三湾一滩,河床时而仄逼阴郁,潭水深不见底,时而宽阔敞亮,可以看见五彩斑斓的鹅卵石静卧水底。走过近十公里长的峡谷,就到了南坪小镇。试想,没有打通悬崖上的这条公路以前,生活在关山重重里的南坪人家,必定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车过南坪,便迎来美轮美奂的深溪河,峡谷两山对峙,两岸依稀是小桥流水人家,路边始见三五成群徒步旅行者。青壮年背负宽大行囊,妇孺稚子嬉闹徐行。不经意间,车道拐进了一线山崖下,像进了“水帘洞”,瀑流飞泻,溅进车窗,大家一时手忙脚乱,尖叫声起。壶瓶山以如此诙谐的方式和我们打招呼了,一扫旅途的疲惫。公路尽头便是壶瓶山脚下,横七竖八的有几户木屋人家。下得车来,上有年过七旬的岳母,下有三岁多的女儿,另有夫人及小姨子母女共五人。面对壶瓶山两千多米海拔的主峰,我知道考验的时候到了。我从车上取出登山鞋准备换上的时候,女儿要撒尿。待我给女儿把完尿,回过头来,登山鞋已经“走”了,消失在三三两两的登山游客中……我鼓起勇气,足蹬皮鞋,怀抱爱女,招呼大家向壶瓶山主峰出发。

壶瓶山主峰南、西、北三面峭峻,坡度达70度左右,惟有东南面稍缓,有崎岖狭径可登。上了数百级新砌的石阶,方进入原始的森林。因为有施工队进场修路,骡马来来往往驮石块,把林中的小路践踏的泥泞不堪。真是万事开头难,待把骡马队抛开后,我们开始体味到壶瓶山原始森林的魅力。古老的山路掩藏密林深处,青苔遍布林地、树身、山石,各种树木竞相生长,争夺着稀缺的阳光,溪边的阔叶灌木已举起了火红、金黄的旗帜,争喧的瀑流沿着幽深的沟谷一路放歌,年复一年的切割着这蛮荒的山体和峡谷,赋予壶瓶山无以伦比的地质传奇。走过了这面半阴坡,要越过一道溪涧,上那面半阳坡。溪涧里有许多平展巨石,岳母就此歇下,和当地一个放羊人拉起了家常,打发寂寥的时光。

半阳坡上多是岩石沙砾,更多悬崖峭壁,鲜有高大乔木,多是细叶灌木,一簇簇生于悬崖裂隙之间,生机勃勃,绿叶闪闪。俯瞰山麓,历历在目。有一处栈道斜下而上,极为狭窄,我等只好蹲身探步而行,不敢做片刻停留。后遇一个断崖,架有三米多高的木梯,我一手挟住女儿,一手攀援而上,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和大意。前路步步艰险,抱着女儿,我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女儿可管不了这么多,山崖间的一树灯笼泡招惹了她,硬是让我给她采来了一枝,她摇着挂满红红果实的枝叶,在我蘸着盐汗的脸上亲了又亲。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话一点都不假,我们爬上斜斜的山崖,竟然遭遇了一个村寨。山下的玉米早就归仓了,这里的田野一片葱茏,大片玉米依然青枝绿叶,刚刚开花孕籽,嫣红的胡须散发着诱人的青春气息。心想,这高山反季节玉米、蔬菜,一定能卖一个好价钱。嗓子正渴得冒烟,一农家屋前引有山泉水汩汩流淌,大家争先畅饮,何其甘冽,以至不敢洗手洗脸。壶瓶山上的每一户人家都有一部自己的传奇,我陷入了沉思和遐想。他们的祖先一定是为了逃难或避仇,不畏路遥,不畏山高,带着火种,来到这深山更深处,来到这屋脊界上。在此开荒种植稼穑,狩猎防御虎狼。竖起了一栋栋木屋,繁衍生息,豢养猪牛鸡鸭,自给自足。在这自由王国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春夏花开满山,落英缤纷,秋冬果实累累,雪兆丰年。抽掉断崖上的木梯,就远离了兵灾匪患;耕耘着迟来的季节,就远离了干旱饥馑;坚守着祖先歃血为盟的誓言,就远离社会的政治运动。如今,人口流动的大潮也席卷这个小山村,移动信号发射塔建在了山顶,村里的年轻人早已按耐不住,纷纷下山,奔向城市,奔向市场,奔向新的梦想······

夕阳照耀着山村,路旁有一个烧得焦黑的屋场,瓶罐锅碗散落一地。问村民,说是一老妪长年独自住在壶瓶山上,把日子过得就像山上的一棵树、一棵草。前些天听说她的女儿要把她接下山去,到一个叫鹤峰的女婿家去住,老人是舍不得离开壶瓶山,舍不得离开这祖屋。谁知,一把天火烧了房子,把老人永远留在了壶瓶山。

壶瓶山顶已向我们招手,胜利就在眼前,剩下不到三里地,我们就要站在“湖南屋脊”的界碑旁打开香槟了。这时,我抱着孩子重重地摔了一跤,一屁股坐在地上,孩子没事。我的手指木了一下,左手食指根部被女儿手中的灯笼泡树枝刺穿了。鲜血流出来,女儿吓的哭了起来。妻子走过来,让我们立即下山,处理伤口。我好不甘心呀,可作为一名司机,我得开车,作为父亲,我得把女儿安全带下山。近在咫尺,我失去了登顶壶瓶山的机会。女儿扔掉了心爱的红果枝,回来的路上,她趴在我的肩头轻声说:“爸爸,不能把危险的东西带在身边。”回到南坪,我找到一个村卫生室处理了伤口;回到壶瓶山镇时,天已煞黑,吃过晚饭,已经找不到住宿的宾馆。挨家挨户查询,家家都已客满。无奈,我忍着伤痛和疲劳,驾车向石门县城方向搜索前进,终于在午夜十二点,我们下榻在一个叫兴隆的地方,倒头便睡,物我两忘。

从壶瓶山归来,我常常在梦中登临壶瓶主峰,感受松涛云海。和朋友谈及此事,朋友揶揄我,花钱去旅游,换来的是伤痛和疲劳,简直是找罪受。我默然无语,心底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只是一个旅行者,不畏艰难,选择前行,不因也不为金钱和权势,也不为标新立异的发现,只为切身体会远方风景事物的况味,提升自己的智慧、见识、勇气和责任担当,让生命更具高度和厚度而变得丰盈精彩。

壶瓶山,等着我,我会在不同的季节重来。

作 者 简 介

尚勇,湖南省龙山县人,在县环保局就职。喜爱旅游和散文创作,有多篇作品获奖,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