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侯旭东丨万般生灵皆为佛

 读在现场 2020-11-17

今天农历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一年中的第二个生日。结了佛缘,一大早,我便启程前往平顶山香山寺礼佛。

平顶山香山寺,全名为香山大普门禅寺,始建于汉代,寺内所奉三皇姑为妙庄王三女儿妙善,是观世音菩萨得道修成正果之地,坐落在平顶山市区西北,占地约6万平方米。

观音俗身妙善在白雀寺出家后,其父妙庄王见她修行意志坚定,不思悔改,大为恼怒,派兵火烧白雀寺,屠戮众尼,妙善被龙山山神救走,隐居香山,结庐修行,三年得道。妙庄王后来得了顽疾,经异僧指点,找到香山妙善,求其手和眼做药引。妙善为报庄王养育之恩,毅然献出双手双眼,而自己因此修行圆满,涅槃应化为观世音。

正因为妙善出生在平顶山,得道正果于香山,因此说平顶山是妙善故里、是汉化观音的故乡。

作为平顶山人,除了官方传说外。我还记得妙善“埋鞋抢山”的民间传说。说的是当年妙善四方云游,来到香山这座山发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决定在这里修行。突然,她发现山顶插了一个长长的宝剑,宝剑剑柄上写着三个大字“铁李拐”,原来是八仙之一的铁李拐先于妙善发现了此地,便拔下所配宝剑插于山顶,以示主权。妙善灵机一动,拔下宝剑,脱下自己的绣花鞋,埋在宝剑下方土坑。之后,铁李拐与妙善讲理。妙善说自己先发现了香山,一双鞋子埋在山顶,铁李拐不信,说自己的宝剑先插在这里。说着随手抽出山顶宝剑,却带出了插在剑尖的鞋子,正是妙善的绣花鞋。见此情景。铁李拐无话可说。拱手让出了香山寺。

小时候正式接触认识佛教,其实是从读《西游记》开始的。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就是为了取到佛祖真经,得道成佛。佛教讲究不伤生,“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峨纱罩灯”。因而,西游记中孙悟空再有能耐,也不曾杀了一个妖精。凡是作恶之妖,在悟空要棒杀之时,总有他的主人及时出手相救,而且,这些妖怪大有来路,不是这个佛的坐骑,就是那个佛的玩物。因此,不曾杀生的悟空等人在取得真经之后,也得道成佛。而之前与悟空争锋的诸多妖怪也自纷纷弃恶从善,或可立地成佛。这是西游记热闹背后的主旨吧。

前往香山寺烧香礼佛的人很多。距离寺门两里之外己禁车辆进入,警察与保安携防。平顶山市内公交增加两条线路把终点延长到香山寺。附近县区的长途汽车也有专程开往这里的。善男信女,背着装有香裱的黄色袋子,前来拜佛。八点多时,天已火热,行不多时,便汗流浃背。寺门正门开放,是警方执勤检证验票。为疏通人流,大门西边偏门也允许香客进入。所有香客不允许携带香裱入寺,以防火灾。寺内所有路口皆有正偕大字“入口”两字指引。为防天灾人祸之意外,执勤警察警车,消防车,120救护车,均在关键路口待命。消防战士把消防水龙头排到香炉近前。可以用“人往”两字形容人流,因为下山的人是从另一个方向出去的。我在人流中穿行,也驻足拍摄一些虔诚的画面。

在香山寺中央,矗立着一座千年宋塔,即是远近闻名、史志文献有载的观音大士塔。此塔是平顶山香山寺的标志性建筑,具有重要的宗教象征意义。

观音大士塔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石塔,高33米,据考证其前身是东汉末期与寺同时建立的四方形木构楼阁式塔。

九点左右,长长的人流已在观音大士塔外排成了九曲十八弯,一直延伸到塔西北直径距离两百米外的地方方成以尾。我没有加入排队的队伍,径直向东朝出口方向走。路上与香客交谈,皆认为“佛在心中”不必拘泥于形式。眼望一个个携带肉身的灵魂从四面八方前来礼佛祈福,我突然感到他们便是一个一个的佛。在人世间,虽然出生的时间、环境、家庭条件各有不同,但人们相同的是寻求灵魂的依托。因而,凡前来拜佛皆与佛有缘。此缘,为家人祈福,为朋友祈福,为自己祈福。行善弃恶,全家幸福。

而我自己,的确不曾专一为任何一个人去祈福。因为我悟到“人人皆佛”,祈求神灵不如完善自我的身心。正如佛所言,去除“贪、嗔、痴、慢、疑”方成佛。俗话说得好,你看别人是什么,你便是什么。你是别人的镜子,别人也是你的镜子。

作 者 简 介

侯旭东,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 爱好诗歌、散文,文学作品多发表在《平顶山日报》大河网,大河论坛等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