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河新草原行系列游记丨拾蘑菇

 读在现场 2020-11-17

八月的草原,花草茂盛,也是多雨的季节。连日来的阴雨后,终于迎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丝丝的光线涂黄了天边,撩开未散尽的雾霭,远处的天山象羞涩少女安谧地静卧着。我们翻过铁丝网,便四下里分散开,闯进午后草原。

伴着我人生的长河,流进记忆的深处,对于捡蘑菇我最熟悉不过了。记得童年,每当雨后天晴,儿时的伙伴们提着篮筐,相约到大田南边的柳林里。树下的杂草丛中,一个个鸡腿菇,亭亭玉立,白白嫩嫩的,顶着腐草败叶,团团簇簇,带着泥土,沾着露水,不胜娇羞,有单个的,并蒂的,也有三四个成墩生长在一起的,白花花一片。一个上午随随便便就可以拾一篮筐,可惜离开故乡后,捡蘑菇已成为甜蜜的回忆。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晨光着小脚丫,走遍森林和山冈……”女儿银铃般的歌声飘荡在草原。才进入草地20米,姐姐已经捡了几个平盖菇了。我细细瞧瞧,肥硕的身躯,大大的帽子,按一按,胖墩墩地;摸一摸,软绵绵地……女儿连跳带蹦着跑过去,看着蘑菇好奇地雀跃着,尖叫声,惊醒我儿时的梦。

跟在我身后的女儿,小鸟似的,快乐而又敏捷地、在草丛间钻来钻,寻找着蘑菇。不一会儿,就对我叫喊着:“爸爸你看呀!我也捡到一个大蘑菇了。”我细细地一瞧,可不是呢!女儿脚下那蘑菇,的确惹人喜爱,如同顶着圆帽的小矮人,东倒西歪,依偎在泥土里。女儿把蘑菇挖出来,放在手里,圆鼓鼓的,白嫩嫩的,细细闻闻,好香呢!

大朵大朵的白云漂浮在半空,压的低低的,好像就在头顶似的。我走了好一会,没有看到蘑菇的影子。正郁闷时,忽然发现离我不远处,一个蒙古姑娘也在拾蘑菇。精巧的马靴,俊美的身姿,镶嵌野菊花的淡蓝袍裙,姑娘名叫琪琪格,和不远处牧羊的牧羊的巴根大哥一起来的,她告诉我草原上的蘑菇不是随便吃的,这些美丽的野蘑菇,夹杂着不少有毒蘑菇,例如,黄裙竹荪、红鬼笔、五棱散尾鬼笔、美丽粘草菇等,听琪琪格一说还真吓一跳,在我出生的南疆塔里木常见的就是平盖菇和鸡腿菇,其他的见过不少,有毒的很少听说过。琪琪格还说草原的蘑菇可谓五彩缤纷,好吃的有松乳菇、密环菌、鹿角菇、马粪包、离皱伞,营养高着呢!菌伞有半尺多长,一个就半斤多重……”琪琪格肚子里的新鲜事儿可真多……

远远地看到一匹骏马飞奔而来,马上是那么亮丽的色彩,蓝袍红裤,襟飘带舞!随着马儿的奔驰,那鲜艳的色彩跳跃着,巴根骑着马赶着他的羊群来了,柳条花篓鼓囊馕的,走上前去一看,装满嫩乳般洁白的蘑菇。巴根告诉我,草原上捡蘑菇也有诀窍呢!一般蘑菇长在蘑菇圈里,圈里的草比周围的草稍高,稍壮实,颜色也稍深绿些。而且蘑菇大体都是成片的,一个小区域内只要发现一个,它的周围肯定还会有很多,我恍然大悟,心想,这神奇的大自然是如此的神秘。

我站高高的草坡上,踮着脚向远处眺望,发现不远处有一片草地比周围的又高又绿。终于找到了——油绿油绿的半圆形,仿佛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彩笔,重重地抹了一下。跑向前去,终于看见久违的白色平盖菇,嫩嫩的蘑菇,如雨后春笋。一个个头挤着头,伸展出她漂亮的身姿,肩挨着肩,相互拥挤着,圆圆的头盖,油油的黄腿,有拳头那样大,仿佛鲜嫩得能滴出水来。我用手拨开地面的浮土,手指挖着蘑菇根部,轻轻一提,鲜蘑就被挖出来了,按一按,敦实实;掂一掂,沉甸甸……我激动的如同孩子一般,一边采摘着,一边大叫着……

我兴奋地叫来巴根兄弟,他宽厚的肩上挎个柳条花篓,手里拿着榆木叉棍儿。小叉棍儿轻轻拨开陈腐的荒草、乌黑的沃土,嗬,好多的白蘑丁啊!这满山遍野青葱的弧形里,都蕴藏着影影绰绰、闪闪烁烁的生命呢!叉棍儿轻巧地挑起一簇簇白蘑,向后一甩,一道白光,蘑菇落在了花篓里。看着他敏捷的动作,我仿佛在咀嚼一首诗,在欣赏一幅画,在聆听一支歌。没有都市喧嚣,没有千军万马的尘土飞扬,萦绕你的是清清爽爽地掺杂着青草味,凉凉的,清新袭人,真和着灿烂的太阳,澄明的天宇,清爽的微风,使我想到的是温柔、是丰美,是浓缩的草原一个美好的季节。的是一种享受。

“这是蘑菇中的珍品吗?

“不,最珍贵的要数‘蛇盘蘑’……”我站在草原的怀抱里,听巴根大哥讲蘑菇趣闻。看,野花仰起橙黄的、橘红的、降紫的笑脸,连白云都悄悄凑过来了……

“蛇缠在大蘑菇上,采蘑人发现后,用铁锅猛地扣住。锅顶铺上干牛粪点火烘烤。越热蛇缠得越紧,等蘑菇烤干了,蛇也就勒进蘑菇里。据说,这是一味贵重药材……”

听着、说着、笑着,拾完这一片,零零散散地又捡到一些,手提塑料袋不一会就满了。女儿灵巧的手里捧满了蘑菇,我用商量的口气对她说,让她休息一下,照看好堆积小山似的蘑菇,她说什么也不愿意。我只好脱掉上衣,系紧脖口和袖口,带着女儿又开始走向草原的深处。

山下,绚丽灿烂草原上,羊群朵朵白云一般,仿佛谁有回天的力量把星空翻转过来。云,紧贴着草原,蓝天下,雪水河在轻轻呼唤,雪山用雄壮的手臂将草原挽入辽阔的怀中,哦,那是羊群!我的心儿醉了……


作 者 简 介

 李河新,笔名“月亮之上”。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新疆,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散文家协会会员、平顶山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 曾做过河南《医药卫生报》记者、平顶山文艺广播电台文艺编辑。现在平顶山市卫生系统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