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海英丨我生命中的三位老人

 读在现场 2020-11-17

在我们的人生中,虽然经历风霜雪雨,饱尝辛酸苦辣,更是幸福快乐的!需要永远铭记的是,给予我生命、幸福、快乐、知识、温暖、力量与财富的人,这些人也是永远值得珍惜和崇敬的人。这就是对我最好,最亲,最重要的三位老人。 

第一位老人是我的父亲。一生饱经风霜,给予我生命的老父亲。父亲去世于2013年元月,父亲的手机号码18639893811,每次打父亲的电话,父亲接住电话都是大声喊我:乖乖,吃饭没有?下班没有?悠悠回来没有?吴回来没有?啰嗦个没完。可是父亲走后,这个号码沉默了,我再也听不到老父亲的大声呼叫了,再也不能无微不至地尽孝。父亲走了,电话号码空了,我的心也空了,当然哭泣,悲伤,痛心在所难免。

第二位老人是我的公公。公爹于2013年的农历正月初二去世,他的手机号码是15294843719,在老人去世前的二个月内,因为家中弟媳病重,老人悲伤过度,情绪一直低落,我几乎是一天一个长途电话给他,每次电话接通响一二声老人就能接到我的电话,我们过年回去后,老人再也不惦念接电话了,我们回去后手机没有电他都不再去为手机充电,后来他女儿打来电话问电话咋老是打不通?老人说:“你嫂子她们都回来了,我就懒得接电话了。”这一点至今我还一直很感动。

公公生活在大别山腹地,哪里是鱼米之乡,山水秀丽,老人在当地也属于有文化人,谁家要做红白事情,都要他去帮忙,在八十年代两个儿子都考上了名牌大学,让老人好一阵子骄傲。我的父亲在世时候一直教导我要对公婆好,说他们养儿不易,这一点我也做到了。接老人来住,他总是吵着要回去,说还是农村自由。平时老人家的吃穿我都记在心上,在老人走的时候,身上穿的所有衣服包括内衣都是我平时给他买的,看到老人平静的走了,我心里没有遗憾,儿媳应该做的,我做得自我感觉良好。公公走后,他的手机一直在坟墓里陪伴着他。

第三位老人是我的伯伯。伯伯在20147月去世,埋葬在他又爱又恨的家乡。伯伯没有女儿,多年来视我为亲生女儿。伯伯当年是一名去台湾的知识分子,回国后被打成右派,因满腹学问,没有用武之地,又受尽磨难,导致精神分裂,后来经过医治头脑还算清醒,以后不再为世俗所争,过起平平静静的生活,天天读书练书法,《平原枪声》的作者是他的老友,在武汉赠他一副字,他一直悬挂在客厅。晚年的伯伯,常常给我电话:“你快些带着家人来这里旅游吧,我现在还能侍候你们,给你做饺子,给你做红烧肉,你再不来,我走了,你就再也见不到我了。”因为路途遥远一直要去南方看他的愿望也没有实现,本来准备孩子放暑假去看望伯伯,65866502这个电话号码再也没有人接了,又等了一段时间,电话成了个空号,多方打听,才知道人去号空。没能最后见老人一面,也没有送老人最后一程,我的心里一直凄凉、愧疚。

在二年间三位老人分别离开了我,他们的容貌依稀还在我的眼前,他们的笑声宛如还在耳边铿锵有力,他们的手机号码也一直保存在我的手机里,不愿删除。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到中秋,不由得想起我的这些亲爱的老人,人生就是这样一代送走一代,面对死亡的痛与思,我们常常怀念远走的亲人,有时候恋恋不舍,有时候百感交集。生命不能重来,生命也没有第二次可以重来。思念亲人,也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明白平安就是福!

作 者 简 介

袁海英,河南省义马煤业集团总医院。洛阳作家协会会员,洛阳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