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大明湖邂逅夏雨荷/曾新国

 读在现场 2020-11-17

柳宜远赏,

荷宜近观,

远柳胜烟,

近荷似画,

大明湖的荷如是

——题记

刚入夏没几天,济南就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大雨。十多个小时里,把整座城市洗刷得更加清新亮丽出彩,更加春光春景春意盎然。我梦里相约的夏雨荷,翩翩而至,相见在大明湖畔南岸的湖光山色里。

世间同名同姓者多,特别是文雅光鲜的名字,多有雷同,不足为怪。比如夏雨荷这名字,远的不说,琼瑶笔下、还珠格格那出戏里,观众虽从未与其叫夏雨荷的女士谋面,名字却烂熟于心,长刻在了亿万观众心底难以抹去。夏雨荷,她就是一位美丽、善良、温柔、多情、才气横溢的奇女子。夏雨荷,几乎就成了美好女性的代名词。

我一度怀疑这就是琼瑶自身刻画与追求,或李清照之辈的身影或化身。当我初涉济南,心里就怪怪的要寻觅这夏雨荷。今天,一场夏雨,让我与其邂逅这清新爽目的大明湖畔。

春天,我来到大明湖,虽春意已深,但见大名湖南岸,依旧残荷几处,未萌新枝。在名家笔下,残荷总与败柳相连。可我在大明湖看到一片残荷时,一岸垂柳却早已春意欣欣,迎风摇曳。残荷犹在,败柳早无。记得早些年也是这个时候,我曾到未名湖寻找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也是残荷狼藉一片,但岸边早已春意深深。其实莫怪荷的姗姗来迟,她要穿越污泥、寒水、甚至坚冰,历程不短。才能崭露头角,呼吸新鲜。

莲荷一岁一枯荣,表象虽然不经风霜雨雪催打,残枝枯梗时日居多,但其生命力却是十分顽强,生命千年不息。一颗莲子,承载千年的困囿,一旦孕育,却成长率直的物格,不污的胴体;一瓣莲心,包蕴千年的苦涩,一旦破壳,却展现碧绿的青春、粉红的灿烂。春雨缠绵时,大明湖的荷,展示的只是一幅残荷图,莲子依旧在母体内酣睡。夏雨炽烈时,只见荷如华盖,花若铃箭,亭亭玉立于碧波荡漾的湖面,与微风细柳享受着游人的目光。

夏雨热烈,潇潇洒洒,大明湖的莲荷正迎风沐雨,闭合张扬,承露捧珠。裸露尖尖角,几许蜻蜓立上头,更具灵性而灵动。好生动的一幅烟雨水墨画。雨打华盖,砰然有声。滑落如珠,跌宕有致。绿叶玉盘,晶莹脆韵。碧荷翻飞,涌连天之碧;红莲乱拽,示别样之红。此情此景,雨荷不吝于飞燕曼舞;此时此刻,雨荷不吝于贵妃出浴。初夏,雨中赏荷更添一番情趣,妙哉!妙在妙不可言。

不要忘记自己的相约,回顾四周,冒雨赏荷者众,不见丽人在彼。夏雨荷,您在哪里?夏雨荷,您在何处?大明湖畔,雨幕里,您大喊一声:夏雨荷!自然有无数回应。若更加亲切一声呼唤:雨荷!回应者更是甚多。到底谁是你的如约?到底谁是你的心仪?我茫然,我羞赧,我不知所措。我唯有面对一湖雨中之荷。她在那?也许她就在游人绰绰里,也许她就在这湖光山色中。

作 者 简 介

曾新国,别号“万船歌”、“曾落平阳”、“诗淳”、“沅郎”、“非僧”、“非甑”、“非兽”,中华辞赋网驻益阳编辑、中国诗赋网辞赋骈文栏目副主编、曾任中国文化产业艺术网《华夏文化博览》杂志主编。

参与主编深圳城市雕塑集《牛睛鹏羽》、《中国酒文化大典》两部大型文献。其中《中国酒文化大典》计250余万字。先后在《珠海特区报》、《环境保护报》、《中港澳国际新闻报》、《就业》、《高新技术专刊》、《大视野》、《常青九九》、《华夏文化博览》等报刊发表作品300余篇,并多次获奖。





根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3.6.1文章滥用原创声明》的规定,有八大项不能进行原创声明,一旦违规将永久收回原创声明功能使用权限,导致严重影响的还将对违规公众账号予以一定期限内封号处理。为此,中国(香港)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旗下四大新媒体《行参菩提》、《行走文学》、《行诗天下》、《行苇春秋》对来稿做如下约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