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金丹丨唯有阳光可解忧

 读在现场 2020-11-17

偶有心事无处安放,百般自解仍然低落不已。静坐焦躁,出门迷茫,做什么事儿都怅然若失,情绪在心里左冲右突寻找一个可以宣泄的出口,才明白那些曾经逛个街、吃顿饭、看场电影就能排遣的都算不得心事。无计可施,只好无所事事的坐着……

阳台上阳光正好,被冬天兜头一个巴掌打懵了的花草们,在阳光里舒展筋骨,开始做着重生的美梦,似乎春天从未离去,寒冷只不过是一场梦魇。窗外那棵梧桐,枝枝丫丫把一整片阳光切割成一缕一缕的温暖,隔着玻璃,我从它身上看到过四季的变幻,那斑驳的树干上刻着风雨的痕迹,也刻着成长的欢喜。此刻,它站在阳光下冥想还是憧憬?失落还是满足?也许,植物的世界多的是观望和沉默,也就多了坦然和从容,所有情绪都会被岁月抚平,重重过往变成一圈一圈年轮,最终只剩下岁月静好。系在它身上用来晾晒棉被的那根绳子,才是它跟烟火人间唯一的牵绊吧!

有几个老人在阳光下拍打棉被,细小的尘埃在空气里清晰可见。因为阳光的缘故,对这些灰尘细屑并没有生出嫌恶,反而觉出点“尘世”这个词的深意,有尘有土,有坑有洼,有笑有泪才是鲜活的世俗生活。绝对的一尘不染和完全的泾渭分明不是尘世,是真空,而真空不适合人生存。所有活在尘世的人,平和欢乐的生活在尘世的人,都需要那么点揣着阳光的透彻,却容得下灰尘的糊涂。旷达和从容有三分是阅历渐丰后的看淡看远,七分是看淡看远后的如海胸怀。

几个老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拉着家常,儿女的荣耀,孙辈的聪慧,婆媳的矛盾,邻里的来往,都是寻常人家的寻常事,却是当事人心中巍峨的山,可以生出一览众山小的傲娇,或者难以翻越的烦恼。我趴窗台听,阳光把身上晒的暖烘烘的,耳边的声音变的飘渺轻柔像催眠的乐曲,眯着眼睛仔细观察这些聊天的老人,想从她们身上看到岁月的点石成金。

站在一床碎花棉被旁边的是一个六十岁出头的阿婆,这个年龄,在这样的小县城里,已经是被广场舞嫌老,拄拐杖又太早的年龄,闲来的大把时光就剩下这阳光下漫长的静坐和拍拍打打。我看到她梳理的整整齐齐的头发,看到她干干净净的衣服,左手手腕上还有一个剔透的玉镯,偶尔接一句话也是平和带着微笑。我想这是一个没有被生活的琐碎,家务的繁重磨去自我的阿婆。可能她还在照顾儿孙的间隙坚持着自己小小的爱好,或许还有自己的小圈子,在广场的花廊下唱几句戏曲之类……之所以有这样的推测,是因为她在几个老人里散发着一种不一样的气质。相比其他人高声大嗓的控诉和抱怨,恬静、淡然和从容,让她在众人中自是不同。   

我想每个人的一生如果拿来细细讲述,肯定都曾经历过一些刻骨铭心的苦难、纠结、痛苦,甚至走在崩溃的边缘,但总有些人在历经风雨之后,沐着这明媚的阳光成为岁月深处一粒温润的珍珠,久经磨砺之后的光芒让人深深折服。当然也有人辜负了这明媚的阳光,日益乖戾、刻薄、偏执,拒绝了岁月丰厚的馈赠。

春色正好,我看着阳光下的老人、树木,心里豁然开朗。若愿敞开心扉,汲取大自然无言的智慧,总会发现这亘古不变的阳光,原是一剂解忧的良药……

作 者 简 介

安金丹现居信阳息县,热爱文字,崇尚朴实、简洁的文字风格。埋头于眼前的繁琐生活,从不曾忘记诗和远方。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