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故乡》系列散文丨游龙山县佛教圣地太平山杂记/李红成

 读在现场 2020-11-17

龙山县县城除旧时八景(注一)外还有佛教圣地太平山,在离龙山县城于向东过东门河8公里处。这里十分的优美而宁静,不愧佛家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他一山叠翠,万山小。常年薄雾环绕,不是仙境胜是仙境。

记得2014年7月,我与珍珠刚刚结婚。姐姐姐夫带着我们去太平山。早上从家里出发,到龙山县东站直接坐太平山乡村公交车。太平山是桶车乡,现规划为石碑镇。山下是果利河(注二)

走进太平山,第一个门牌坊而入,就是去太平山的路。然后看见的是太平山第二个门牌坊。约几公里后就可以看到这雄、奇、险、峻、秀的太平山。从太平山正门门牌坊而入,就是一道长而徒的石梯,石梯两边装有铁链。

当走到太平山半腰又有一道山门,门上题有一副对联,“登监坐览四面云山无俊气,到山静观八方彩色有常真”,横批是“首楞严”。

经过上百级石梯,就到了太平山山顶。山顶有一座宝塔,原为七层六棱舍利塔,后维修后为五层六棱舍利塔。塔内一层为观音菩萨,她看着山下的百姓,守护着人民的安宁。我们来到观音菩萨面前许愿。然后站在塔前看着远方,那是生我的故乡。

六梭舍利塔下就是十八罗汉,刻于清光曙年间,他几经风雨,如今残缺不全。舍利塔后面就是太平山主殿,主殿约低于太平山舍利塔。主殿后是为方便香客开的面馆及小店,主殿正堂为如来佛像。

祖殿在主殿的左边,里供着太平山几代祖师。在光曙年间,其第五代主持宏松禅师去京城给光曙皇帝治愈奇难之疾“背花”。然后回到太平山发扬佛教修有藏经楼、观音阁等。当时是太平山最兴盛,山上有僧人300余人。

离开祖殿,就从石梯来到太平山后山,远远可看到一只仙鹤立在小池之中。它动也不动,走近才知是用水泥溯造而成。它紧紧相邻着松月塔。

造别松月塔,从太平山后山栈道而下。它如苍龙九转而上,好像立于边空之中。在红岩之上好似一条瀑布飞下。无声无息,若稳若现在这美丽的后山山崖上。但它又没有水从上流下。是梦里,如幻境。

从太平山栈道而下,一座凉亭立太平山下。多少风风雨雨,他陪伴着太平山。这晴睛雨雨,烟岗多少故事。章太炎游太平山赞美太平山:“太平山层峦叠翠,林木葱茏,山峰徒秀。殿阁凌云,风景优美,不亚于庐山雁荡。”

1997年,赵朴为太平山题“太平山”山名。

注:

注一/龙山旧时八景:狮子耸立、东院书声、松岗烟雨、凉亭晚秋、古井泉香、鱼跳春波、长桥卧波、枫林古刹。

注二/果利河:酉水河支流,源头为龙山石羔桃子丫。酉水为湖南四大水系之一。古称溪水、北河。

作 者 简 介

李红成,自号百艺岩君、青莲门客,男,汉族。1986年农历8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龙山县三元乡元堡村;2005年9月毕业于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10月加于中华李氏诗词学会;2017年6月入中华诗歌网。存诗几千几篇,散文杂记数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