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端芹丨郁金香飘巢湖岸

 读在现场 2020-11-17

早就听闻巢湖半汤镇有个郁金香高地,人工栽植数百万株各色品种的郁金香。每到花开时节,满眼的珠光宝气,只是未曾前往,不知真假。趁这次外出学习之机,拐道巢湖半汤一探究竟。

下了合巢芜高速,拐进郁金香高地大道,只见车流如注,人潮如梭,漫山遍野人头攒动。车到半途,实在挪不动步,停车路边。这可苦了远行人,只好徒步前行。虽是阳春三月,可骄阳似火,未百步辄汗流浃背。好在我提前联系到了老师母女,有她们引路,我省去诸多劳碌之苦。“看,郁金香就在前面!”老师说。随着她所指方向望去,人海边上,花海连片。远远望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黄的像金。随着人流前行,终于登上了高地,一阵春风吹拂,送来阵阵清香,哦,这就是郁金香的味道!站在高地中心,环视四周,人被花裹缠,花被人包围。人海、花海交织,人在花中,花在人间,几乎不分彼此,这场花事是何等的繁盛啊!我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边赏花,一边拍照。老师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尽管七十五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她的相机几乎不离身,一路下来,拍了数百幅图片。只要有好的景致,一定逃不出她的镜头。师妹告诉我,老师喜爱摄影,是省摄影家协会、巢湖市老年摄影协会会员,曾经成功举办过个人作品展。我很钦佩老师的毅力,更钦佩老师的敬业精神。

巢湖郁金香高地是半汤国际温泉度假区五大景区之一,建在一面缓坡之上,远远望去,起伏的曲线如一条巨龙,因没有防护林遮挡,豁然放纵了城市里禁锢了许久的视线,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巢湖市周边是个多丘陵的地区,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很难欣赏到大自然赋予的这种线条之美,高远辽阔,风吹草低。优美的环境环抱着数百亩的花海,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郁金香的盛花期在三四月份,每到这个季节,游人如潮,车马塞途,虽席地不容间也。今年的郁金香开放得特别茂盛,艳丽诱人,适逢周末,大批的游客涌向高地。据网上报道,周末两天接待量竟达17万之众,可谓热闹非凡。

老师告诉我,如今的半汤温泉度假区较三十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半汤温泉度假区已经建有郁金香高地、古巢国欢乐谷及温泉古街、半汤湖公园、大风湾公园等十大景观。同时,结合北大未名的抗体药生产基地、北大博雅的第五空间(医疗养生及干细胞)、国际健康中心等健康产业,与生态风光和温泉理疗紧密结合,将打造集生态、温泉、养生、康体、美容、科技、人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郁金香高地面积约1000亩,核心景点是郁金香基地,目前,种植面积已有50余亩。外围又由牡丹园、薰衣草庄园和含眉绿茶种植区三条彩带守护,再外围还有千亩麦田沿丘陵起伏,颇有欧洲田园风光的观感。各景点以石子铺设成弯曲小径,游客畅游其间,如在图画中。

我惊叹于巢湖今日的巨变,遥想三十年前,巢湖半汤还是个破烂不堪一条小街,几家店铺,碎石铺路。几家疗养院散布周围,毫无生机,每逢阴雨,道路泥泞,行人稀少。沿街一家温泉浴池,也是半开半闭,生意清淡。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半汤已今非昔比。尤其是郁金香高地的开发,更让半汤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我对养花种草的爱好不浓,所以,对于郁金香知之甚少。当年读唐代杜牧的诗“不语亭亭俨薄妆,画裙双凤郁金香。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乔家那窈娘?”似懂非懂,那“画裙双凤的郁金香”究竟是人是物?如果是花,是何等样的花?如果是人,是何等样的人?如今眼前的郁金香终于让我眼界大开:粉色的“王朝”在欢快的舞蹈;红色的“世界火”发出耀眼的光芒;暗红色的“小黑人”就像一个个少妇,结伴而行;淡红色“女神”犹如跳芭蕾的小姑娘;鲜红的“检阅”个个昂首挺胸,仿佛一个个士兵在接受检阅;白色的“幸福一代”穿着白色的长裙在舞台中走动;“汤姆王朝”是一片桃花色的郁金香,她们总是露着甜美可爱的微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升天粉”了,光听名字就很奇妙,她的下半身是白色的,接着慢慢变深,变成粉色,非常典雅!还有那些紫色的“紫琪”,高贵,神圣;金黄的“杨范内丝”在风中频频点头,似乎在向游客问好。

据说,郁金香原产于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亚细亚地区,后来被引种到中国。在国内分布最广泛的野生郁金香是老鸦瓣,华东地区的山坡甚至公园内都能看到。

关于郁金香,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在古欧洲,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同时受到三位英俊的骑士爱慕追求。一位送了她一顶皇冠,另一位送她宝剑,最后一位送她黄金。少女非常发愁,不知道应该如何抉择,因为三位男士都如此优秀,只好向花神求助,花神于是把她化成郁金香,皇冠变为花蕾,宝剑变成叶子,黄金变成球根,就这样,少女同时接受了三位骑士的爱情,而郁金香从此也成了爱的化身。由于皇冠代表无比尊贵的地位,而宝剑又是权力的象征,而拥有黄金就拥有财富,所以在古欧洲只有贵族名流才有资格种郁金香。在欧洲,郁金香是爱情、名誉、美丽、祝福、永恒的代名词。

离开郁金香高地,一阵春风吹拂,顿觉神清气爽。因时间仓促,只能向郁金香说声告别了。再见了,郁金香!再见了,我的半汤!

作 者 简 介

李端芹,男,淮北市濉溪县人,一九六五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淮北市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业余从事文学创作,网络发表散文、小说、杂文数百篇,有多篇稿件被市县报刊采用,出版文集《山风吹来》。系淮北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