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前旭丨都市老太

 读在现场 2020-11-17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一切源于一次购物。

超市理货员将一箱荔枝倒入了选货箱。荔枝的卖相极诱人,色泽红润、果鲜肉厚,水灵极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北宋苏轼的诗句雅致了近千年了,不买点儿有点对不住眼皮底下的诱惑。今年的荔枝可是大丰收了呢。眼前的荔枝根本不用挑拣的,只需购物袋一装就很好了。就在荔枝入袋儿的一刹那,一个物件儿从我腰腹和手臂间突然伸出,攫走了一颗大荔枝,接着,一颗、又一颗。我终于看清那物件儿是人类的手。回头一瞧,竟是一位瘦小的老太太。许是我的错愕让她有些不好意思了,讪笑了一瞬,旋即便扭转头招呼了一嗓,顷刻间蜂拥来六、七个同伴。我的个天呐,清一色的老太太。老太太们嚷嚷着、挑拣着,顷刻便将购物箱包围了。我退出到圈外,看她们挑拣,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幅画面。多年前,工厂里会把炉渣当垃圾倒掉的。一车炉渣一倒下,便有人蜂拥而上,用各种耙子去耙,只为捡拾未燃尽的煤核儿,我们叫“捡料碳”。眼前这场景,那种急迫劲儿不亚于捡料碳了。从那时起,不由得对这些老人多了几分关注。

她们绝不是广场上舞姿翩翩的那一族,这些老人不跳广场舞,或者说已经过了跳广场舞的年龄了。她们是有了孙子、外甥子的都市老人。自从有了那份额外的关注,我惊讶的发现,城市中到处都有她们的身影呢。早市上一群群、一簇簇拉着购物小车的大多是她们,银行门口早早等着开门的也是她们;药店搞活动,手里捏着纸条排队领奖品的是她们,围着小区里穿了白大褂搞义诊、赠物品的医生的也是她们。这么说吧,哪里有打折她们在哪里,哪里东西便宜她们在哪里。她们是都市老太。

是的,都市老太,她们的生活状态就是一首打油诗:“家庭大学屋里系,刷锅洗碗带扫地。子女谁家都不去,独自生点窝囊气。”她们以孙子、外甥为轴心,以锅碗瓢盆为道具,演绎着日暮黄昏的无奈和繁忙,唯一燃起希望和快乐的是那句“天伦之乐”。都市老太们是名副其实的家中砫石,在家里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嘴巴。可是在外面、在社会中,她们和家庭以外的年轻人很少有交往,社交圈子固定而且狭窄。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机构”把目光锁定了都市老太。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辛老太在泡脚屋的关怀下,今天一件1500元的泡脚盆,明天一件5000元的净水器,可着劲儿的往家里捯饬。更过分的是连20000元一张的床垫也啃哧啃哧给弄回一张来,家里的空气会变成什么样子?你懂得。不管怎么样,辛老太搬回的东西摆在那儿呢,看得见也摸得着,秦老太可没这么幸运了。秦老太去存钱,也不知着了工作人员什么道了,10万元的定期竟被忽悠成了保险。一样的制服、一样的笑容,谁又能分清楚哪个是银行的,哪个是保险公司的?不一样的是,老太心中几十年积淀下的对“国营”单位的近乎迷信般的信任荡然无存了。全世界都是骗子,变着法的算计着老太,秦老太盈着香气的内心阴云密布。

人生不易,变老了的人生尤其不易。一方面,老太们要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如木心说的那样“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找点自己喜欢的事去做,说学逗唱、摄影舞蹈、棋琴书画、听戏读书都可以,老年大学里当个学生也不错的。身体可以老去,精神不可以萎靡。另一方面,多给老太们一些必要的关爱,别挖空心思只瞄着她们的荷包,谁家还没有个老人呢?

女性应该从小美到老、优雅到老。城市靓丽不仅仅是物的丰盈,更是人的进步,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成了风景,城巿才配得上“文明”两个字。都市老太们都靓丽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真的进步了。

作 者 简 介

李前旭,微信名淡然,男,湖南籍太原人,1967年出生。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供职于太原幼儿师范学校。2015年格力-TOSOT杯《美文共享》原创美文大奖赛 一等奖;2017年玉润时光·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 三等奖。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在岁月长河中捡拾生活的点点滴滴,焙成文字感动自己。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