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节专稿】幸福的朱老师/谢晓芳

 读在现场 2020-11-17

每年节假日、寒暑假,都有一届届的学生来看望我家老公---朱老师。有早已参加工作的,有出国读博刚回来的,有正在上大学的,也有正在教着的学生,周末趁着来市里书店买书的机会也会来坐坐。这不,周末一大早,朱老师就接到两个电话,说是中午他的几位学生分别从南京、徐州等地赶回老家,顺便来看望几年未见的朱老师。

两人赶忙去超市、菜场买菜,准备家宴款待他们。作为师母,我的厨艺真不咋地,只会炒些家常小菜,再买几个凉菜,拿出储藏的两瓶酒就算做好了待客的准备。每次有学生来看望他们的朱老师,一向节俭的朱老师,总不会把他们带进豪华的哪怕是中档点的饭店包间,总是在家里,任由我这个不太能拿出手的师母下厨忙活,也任由他们在客厅里、书房里谈天说地,谈古论今。见他们聚会的次数多了,我和儿子也渐渐熟悉朱老师的待客流程了。儿子戏称:“下次老爸不在家,我来替他接待他的学生。”

吃好午饭,虽不太丰盛,吃饱还是肯定的。先随朱老师看看他收藏的字画,多半是学生写的送他的,几大本邮票感兴趣的可以翻翻;从不吸烟的朱老师,烟盒到不少;还有朱老师收藏的各类军服,军帽,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穿在身上威武一番,拍照留念;然后重点是在书房里看朱老师整理的两大本厚厚的“英才录”,里面详细记录了朱老师从1994年任教以来整整20年所教的历届学生的详细材料。有照片,考上学校,上班后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等。难怪朱老师提起他的历届学生如数家珍,原来早已在平时细心地登记在册了。每一位来访的学生都希望在这里能看到自己的照片,事迹介绍等,以能榜上有名为荣,以自己也是朱老师的三千多名“朱门弟子”之一为耀。再看看自己当年上学时的成绩单、作文本、毕业留言、毕业集体照等点滴资料,更以当年也挨过朱老师那个打过上千人的“小竹棍”为幸!师生们一起回忆着当年那个难忘的中学时代,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一缕夕阳正透过阳台斜射进来,也想凑份热闹!

谈笑间,师生都很感动,畅所欲言,无拘无束。今天来的几位早已参加工作,也算是为人父母的中年了,难得能在细心的朱老师这儿聚一聚,回忆一下青葱的学生时代,提一提当年班里那些老同学。忙着家务的我也不由地感慨万千:自己虽然也教书二十余年,但身边能像朱老师这样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信赖、感恩一生的老师并不多!每一批来访的学生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朱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当年的那一个个贪玩、没有目标的顽童就是在朱老师以身作则的严格要求下,在那根无情但用心良苦的小棍的敲打下,彻底发生转变,人生得到大的逆转的!是啊,日常教学中,老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谆谆教导都会在学生心里刻下深深的烙印,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在一生的求学之路上都会遇到许多老师,你还能记住几位?抽空会去看望过几位呢?

朱老师为什么会那么受到学生的青睐?梳理一下几个原因:衣着朴素,不嗜烟酒的朱老师每天手不释卷,靠着博学多识,旁征博引让一届届学生那么喜欢上他的语文课;他会早出晚归,全身心地用20年的青春,陪在孩子们中考、高考的路上;他会在节假日,放弃个人的休息,带着每一届的学生骑自行车就近去看看濉溪的石板老街、龙脊山、美好乡村等,体察当地风土民情;他会用他那个不大的电饭锅,给即将高考的学生们烧一锅他唯一拿手的稀饭,每天陪他们自习到深夜十点之后;他会为了督促学生不睡懒觉而每天最早守在教室门口等候;他会细心地跟踪、整理每位学生的档案,细心保留学生的成绩单,作文本;他会在大街上叫出多年不见的学生的名字,给你一个小小的惊喜……相比较,同样作为教师,我不会那么细心去做这些工作,也记不住曾经教过的学生的姓名。

所以幸福的朱老师,会在每一个除夕之夜、教师节,收到数百条短信祝福,幸福到刷爆!所以才会那么幸福地做着被学生前呼后拥、永远被围在中间的“孩子王”!送走学生,依依惜别,在楼下合影留念,用朱老师自己的话说:“做个老师,真好!太幸福了!”是啊,被多年前教过的学生惦记着是幸福的;有学生不远千里坐车或开车来看您是幸福的。可前提是,作为老师的您曾经为学生付出过多少,指引过他们多少,真心爱过他们多少?你的付出与回报是对等的!当您真的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之后,你才有可能成为学生一生念念不忘的,感恩不尽的幸福老师。

向幸福的朱老师学习,争取做个幸福的老师吧!向所有为学生成才付出艰辛努力,甘为人梯的老师们致敬!顺便揭秘一下,这位朱老师就是现淮北七中教书的朱良启老师,有认识的为他点个赞!也为在教育工作岗位上默默工作的无数的“朱老师”们点个赞!

作 者 简 介

谢晓芳,淮北市烈山区作家协会会员,小学高级教师,工作之余,喜爱读书和写写文字,有多篇散文在报刊发表,多次在“南湖之声”等诗歌散文大赛中获奖。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