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西明丨皂沟河畔的春天(行走散文)

 读在现场 2020-11-17

我曾一次次地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到过老家的皂沟,无论是写散文还是诗歌,每一次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对于皂沟我一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河,从我记事起我一直生活在她的怀抱中,我是吮吸着她甜美的乳汁长大的,我为她写十遍一百遍我会心甘情愿,我对她的情怀永远表达不完的。

所以每一次回到老家,我总是喜欢来到皂沟边的堤坝上走走,踏着儿时的脚印寻觅留在记忆中的点滴。记忆中的皂沟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可爱,可是为什么我的记忆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看着皂沟边的一草一木年年枯荣,我知道属于我的记忆在慢慢地消失。

皂沟是起源河南周口市的一条泉河支流,她的由来有着一个动人传说。相传她是明朝末年李自成带领起义军攻打北京时路过沈丘古城渡过泉河一路向北,大队人马踩出来的一条泥坑,由于多年的雨水冲击,渐渐形成了一条小河。时至今日在临泉古城一带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李自成进北京的典故,比如在千年银杏树根上还留着李自成的战马的脚印,临泉洲子边的河里沉着李自成的大炮。皂沟没有长江黄河那样汹涌澎湃,但是她终年四季流水潺潺,河水清澈见底,水中鱼虾成群,河边芦荻片片,河岸杨柳依依,堤坝高大雄伟。我的家乡就坐落在河的东岸,勤劳的祖先们也在村子的周围修建了深深的寨沟,一直连接到皂沟,这里有着我许多童年的希望和梦想,以至于许多年来,皂沟一直让我魂牵梦绕。就是这样一条神奇的小河伴随着我的成长,为我的童年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多少次梦里会故乡,多少次梦见那美丽的小河。

记得童年时,我还不会游泳的时候,父亲总是用他宽厚的肩膀扛着我到皂沟中去洗澡,父亲用他有力的双手托着我教我游泳。当我会游泳后,每年的夏天更是常常和小伙伴们去河中捉螃蟹、掏黄鳝、摸鱼儿。那时候每年在汛期来临之前,河里的水并不多,但是螃蟹、小鱼儿却很多。小河便是我们小伙伴们的天下,我们总是光着身子下河里摸鱼,弄得满身都是污泥,然而当手中拿着用柳条串满的鱼蟹时,大家的欢笑声还是飘满整个河床。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的夏天我们在河中摸鱼,我摸到一条三斤多的大鲶鱼,当时我摸到它我的手攥不住,鱼儿使劲的一窜结果自己跃上了岸边,我跑上去用岸上的衣服按住了它。那一次的摸鱼一直让我高兴了好几天,后来我再也没有摸到过那么大的鱼了,当然二十多年来再也没有下过河去摸鱼了。

儿时的小河仿佛是特别的清澈,秋冬季节我们不下河时站在岸边,河中的水草会随着水流来回的摇动。那翠绿的水草有的像锯齿刺刺拉拉的,有的像松针密密的、细细的,有的像那小小的荷叶光滑圆润。河水清澈见底,我们在河边玩得累了渴了,我们总是蹲在河边用手捧起水喝上几口,那水凉丝丝的、甜津津的,比起现在的矿泉水还要好喝得多。

在我童年时家家户户总是养着许多山羊,每年春天秋天的时候,我也总是和伙伴们在河边一起放羊,每家多了十几只羊、少了也有三、五只羊,河边的几个村子里的人们都把羊牵到那里,站在河堤上放眼望去一群一群洁白的山羊,我总是想这不就是书中所说的大草原吧!“风吹草低见牛羊”不就是这里的写照吗?那个年代在这条河边也留下了不少美丽的爱情故事,我们村里就有几个小伙子和邻村的姑娘放羊时认识的后来结了婚。

那时候,不像现在的小朋友有那么多的玩具,有这么多好去的地方,皂沟便是我们儿时的乐园。皂沟的两边有高高的堤坝,坝上栽着许多桐树、杨树、柳树。我们最爱玩得游戏还是“滑滑梯”,我们坐在坝顶上顺着坝坡向下滑去,那速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滑滑梯,我们滑下去,再爬上来,再滑下去,不一会儿大家都会累得满头大汗,那种快乐劲儿真的是没说的。可是有时玩一上午回到家,一看裤子已经划破了一个大洞,少不了父母的一顿责骂。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在堤坝上跑上跑下地追逐打闹嬉戏,爬上柳树用柳条编个草帽,下雨了摘下几片桐树叶子顶在头上笑着喊着地朝家中跑去。

皂沟留给我太多美好的回忆,我一次次地梦里回到她的身旁。很久没有回家乡了,就在今年春节回到家乡陪父母过年,我们兄弟带着孩子特意来到让我们魂牵梦绕的皂沟边。可是这一次却给我一次深深的震撼,皂沟边上堆起来高高的泥土,我们爬上土堆看,啊!一条宽阔的河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河面宽二三十米,水深蓝深蓝的,太壮观了。原来这是年前上级河道治理刚刚挖的。这哪里还是我儿时的皂沟呀,心里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失落。据村民们讲皂沟不仅要治理,马上还要在沟边绿化,修路,将来这里将会变成村民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在河的东岸,一块空地正在施工中,说是建设一个乡村扶贫车间,来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让村里的人们不出村就可以在家门口上班工作了,空地的前面是已经建成的一片十多亩地光伏发电站,发的电已经使用了,村子里的一些入股农民已经得到了实惠。在村子后边是一个家庭农场,据父亲讲我们村子的土地已经全部流转了,种植大户经营西瓜、南瓜、药材的种植,村民每年一亩地得承包费用一千多元呢,远远比自己种植要划算的多。难怪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在皂沟流进安徽境内的地方也在去年签下了一大笔单子,据说是安徽牧禾公司投资建设一座大型养猪场,投资两个亿呢,目前也在建设之中。

是呀,时代变了,家乡变了,皂沟也变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农村正在崛起,一个美丽的家乡正在建设,一条悠悠的古老皂沟也在焕发出勃勃的生机。美丽古老的皂沟正在迎来属于她的春天。


作者简介:

郭西明,笔名晓风,安徽界首市人,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本科学历。系安徽散文家协会、界首市作家协会会员,新媒体《行参菩提》2018年度十大金牌作家。笔耕二十余年,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二百余篇。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