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汉语千字美文大赛征文】上坟祭祖守岁度除夕/朱保彰

 读在现场 2020-11-17

农历大年三十,我回到了老家沈丘县卞路口乡老家,沐浴着浓浓的春节氛围,跟随大伯一家度过这个温暖的除夕,感受着传统的纯年味儿。

贴春联

上午10时许,我驱车回到老家时,大伯正在村头等待我的归来。见我后就问7个门上的春联都买齐没,然后我盘点着从年三十、初一、破五、财神日(正月初六)、玉帝日(初九)、风神日(正月十二)、元宵节以及到宅神日(正月十六)的爆竹的盘数,见爆竹充足有余,金字春联火红气派大伯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今年要过上个吉祥喜庆的大年。

大伯对贴春联很是讲究的:不准用不干胶或透明胶带粘,自己亲手打了一大盆糨糊,说这样贴上去不容易在十五之前就被风吹掉,那样就不吉利。先在大门前贴了一副2.2米高的烫金春联,上联为:爆竹辞旧岁玉兔毫光生紫气,下联是:华灯照新春金龙捷足步青云。大伯看后大加赞赏,说这春联有气势。在贴初恋时,按照大伯的意思是从右门框先贴上联,然后是在左门框上贴下联,大伯说这是上辈人流传下来的习俗不能改。在贴“福”字时,我将“福”字一律都是倒着贴,意思是福到了,但大伯又一一给我纠正过来说,许多地方的福字是不能倒贴,如水缸、垃圾桶、斗等等。在7副春联贴好后,大伯庄重地上了香,燃放了一大挂鞭炮,然后全家人坐下来吃饺子。

上坟祭祖

在下午的时间里,大娘和嫂子负责包年夜饭的饺子,依照旧俗在某个饺子里包上一枚一元硬币,看谁能吃着有福气。我和堂哥在大伯的指挥下,准备火纸、冥币、鸡鱼、果品、烧酒和爆竹准备去坟地烧纸祭祖,请逝去的祖上回家过年。下午4时,我和堂哥每人挎着一个盛满祭祀用品的竹篮子在大伯的带领下,踩着泥泞的小路,先到曾祖父的坟上去祭祀,然后又到爷爷奶奶的坟地里去祭祀,在坟头依次摆上准备好的祭品,由大伯主持,我们三人行了叩拜礼。燃放了爆竹后,大伯喊着曾祖父和爷爷奶奶回家过年,然后回到家里,将曾祖父和爷爷奶奶的灵位在堂屋的条几上摆放好。

在大伯的安排下,我和堂哥找了7条粗壮的木棍,在每个门前拦住门,寓意是拦着家里的金银财宝不能往外流。

熬夜守岁

吃晚饭时,我们和大伯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大方桌上,上面摆放了由大娘烧的几个菜,无论男女每人斟上一杯酒,共同向着祖辈的灵位敬酒,然后大家开始围坐在一起吃饭喝酒。吃饭结束后,大娘给烧了满满一大铁锅开水,让每个人都要洗洗手脚,预示着明年打的粮食没地方搁。按照习俗大家要用一个洗脚盆洗脚的,大伯考虑到卫生状况,从年龄大小依次进行洗脚。洗脚结束后,大伯将新买的蜡烛点燃一会后吹灭了,他说这叫试蜡。然后摆放好果品和祭祀用品,并在各个房门前点燃了一根门香,算是对一年来门神的答谢。

晚上10点多,堂哥按照大伯的吩咐,燃放了3个关门炮。然后大伯给我们晚辈无论年龄大小都发点压腰钱,象征着来年腰包丰盈。除了年幼的孩子外,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看春节联欢晚会,大伯说到了夜间12点整准时放开门炮,意思是在一个村里人眼中,我们是第一个先起来的大户。我在大家的说说笑笑中睡着了,醒来时被开门炮震醒了,看看时间刚刚是凌晨零时10分。

作者简介:

朱保彰,七零后,《周口晚报》资深记者。致力民俗挖掘,打捞乡土记忆。



要求:以祖国、故乡为题,以散文形式,字数千字左右(简、繁汉字皆可,不接受其他语种投稿)。来稿主题请注明“全球汉语千字美文征文”,文后注明真实国别、姓名、年龄、准确地址、邮编、邮箱、电话及个人简历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