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汉语千字美文大赛征文】久别故乡仍温情/赖扬明

 读在现场 2020-11-17

巴掌大的村庄,既能容得下春夏秋冬,又能容得下雷鸣闪电,可怎么容不下你们这些青年。父亲左手托着腮帮,对着挡在眼前的大山说。

大山回音:不管离开家乡多久,走开故乡多远,巴掌大的村庄却在游子心中是汪洋大海。

“故乡、家乡,听起来就香。他们走的越久,越远。海阔天空在我们心中也只是寸径之地。”父亲的心里装满了大川大水,装满了一个孩子的乳名。

带着一份期待回归乡下。曾经的茅草屋,泥瓦房,而今却是白墙红瓦的大院落;曾经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而今却是房前屋后花果香。曾经孩子们趴在地上的带着泥味儿的童年,而今是教室明净里书声琅琅。曾经的爸爸妈妈浑身是劲儿,而今是拄着拐杖步履蹒跚。曾经永远夹进了时光的页码,任我们回忆翩翩。

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何处不是故乡。我们与家乡挨得很久,离故乡不远。游子无论你飘到何处,游向何方,唯有家才是你离不开的根,家乡才是你最真实的向往。走远了的家乡,永远都在召唤;走久了的故乡,一直都在你的脚下。

再一次回归村庄。曾经的羊肠小道,而今是小车飞驰而上;曾经的单家独户,而今是墙连着墙窗挨着窗;曾经踌躇满志的你我,而今无颜见爹娘。他们就像这个村庄,一样孤独;他们有很多的日思夜盼,就在我们走远的岁月中叠加。走在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上,不变的是父母的容颜,不变的是身子躬向大地的爸妈。山色青青,水声哗哗,大地默默,一切依旧。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夜色中的村庄,蛐蛐声依旧,几盏杏黄的灯忽闪忽闪,月牙在池塘里梳洗着垂柳的披头散发,微风轻抚着山头的竹琴。站在院落里,还在奔忙的蚂蚁爬过我的身影,一枚嫩芽竖起耳朵聆听我的心跳。似乎是惊奇,他们都投以赞许的目光;好像是热情,他们都搞个鼓掌。

村庄,是自然的,更是宁静的。东山再起的太阳,播撒在万事万物之上,我们可以聆听到被光合作用的簌簌之声,看在眼里的每一个物种都在激情。飘散五谷之香的袅袅炊烟,在竹林中绕着圈子,久久的不肯散去,就像我们回归的心,不甘于平静。

时光的步伐很快,父母青丝转眼银发。岁月的声响不大,总是在不经意中,我们走了很久。再一次回归,成了某年某月,见不着了某人某物。于是,村庄永远都珍藏着过往,珍藏着真情大爱,珍藏着血浓于水的亲情,珍藏着弥久沉香的友谊。沿着石板路上的青苔,找寻过去中的来来回回;随着树枝上的经络,寻找曾经的来龙去脉。走久了,淡忘了很多细枝末节;走远了,忘怀了诸多千头万绪。无论怎样找寻,都回不到最初的模样;无论怎样寻找,怎么也回不去原来的地方。

我们一手家乡,一手故乡。首首是歌,幅幅是画。句句是赞歌,行行是牵挂。

曾经的故乡未曾改变,还是如此温情,用包容敞开的胸怀,等待你的归来。

作者简介:

赖扬明,中国国籍,文学青年,已出版《幸福的温度》等文集多部。



要求:以祖国、故乡为题,以散文形式,字数千字左右(简、繁汉字皆可,不接受其他语种投稿),原创首发。来稿主题请注明“全球汉语千字美文征文”,文后注明真实国别、姓名、年龄、准确地址、邮编、邮箱、电话及个人简历、近期生活照片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