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狄树强丨舍得(散文)

 读在现场 2020-11-17


寺河山秋季采摘节过后一个多月,山上的苹果园里就看不到满树果实的景象了,只留下挂着几片叶子的树干。遇到入冬第一场雪,树干上就什么都没有了,它孤零零地站在原地,期盼来年的春天。

春节前后是剪树的最佳时机,树木没有发芽,水分蒸发的少,有利于保存树干的养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苹果树形的标准一般是树干80公分高,再分三大主枝。往上隔三十公分投门子再留三大主枝,一棵树大概有四五层,树高在两米多。

修剪的时候一个人一棵树,先去剪掉三大主枝的臂上枝,如果树枝某处长稀疏,师傅们会利用工具把准备剪掉的废枝牵引或拧转方向,让它去填补空挡。一些多年的老树枝在结果子的时候易发生病变腐烂,有时甚至整个树枝根部全部腐烂,师傅们也有办法治好他们。

每年的苹果树根都有几枝从地里长出来的明条子,父亲会留下几支,其他的就齐根剪掉了。留下来粗壮高挑的就有用处了,师傅把腐烂的部位刮削干净,露出白白的木质来。然后在靠近树梢的那一边树皮上割一个V型小口,再把优选的明条子拉到V型小口边比划一下适当的长度,用专用刀具把明条子头削成能插入V型小口的形状,插的时候一定要把树皮与树皮咬合严实,这样才能保证成活率,有时候需要插两三次才能救活这个腐烂了的树枝。

四五个修剪技术员剪家里的果树,不过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大致修剪成型,余下的就由父亲慢慢来修剪补漏。主要的任务就是整形了,一棵树要把上下两个层次拉开距离间隔,树是自由生长,随心所欲的追赶着太阳,所以一些树枝就簇拥在一起,父亲为了让每个枝干都充分日光照射和通风,各行其道,用绳子、铁丝、土袋子拉着压着枝条往理想的方向延伸壮大,一个年头基本上就定型了。来年继续更新换代,力求每一棵树每一枝都能沐浴到阳光洗礼,努力展现它奉献的本质。

一开始我刚刚接触苹果树的时候,看见他们几个人为我们家剪树,心里特别不解,明明那么多的树枝都能结果子,为什么要把他们剪掉呢?我曾经为这个问过父亲。父亲边干活边说道,树枝多了当然不是坏事,如果一棵树孤孤单单的一枝,其他的都长不出来,确实是没有收成的。但是树枝太多了也不见得是好事,你看看咱们家崖头上那几棵苹果树,因为当时不会侍弄,任由它疯长,树枝你挨着我,我挤着你,枝枝芽芽的密不透风,结的果子又小又涩还酸。

现在这个园子不同了,要善于学习科学技术,懂得取舍休养。该去掉的一定不能心疼,你看看是不是胳膊粗细的都锯掉了?因为需要更新了,还有你看看刮削腐烂、锯掉的树枝还有剪下的明条子,是不是流水了?那是树心的泪滴。你看到我抹的黑色药膏了吗?那个就是为树在上药疗伤。每减掉一些枝杈,对于树都是在疗伤减负,优胜劣汰,知道为什么有些树第二年就蔫了吗?那是因为它觉得我们在虐待它,自己对生活失去信心,才能导致毫无奔头,不努力吸收地里供养,从而出现这种死气沉沉的感觉。你看看多数的树木,它们觉得腐烂治好了,负担减少了,自己要充分证明自己的顽强能力。就使劲吸收能量,充实自己,轻装上阵,把最美好的果实奉献给辛勤劳作的人们。

在修剪果树的一舍一得间,产出的果子的优劣自然分明,能舍得,才能栽培出最优质的果品,提质增效的同时,增加果农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把大自然的馈赠,色香味俱佳的苹果送到老百姓的餐桌上,让我们感受感受大自然对世间的奉献。

作 者 简 介

狄树强,男,70后,河南省灵宝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行参菩提》签约作家,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作品入选《2017年中国行走散文作家二十强》。喜爱文学,爱好旅游。五年的军旅生涯使我成长起来,而文学将陪伴我到永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