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收麦子/徐月英

 读在现场 2020-11-17

上周六和父母约好回家收小麦,年迈的父母一辈子勤劳惯了,大块地租出去了,片打片地也刨起来种,我们姊妹几个不让种,非得想种。看着庄稼的生长与成熟,他们心里舒坦。收割时才知道力不从心,庄稼又不能耽搁。所以我准备用两天的时间去帮忙。

上午急匆匆往家赶,到家时,老母亲又累得去医院了。老父亲一人在家,和父亲说几句话后,我仔细看看了院子。院子里,和平时一样祥和,鸡舍里母鸡唱着蛋歌。狗舍里一只中华田园犬半眯着眼睛假寐,象在试探谁的挑衅。菜畦里葱,韭菜长势正好,红芋秧,辣椒秧也能栽了。黄瓜秧长势汹汹,看来水源充足,光照充足,菜绿油油愈发可爱,新鲜得能捏出水来。

一会老母亲回来了,吃好中饭,下午三点钟去西山去割麦。西山,是村西头山脚下我家的老林地。从小我家都喊它西山,至今还有老屋在。到了麦地里,远处大片地里,大地一片金黄,小麦齐刷刷整齐地站着,象威严的军队似的。大地飞歌,调皮的麻雀在麦穗上嬉戏,远方有布谷鸟的叫声连绵不断地传来。有的已收割,收割过的麦茬地上,有大石辊似的麦草卷,隔三差五地横卧在地里,特为壮观。有的正在收割,联合收割机轰鸣着,并排有一辆装小麦的汽车,收割机吞着麦穗,吐着麦粒,沉甸甸黄澄澄地甚是好看,烟雾随后扬起,好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近处,阳光肆虐地积攒着所有的热量,投向了大地。天空,小麦,连同我们和空气一样都是热的。小麦干得张着嘴掉了麦粒,扑向了大地,让人心疼。麦秸是干净的,有很少的黑麦锈,老母亲说因为最近未落雨,所以没有过去的麦锈多。说着割着,西山的三个小时割完了。

第二天天公作美,早上五点就起床了。太阳光明媚耀眼,又是一个好天气!高速路边的沟渠边,也得用手割,割好需要上了坡扛到路上的三轮车上。路非常难走,上去下来必须经一片坡道,坡道陡峭,老母亲都不敢走,本身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的母亲就头晕,一步也不敢走,老父亲的腰在浙江省治疗得好了一些,但不能直腰。不能干活,硬撑着,我只有拿出十二分的力气去割下来,然后捆好扛上去。二十几年都没干过收麦子了,热,衣服都汗透了,右手拿着镰刀左手握麦秆,一镰一镰地割下来。成熟的麦子,欲望的镰刀,展开了一场战争。终于麦子空了,寂静了整个麦田,风依旧轻描淡写地吹着。好几种鸟儿浅飞鸣唱,一遍又一遍着吟唱着。偶而遇到熟悉的大爷婶子,问问麦子割完吗?上哪割之类。大家行色匆忙,电动车穿梭着,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小块地不能下联合收割机,村里的小块地的麦子都在村上的水泥地上完成的。上午摊好,下午再翻一遍,起穰,堆成堆,木钉钯,大笤帚,木锹,一齐上阵。老父亲是多少年前的好把式,他忍着腰疼一锹一锹地扔向了空中,我只好干别的活。好在中午时分我侄女一家来了,缓解了急需的劳动力旱情。也提前结束了工作进度,临近傍晚,还有一小堆未扬好,老父亲说你回去吧,还得一个小时的路要跑。我收拾一下随身带的东西,老母亲给我割点苋菜,拿点青皮和变鸡蛋。我告别父母踏上了回家的路。

作 者 简 介

徐月英,70后,热爱文字,热爱生活。喜欢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带给我的感觉。或温柔如阳光,或感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然生活坎坷不平,但是心里有追求,眼里有风景。曾在网络平台发表散文,诗歌数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