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行走在时光隧道里的蔡家栏子/侯秀红

 读在现场 2020-11-17

明洪武二年,从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千里迢迢迁徙而来的蔡氏祖先,终于把自己沧桑疲惫的身躯,停驻在了踞于潍北滩涂的一块平地上。他们三三两两地憩息于这一方尚掺杂着海腥味的水土之上,垒几间茅屋,筑几道笆篱,便开始浇田植菜,躬耕岁月。从此,这些静静地守护着潍北这片无边旷野的茅屋,就站立成了小村最初的骨骼。

蔡氏的族人们,很自豪地为自己的小村命名曰蔡家园子。这样的村名,让人听起来就感觉到绿油油的,满是生机,尽显其朴素、朴拙、朴直和朴厚。

而后村庄从蔡家园子向蔡家栏子的过渡,或许只是偶然。无须什么细节,也无须什么故事。明时的风,清代的雨,民国的雷电,新时代的灿烂阳光……如此种种,历史往往是留给后人阅读的。镌刻在泥墙上的诗句,书写在田畴里的散文,一页一页,锲而不舍地把一个小小的村庄,累积成了一本厚厚的大书——一本专属于蔡家栏子人阅读的大书。大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情深意切地表述着蔡家栏子村的跋涉与辉煌。

沉甸甸的谷穗,庄严地迎接着收获累累的季节。暗香浮动,弥散着白浪河里流水的气息、薄雾的气息、绿藻的气息、游鱼的气息……

白浪河与蔡家栏子相依相偎,河流给村庄以温润,村庄给河流以文明。徜徉在河床里的浪花铺展开来,流转成一种对于村庄的情怀。光影芬芳,波涛流荡。

一把把熠熠生辉的镰刀,在村里人黝黑的手掌心里,坚挺着它们用木柄撑起的脊梁,在金黄色的麦浪里,展露着它火热的胸膛。利刃跳跃着,汗水流淌成小溪,滋养着脚下肥沃的泥土。

老牛拉着几乎要散落了的架子车,在田间的小路上默默地行走。架子车承载着岁月的缕缕秋风,一步一步地丈量着蔡家栏子的容颜及沉醉在时光里的梦幻。

高高地耸立在村子西北角的“蔡家栏子起义纪念碑”,是白浪河与蔡家栏子共同渲染的一段血染的风采。狼烟与烽火携手,悲愤与悲壮共存。30年代东倭入侵的铁蹄和肆虐,催生了一支活跃在白浪河畔,令日寇闻风丧胆的英雄劲旅——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

人们在“蔡家栏子起义纪念碑”背面的碑文上,无限深情地写道:“一九三八,国难深重;日寇铁蹄,践踏齐鲁;共产党人,中流砥柱;鲁东工委,高举义旗;第七支队,打响枪声;抗日烽火,燃遍潍北;驰骋疆场,浴血奋战;东进西征,屡建奇功;感召后人,不忘初心;跟党前进,复兴中华。”

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七日,冰凉的寒气摇散了残留在白浪河上的那些稀疏的芦花。纪方华、王培汉、王一之、栾新斋等三百多名勇士,揭竿而起。所向披靡的雄风,弥漫在白浪河的坚硬无比的冰凌上,荡气回肠。

“蔡家栏子起义纪念广场”的后面,排列着一座又一座密密麻麻的坟茔。朴素简陋的坟茔里面,沉睡着七支队一个又一个的英灵。他们头枕着今天仍属于蔡家栏子村的一方热土,谛听着白浪河里的潺潺碧波。曾经穿梭在枪林弹雨里的威武与威严,始终以一种站立的姿势,展示着自己的激情、激越与激昂……

蔡家栏子的矮墙茅屋与白浪河两岸的茂密丛林,自然而然地凝固成了七支队最初的摇篮。生命的绽放与生命的永恒交替辉映,肃穆、安详、坚韧、丰腴。

匆匆的脚步,在轰轰隆隆的枪炮声里穿梭、抗击、突围、搏杀,一步一步,一段一段,缓慢却坚毅地向着胜利的曙光迈进。

碑石伫立着,高昂着它不屈的头颅。烫金的名字,镌刻进它斑驳而悠远的纹理之中。岁月远去,忠魂仍在。烈士们不朽的风骨,撰写在专属于蔡家栏子人的那部大书里,记载着村庄,记载着河流,记载着呐喊,记载着逐鹿……

鹿省三,是一个值得蔡家栏子人永远怀念的名字。他原名鹿效曾,在血雨腥风里,化名孟哲、秋阳、纪芳华、张守仁等。这个从莱西牛泉村走出来的聪颖少年,怀揣着一颗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他去淄博、走益都、到寿光,奔济南……组织工人运动,筹建党的组织,领导武装抗日……

一九三七年十月,鲁东工委成立,鹿省三任书记。两个月后,他与王培汉等人在潍县组建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并任政治委员。为了做好起义的准备工作,他频繁地穿梭于昌北和潍北之间,穿针引线,提纲挈领。

英雄长已矣,浩气留人间。英雄不朽,村庄不朽。英雄与村庄并肩携手,凝视着未来,也凝视着过往。河岸上垂柳的树梢,如温韵的翡翠在时光的隧道里游走。

记忆的年轮是需要不停地修补和再现的,蔡家栏子村里诸多的人和事,民风与人情,生长着,摇曳着,承载着新、旧世纪里刀琢斧凿的痕迹,绵绵伸展。“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这是徐矶《心凉》里描写村庄的诗句,诗里的风景亦正是蔡家栏子的风景。这风景是活泼的,是灵动的,是悠长的。从游击区到解放区,从大集体到责任制,从泥坯屋到别墅群,从盐碱滩涂到万亩湿地……那被朴实的铧犁无数次翻阅过的田垄,竟然在一次次地春耕夏播中,生长出了飞翔的翅膀。就连同样的一簇簇野生的蒲草,如今也演绎成了万亩湿地里独特的意象,掩映生姿。

在蔡家栏子触目所及的地方,大自然用丰厚的手掌书写出来的禹王神话,愈演愈盛。让人读来,顿觉美轮美奂。

作 者 简 介

侯秀红,山东潍坊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青海湖》、《北方作家》、《天池·小小说》、《经典阅读》等发表小说、散文千余篇。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先后五次获得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作协优秀小说和散文奖、获第一、二、三、四、五、六届画乡文化奖等若干奖项。出版有长篇小说《柳毅山庄》、长篇童话《熊老师和熊孩子们》、儿童长篇小说《放飞梦想,给人生插上翅膀》等多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