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刀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wyfx100 2020-11-17
症状

部分患者在起病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常在寒冷季节发病,出现咳嗽、咯痰,尤以晨起为著,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状,黏稠不易咳出。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症状加剧,痰量增多,痰的黏稠度增加或为黄色脓性,偶有痰中带血。随着病情发展,终年咳嗽,咳痰不停,秋冬加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在症状加剧或继发感染时,常有哮喘样发作,气急不能平卧。呼吸困难一般不明显,但并发肺气肿后,随着肺气肿程度增加,则呼吸困难的程度逐渐加剧。

  体征本病早期多无体征。有时在肺底部可听到湿性和干性啰音。喘息型支气管炎在咳嗽或深吸气后可听到哮鸣音,发作时有广泛哮鸣音,长期发作的病例可有肺气肿的体征。

  用拇指触压T3上、下、左、右可见压痛,软组织可见结节和条索。

  根据临床表现,将慢性支气管炎分为单纯型与喘息型两塑,前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后者除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症状,并伴有哮鸣音。

诊断要点

  急性支气管炎

  ①病史起病较急,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②症状咳嗽,咳痰,痰少或黏液脓性,可有发热及程度不同的喘鸣、气促。

  ③体征听诊呼吸音正常,也可在两肺听到散在干、湿性啰音。

  ④辅助检查血常规:周围血中病毒感染者血淋巴细胞可增加,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①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

  ②排除肺结核、尘肺、肺脓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力衰竭、慢性鼻咽疾患等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③1周内有脓性或黏液性痰,痰量明a增多或伴有其他炎症表现;或】周内咳、痰、喘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针刀治疗

  治疗原则

  依据人体弓弦力学系统理论及疾病病埋构架的网眼理论,该病的根本病因不在支气管和肺脏本身,而是由于颈胸段脊柱弓弦力学系统的力平衡失调后,引起脊柱变形,导致肺及支气管等内脏组织位置异常,引起肺及支气管功能异常。通过针刀对脊背部的软组织损伤进行整体松解,配合手法及适当的药物,有效矫正脊柱形变,使支气管及肺的位置恢复正常,从而恢复肺及支气管功能。

  针刀操作

  第1次针刀松解T2~T3、T3~凡周围的粘连瘢痕

  体位俯卧位,肩关节及髂嵴部置棉垫,以防止呼吸受限。

  体表定位T2~T3、T3~几棘突及周围。

  消毒在施术部位,用活力碘消毒2遍,然后铺无菌洞巾,使治疗点正对洞巾中间。

  麻醉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每个治疗点注药lml。

  刀具I型4号直形针刀。

  针刀操作(图8-5)

  ①第1支针刀松解T2~T3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多裂肌止点的粘连瘢痕在T3棘突顶点定位,针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针刀体先向头侧倾斜45°,与胸椎棘突呈60°角,按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直达棘突骨面,纵疏横剥3刀,范围0.5cm,然后将针刀体逐渐向脚侧倾斜与胸椎棘突走行方向一致,先沿棘突骨面分別从棘突左、右侧向椎板方向铲剥3刀,深度达棘突根部,以松解多裂肌止点的粘连瘢痕。再退针刀到棘突表面,调转刀口线90°,从丁3棘突上缘骨面向上沿乃和凡棘间方向用提插刀法切割棘间韧带3刀,范围0.5cm。

  ②第2支针刀松解左侧T4肋横突关节囊韧带在T2~T3棘间中点旁开2«n处定位,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按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达横突骨面,沿横突骨面向外到达横突尖部,纵疏横剥3刀,范围0.5«n。

  ③第3支针刀松解右侧T4肋横突关节囊韧带针刀松解方法参照第2支针刀松解方法。

  T2~T3、T3~T4其余部位的粘连瘢痕的针刀松解参照上述针刀松解方法进行。

  术毕,拔出针刀,局部压迫止血3分钟后,创可贴覆盖针眼。

注意事项

  ①做胸椎针刀松解术,为了避免针刀进入椎管而损伤脊髓,在后正中线上松解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进针时,针刀体向头侧倾斜45°,与胸椎棘突呈60°角,针刀直达胸椎棘突顶点骨面;对棘突顶点的病变进行松解,要进入棘间松解棘间韧带,必须退针刀于棘突顶点的上缘,将

  ②凡高热、喘急、声高者针刀均快速横行;凡无热、喘息无力、声音低微者,针刀均慢速纵行。

  ③如果定位困难,需要在X线透视下定位后再进行针刀手术,不能盲目定点做针刀松解,否则可能引起胸腔内脏器官损伤,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4.2.2第2次针刀松解C7~T,、T,~T2周围的粘连瘢痕

  体位俯卧位,肩关节及髂嵴部置棉垫,以防止呼吸受限。

  体表定位C^T,、乃〜几棘突及周围。

  消毒在施术部位,用活力碘消毒2遍,然后铺无菌洞巾,使治疗点正对洞巾中间。

  麻醉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每个治疗点注药lml。

  刀具I型4号直形针刀。

  针刀操作(图8-7)

  ①第1支针刀松解C7~T,棘上钮带、棘间韧带及多裂肌止点的粘连瘢痕在乃棘突顶点定位,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针刀体先向头侧倾斜45°,与胸椎棘突呈60°角,按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直达棘突骨面,纵疏横剥3刀,范围0.5cm,然后将针刀体逐渐向脚侧倾斜与胸椎棘突走行方向一致,先沿棘突骨面分别从棘突左、右侧向椎板方向沪剥3刀,深度达棘突根部,以松解多裂肌止点的粘连瘢痕。再退针刀到棘突表面,调转刀口线90°,从乃棘突上缘骨面向上沿(]7和乃棘间方向用提插刀法切割棘间韧带3刀,范围0.5cm。

  ②第2支针刀松解左侧T,肋横突关节囊韧带在C7棘间上缘旁开2~3cm处定位,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按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达横突骨面,沿横突骨面向外到横突尖部,纵疏横剥3刀,范围0.2cm。

  ③第3支针刀松解右侧T,肋横突关节囊韧带针刀松解方法参照第2支针刀松解方法。

  T,〜T2周围的粘连瘢痕的针刀松解参照第1次凡~T3针刀松解方法进行。

  术毕,拔出针刀,局部压迫止血3分钟后,创可贴覆盖针眼。

  注意事项与第1次针刀松解的注意事项相同。

  4.2.3第3次针刀松解T4~T5、T5~凡周围的粘连瘢痕

  体位俯卧位,肩关节及髂嵴部置棉垫,以防止呼吸受限。

  体表定位T4~T5、T5~T6棘突及周围。

  消毒在施术部位,用活力碘消毒2遍,然后铺无菌洞巾,使治疗点正对洞巾中间。

  麻醉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每个治疗点注药lml。

  刀具I型4号直形针刀。

  针刀操作(图8-8)

  图8-7 C7~T,、T,~T2周围图8-8 T4~T5、T5~T6周围

  粘连瘢痕针刀松解示意图粘连瘢痕针刀松解示意图

  ①第1支针刀松解T4~T5棘t韧带、棘间韧带及多裂肌止点的粘连瘢痕在乙棘突顶点定位,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针刀体先向头侧倾斜45°,与胸椎棘突呈60°角,按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直达棘突骨面,纵疏横剥3刀,范围0.5cm,然后将针刀体逐渐向脚侧倾斜与胸椎棘突走行方向一致,先沿棘突骨面分别从棘突左、右侧向椎板方向铲剥3刀,深度达棘突根部,以松解多裂肌和回旋肌止点的粘连瘢痕。再退针刀到棘突表面,调转刀口线90°,从凡棘突上缘骨面向上沿凡和^棘间方向用提插刀法切割棘间韧带3刀,范围0.5cm。

  ②第2支针刀松解左侧T5肋横突关节囊韧带在T3~T4棘间上缘旁开2~3cm处定位,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按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达横突骨面,沿横突骨面向外到横突尖部,纵疏横剥3刀,范围0.2cm。

  ③第3支针刀松解右侧T5肋横突关节囊韧带针刀松解方法参照第2支针刀松解方法。

  T5〜T6周围的粘连瘢痕的针刀松解参照T4~T5针刀松解方法进行。

  术毕,拔出针刀,局部压迫止血3分钟后,创可贴覆盖针眼。

  (7)注意事项与第1次针刀松解的注意事项相同。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针刀术后进行手法治疗,如属于T3关节位置变化者,用俯卧推压整复手法进行整复;如属于T3上、下、左、右有压痛、结节、条索者,在局部用指揉法按揉1分钟即可。

本平台旨在传播医文化知识,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