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孩子才互删微信,成年人只是不再讲话

 铁木君 2020-11-17

你好,我是铁木君。

“为何旧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

依然记得,中考完的那个暑假,跟几个最好的朋友一起去KTV唱歌,阿泽点了这首《最佳损友》。

我们笑他假装成熟,唱这么悲伤的歌。

后来,随着我们上了不同的高中,走出不同境遇的人生,歌词里的很多内容,竟然一一实现。

最初的肆无忌惮、无话不谈不见了,变成了后来的字斟句酌、小心翼翼;话题也从年少时的游戏、理想、女同学,止步于问候的话语,最近的天气、工作状态如何...

相信多数人,都曾经历过这样,友谊渐行渐远、缓慢过期的过程。

例如,在朋友圈突然看到TA或恋爱、或出国、或结婚的消息时,才发现彼此之间,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了;

也已经想不起来,是从哪一天起,我们开始习惯了没有对方的日子。

这不是友谊里的第一场危机,可是成年后的这一次,不太一样。

尚不成熟的我们,会因为一个观点上的分歧,造成激烈的冲突;会删好友、关空间,汉贼不两立,可争吵过后,又会彼此原谅,一切都亲近如初。

已经成年的我们,没有了面红耳赤的争吵,也不再去争对错;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过得越来越好,距离却也越来越远。

只剩下尘封的记忆,作为彼此之间友谊的证明。

01.

成长的代价

是朋友间交集的减少

生活似乎有种奇妙的平衡:

时间和经历让我们成为了更好的人,却也带走了我们留住朋友的能力。

这种反差,着实让我们难过。

但回顾我们过去一段段友谊,我们或许可以释怀一些:

我们所结交的朋友,大多与「空间上的亲近」有关;我们交友上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是因为「恰好认识」。

童年时一条街巷、一间教室所构建的“封闭空间”内,让你们相识、熟知,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就像《请回答1988》里面的正焕、善宇他们,

之所以跟德善而不是曼玉成为好朋友,正是因为他们是一条街上的邻居;

他们跟宝拉不玩在一起,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不在一个年级。

在拥有自己的择友标准之前,环境就根据就近原则,给我们「分配」了几个朋友。

交友如此,追求心仪对象的逻辑,也是相似的。

是通过增加曝光和表现机会,「主动」地出现在对方的视线范围,让对方「被动」地和你熟悉。

既然很多友谊,由「空间上的亲近」产生,同样地,也会因为「距离上的限制」而消退。

大二暑假,一次路过小学的母校时,我深刻地感受到:

成长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它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和身边的人、和环境的关系——

那承载了六年快乐时光的那方操场,当年嬉戏玩耍的角落,如今看来,不过几个停车位大小。

后来的我们长大了,才发现原来地球上有那么多,更大更有趣的角落;

我们有了新的地方,来装填我们的快乐和悲伤,甚至待在网络世界的某个角落里,也能过得很好。

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失去了生活中,跟旧友层层叠叠的部分。

与其说很多感情敌不过时间,不如说是输给了空间。

失去交集,是很多友谊的褪色开始。

02.

成年人的世界

友谊的比重降低了

小孩子吵完架,也是能继续走下去的。

那时候我们拥有的不多,但是快乐来的却很容易。一根辣条,一本漫画,都能让我们开心一整天。

关于那时候的友谊,我最深的记忆,是阿泽的乒乓球拍。

因为住得近,我们放学总是一起,谁先下课,就去对方的教室门口等着。如果那天不开心,我们就会拉起对方的手去操场打乒乓球,玩到开心再回家。

每次我不开心,我都会使出必杀技——“超转发球”。

阿泽每次都接不到。

然后我就开始笑,发一次笑一次。阿泽也跟着笑。

这种快乐,后来陪侄子一起看小猪佩奇时,才再一次浮现起来。看到佩奇和她的朋友们跳泥坑,然后一起躺在地上哈哈大笑,我居然有些感伤。

那时候朋友和快乐,就是生活的全部。

我们中间也有过大大小小的争吵,但是只要阿泽从书包里拿出乒乓球拍,我们就很快重归于好。

这种快乐的状态,持续到了小学毕业。

上了初中,因为学业上的压力,我们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也各自拥有了新的朋友。

这段关系,开始变得不咸不淡。

直到阿泽中考失利,他要跟爸爸出去做生意。那一天他找到我:“这副乒乓球拍,你替我保管吧。”

后来除了过年,我们就几乎再也没见到过。

上次见面,是他儿子满月的时候。

已经成年的我们,身上加上了一层层责任,话题也套上了一层枷锁。

不在一个圈子,让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甚至聊到过去的话题、儿时的傻事时,气氛都会有一些尴尬。

话题最终还是绕回到现在,他依然不理解我整天弄的公众号,我对他盖新房也兴趣索然。

最后,只能聊聊如今的生活、肩上的压力、未来的打算。

我们有了各自的工作,有了需要守护的家庭;我们成为了重色轻友的人,成为了会护犊子的人。

观念的相容和共存,能力的对等和互补,变得愈加重要,价值互换让我们建立起更轻松、更稳固的关系。

我们总会遇见,那些更相似、步调一致的人;情感,也终有让步于现实和效率的一天。

当过去的情感基础被现实透支干净,年少时的玩伴,就将走散在人海里。

但我们也不必太过悲伤,正如一句话说的:

朋友之间就应该“人走茶凉”。

如果人走茶不凉,朋友陆陆续续地来,你就招呼不过来了。

这是成人世界的自然规律,跟四季交替,风吹叶落一样稀松平常。

03.

最好的结束是

放下过去,各自成长

王菲在《人间》中唱道:

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

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

所以你一脸无辜不代表你懵懂

不是所有感情都会有始有终

孤独尽头不一定惶恐

可生命总免不了最初的一阵痛

据说这是写给她女儿窦靖童的,当年的我并不懂,以为是关于爱情的感悟。

但现在我才发现,这字里行间表达的,正是比书本中更真实的现实,是在对女儿和听众表达:

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开始明白,人生难得圆满。

风雨过后,并不一定是彩虹;一段感情,也并非总是有始有终。

放弃一段友情或爱情,并不意味着只剩孤独与惶恐,而可能让你收获另外一种踏实。而以上种种,都是我们成长中将要经历的阵痛。

关于友谊,我们或许应该改变「拥有者」的心态:

不再纠结于拥有了多少段友谊,而是去思考,我们探索了多少段友谊的「可能性」。

这样,我们就不必苛求每段感情都有“好结果”,也能放下过去,笑着面对一段友谊消退的过程。

希望我们,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成熟且自爱;

也能做到,由衷地祝福我们的旧朋友,交到了新朋友。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