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毁掉一个985大学生?

 铁木君 2020-11-17

你好,我是铁木君。

有同学给我留言,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

“快毕业了,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没学什么技能。担心找不到工作,我该怎么办?”

不仅如此,甚至很多985学校的毕业生,也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简历不知道怎么写的窘境。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起生活的室友,甚至在学校就完成了几个项目,早早拿到了很多名企大厂的offer。

仅仅大学四年,是如何让顶着985名校光环的学生失去魔力,踏入社会后屡遭打脸的呢?

下面聊聊这个话题,也希望大家都能避开陷阱,在大学四年收获满意的结果。

01.

你以为的领先

其实是在危险的边缘

拿到985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是很多人一生中经历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同样令人遗憾的是,在接下来更漫长的人生里,很多人再也无法达到当初的高度,甚至于渐行渐远,接受它不断远去的事实。

这唯一的高光时刻,回忆起来似乎有点苦涩。

一张985的录取通知书,是对我们过去努力的肯定。你将踏上的,是一段依然充满了未知和挑战的旅程。

对很多人来说,考上了一个好的大学、好的专业,人生似乎就高枕无忧了。

你会遇到更好的老师、拥有更好的圈子、比大多数人更高的起点。

甚至很多企业的招聘要求,也会写上985学校优先。考上985大学,你的人生就拥有了先发优势。

很多人也因此,失去了危机意识。

“真正的危险,是没有人告诉你危险。”

领先的局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了一个人。从越高处跌下来,往往摔得就越惨。

周围的环境都在暗示你,这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我们很优秀,也正走在一条无比正确的路上。

这让我们感到懈怠,甚至于产生了优越感。

而正是这种优越感,最终却反过来成为了你追求更优越生活的阻力。

我们当初之所以达到了今天的高度,靠的正是放低姿态,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和提高自己的机会。我们一切行动力的来源,正是来源于内心对目标的渴望和追求。

千万不要让短暂的领先,成为了我们懈怠的借口,阻碍了我们看清现实。

挥霍过去的资本,让自甘堕落,看起来成本很低。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三圈理论:

它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这个区域内,我们接触的事物、观念、习惯和行为等都是熟悉的。这种状态下,我们会感到放松和安全。同样地,这里我们陷入重复,能获得的成长十分有限。

学习区:跳出了舒适区,我们进入到一个较少接触的领域。我们会因陌生感到不安,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将它变成舒适区。比如,切换到另一个工作岗位。

恐慌区:这个区域里,我们会承受较大压力,感到恐慌和不堪重负;并且无法腾出精力去学习和适应。比如,在公众场合进行演讲。

最好的状态,是迈过舒适区的边缘,迎接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不断地拓宽自身的能力边界。

当你感觉很轻松,随着惯性滑行,不用做出任何改变时,那你可能处在舒适区中。

舒适总是伴随着惰性,会让我们上瘾。

待在舒适区中,可以避免焦虑和恐惧,但是同样地,也阻碍了我们的成长。

当你越习惯,就越不敢轻易地去冒险,陷入害怕承担、害怕失败的恶性循环。

在我们还沉浸在“六十分万岁”、“没挂过科的大学不叫青春”这样的口号,甚至还沾沾自喜的时候,华中科技大学的18位本科生因学分未修满,挂科过多,被降级为专科生毕业。

同样地,之前清华、北大也有类似的规定。

在当前很多大学生「假装上课」的现状下,未来这个政策只会越来越普遍。

宽进严出,将会成为一个长期的趋势。

正如人大一名教授所说:“我们不培养人,我们只筛选人。”

不远的未来,大学将努力扮演好守门员的角色,在学生们踏入社会之前,提前为企业做能力筛选。

你当下以为的稳定、安全,将在未来给你带来巨大的危险。

985只是你过往学习能力的证明,但不是你未来人生路上的通行票。

02.

别混日子

社会不偏袒任何人

大学我们拥有了近乎无限的自由,提供了坏习惯滋生的有利土壤。

熬夜、逃课、沉迷手机和游戏,成为了很多人大学四年的关键词。

大一上学期,我一次次在荒废了周末后,痛下决心:

明天一定不熬夜了,打完这把就卸掉游戏,不下雨的时候一定去坚持跑步……

可是总是坚持不了两周就打起了退堂鼓,惨淡收场。

在很多人还在和被窝作斗争的时候,有些人已经吃完了早餐,跑完了步,读完了英语,准备看书做题。

一方小小的宿舍,禁锢了我们的身体和眼界。

温水里固然舒适,可你过去累积起来的领先优势,正在被后来者逐步蚕食。

人的细胞会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很多细胞三个月就会更新一次。这是我们可以长期保持活力的原因。

细胞不断地更新,我们的人生,也需要定期重启。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

假如一个知识型员工,没有回到学校接受再教育的话,那他就会被时代淘汰。

学习某些知识、某项技能,然后指望它让你处于不败之地、一劳永逸的时代,已经永远地成为了过去。

而混日子的人,必将为自己的无所事事,付出加倍的代价。

社会不会偏袒任何人。企业因为你的高学历给你机会,但决不会因为学历高,作为不裁掉你的理由。

只有敢于不断清零,不断地适应规则和变化,不断创造价值的人,才能成为长期的胜者。

这个世界,没有一直优秀的人,只有奔跑不停的人。

趴在一纸文凭上面呼呼大睡的人,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一句再见也不会说。

前段时间,新闻报道了一个985毕业生,毕业后一年的经历。

一年被辞退4次,两次是没通过试用期。被离职后,甚至一个多月都找不到下家。上级给他的评价是:眼高手低、不知变通、情绪反复……

最可怕的落后,是以为你还领先。

很多大学生逃离了高中的苦难修炼场,便忘了他们考上这所大学的初衷。

把大学当作休闲娱乐的场所,当作对过去辛苦的应得补偿。

抱着拿到学位证就万岁万万岁的心态,心安理得地荒废掉人生中最宝贵、最自由的时光。

任性地以为一纸985学校的文凭,就能换来一份满意的工作、想要的社会地位。

抓住生活的主动权,别等到离校那天,才发现光环褪去,自己却毫无准备。

正如离开央视,创业打拼的罗振宇说的:

“不出去你永远不知道,你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良好感觉,哪些是背后的巨无霸赋予的,哪些是自我禀赋。”

大学才是大多数人的分水岭,你混的日子的后果,都将留到社会上来偿还。

不要试图欺骗生活,假装努力;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还击你。

03.

大学是我们一生的高度浓缩。不要被过去的偏见蒙蔽,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就沾沾自喜。

不管是在大学还是社会,假装努力都不再可行。

人生不是一时的买卖,985只是起点,我们的终点应该广阔得多。

丢掉「终点思维」,不要让你的人生天赋,永远留在了18岁的那个夏天。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