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靠吃蒜杀菌,结果吃出胃癌?!大蒜防癌是假科普?

 找药宝典 2020-11-17



大蒜是大众生活菜品的必备调味品之一。夏日拍个黄瓜,蒜末蒜汁必不可少、炒个热菜,两片大蒜下锅,分分烹出浓浓蒜香味……人们爱吃蒜,因为它味道刺激,能让你对暗恋的男神/女神瞬间死心,毕竟打嗝过后弥漫鼻腔周围的蒜香的味道,是那么持久且难以消除;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蒜杀菌、消炎、解毒,其提取物还具有防癌的功效。但谁能想到,有一天大蒜居然“背叛”了我们,一位胃炎患者在连续吃了3个月大蒜后,被确诊胃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想用大蒜杀菌,结果胃炎成胃癌!
62岁的李先生(化名)一直有胃痛的毛病,近年来症状更有增无减,于是他就在家人的督促下做了个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他有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同时还被查出来幽门螺杆菌(Hp)。医生建议他做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并给他开了药。但李先生并没有听从医生的治疗建议,而是耍了个小聪明。他想起很多科普文章中讲到:大蒜能杀菌!幽门螺杆菌不也是细菌么?多吃点大蒜既能杀菌还能治病,价格还比买药划算多了,一举多得为什么不呢?李先生从此走上了他为自己规划的“治病”之路。


从医院回来后,李先生蒜不离口,顿顿吃天天吃,打成蒜泥、切成蒜片、剁成蒜块,吃得不亦乐乎,并且感觉自己好多啦!就这么吃了3个多月,一天他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胃疼,就赶紧去了医院。在胃镜、幽门螺杆菌等一系列的复查后,结果显示——李先生被确诊为胃癌早期。





01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亲如闺蜜
说到李先生的胃癌,我们就要从幽门螺杆菌开始说起!对于胃癌稍有了解的人来说,幽门螺杆菌其实并不陌生,因为它与胃癌的关系早已经被确认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姐妹花“!

根据世界胃肠组织(WGO)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中国14亿人口中,就有将近8亿人是它的”粉丝“。一旦幽门螺杆菌成功入住人体的胃中,它就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既不怕胃酸还能长期的存活在肠胃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因素。


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义为Ⅰ类致癌因子。因为幽门螺杆菌相当于打了胃癌的“潘多拉魔盒”的有钥匙,启动了由”正常胃黏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肠型胃癌“的系列过程。有研究曾纳入 150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5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50例,作为胃炎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未发现胃部异常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发现:

  • 胃癌组及胃炎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及抗幽门螺杆菌Cag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胃癌组较胃炎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胃癌早期及进展期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换言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首要致病因素,所以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病理分期及病变部位的相关性对胃癌的治疗及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02
大蒜到底杀不杀菌?
一般来说,如果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且合并有慢性胃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就属于患上胃癌风险较高人群,应及时开始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李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既有萎缩性胃炎还严重的幽门螺杆菌超标,本来就是高风险人群了,还天天吃大量生蒜,无形间加重了对胃的刺激,并延误治疗,最终导致了胃癌的结果!那么问题来了,大蒜不是抑菌吗,难道之前的科普有误?

不,科普没有错,多项研究都表明:大蒜的确有抑菌功能。一项补充维生素和大蒜及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胃癌影响的盲法、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曾纳入3365,其中2258名参与者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按要求分组分别接受了2周的幽门螺杆菌根治、7.3年的维生素补充剂(Vc、Ve、硒)、7.3年的大蒜补充剂或安慰剂治疗。剩下1107名幽门螺杆菌阴性的参与者,分别接受了同样的维生素补充剂、大蒜补充剂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研究人群的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
研究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胃癌发病率的保护作用持续了22年(HR为0.48)。补充维生素和大蒜均降低了发病率(HR分别为0.64和0.81);此外,这三种干预措施均显著降低了胃癌死亡率:幽门螺杆菌治疗后降低38%的死亡率(HR 0.62,95%CI 0.39~0.99),维生素补充剂降低52%的死亡率(HR 0.48,95%CI 0.31~0.75),大蒜补充剂降低34%的死亡率(HR 0.66,95%CI 0.43~1.00)。该研究结果证明了两周的幽门螺杆菌治疗和7年的维生素或大蒜补充与胃癌死亡风险降低超过22年显著相关,且幽门螺杆菌治疗和维生素的补充也与胃癌的发生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


不仅如此,国内周曾芬等人于1998年首次报道了不同剂型大蒜抗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并用大蒜提取物联合抗生素进行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大蒜随其溶液浓度的升高,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也增强。其抑菌作用与剂型也有密切关系。鲜大蒜、大蒜提取液、大蒜素片分别在0.39mg/ml、3.12mg/ml和35mg/ml时,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大蒜油丸则无抑菌作用。其中以鲜大蒜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可能与大蒜的有效成分大蒜辣素易挥发有关系。

那为什么在李先生这不管用了呢?基于以上试验结果,我们知道大蒜尤其是生大蒜在体外确实有抑菌与杀菌作用,但前提是要吃很多大蒜才具备杀菌浓度,因为大蒜例含有的大蒜素含量不高,所以需要足量的大蒜素才可以杀死细菌,想单纯通过吃大蒜很难达到理想目的,而且还容易因为大蒜的刺激性导致胃部不舒适。






03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多吃豆类食物,多饮茶,少吃辛辣食物,可免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饮食注意事项:

1、幽门螺杆菌感染往往有家庭聚集性,治疗时家庭中的其他人员最好也要同时治疗,并实施分餐制,以免再度感染。
2、注意饮食定时定量,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过饱,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忌烟熏、腌制食物。
3、防止病从口入,不吃不洁食物。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5、提倡家庭内采用公筷制、分餐制,食具消毒,避免接触感染。
6、呕吐物、粪便应及时清理,手和器具应消毒。
7、提升自己的胃免疫力,多吃熟食,少吃抗生素。吃饭不要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之类!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国外学者用中国龙井茶进行了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结果显示:龙井茶的MIC50(50%抑菌范围)和MIC90(90%抑菌范围)分别在0.125%一O.25%和0.25%一0.5%之间,比日常饮茶的浓度(2%一4%)低,说明日常饮用龙井茶就可能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饮食因素(如大蒜、茶叶)对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是的积极作用,我国资源丰富,饮食价格低廉,可充分利用它们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但是,当有任何不适还请首先听从医生建议,而不是依靠科普自己进行“食疗”,小心食疗变化疗啊!
参考文献:
1.Helicobacter pylori Oncogenicity: Mechanism, Prevention, and Risk Factors,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College of Applied Medical Sciences, Imam Abdulrahman Bin Faisal University, Dammam, Saudi Arabia,20 February 2020
2.Wen-Qing Li,Jing-Yu Zhang,Jun-Ling Ma,Effect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treatment and vitamin and garlic supplementation on gastric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trial,BMJ 2019; 366 doi: https:///10.1136/bmj.l5016
3.张晨宇1,一,王克霞1,饮食因素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防治的研究进展,中国热带医学,2007,8(8)
4.蒋利锋1王强1钮秋亚1赵家壁2陈 洪,胃癌病理特征改变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

声明: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本文版权归国际肝胆资讯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转载需获得国际肝胆资讯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国际肝胆资讯”。

文章转载、媒体合作请联系小编:guojigandanzixu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