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可一起吃苦,也不要让孩子当留守儿童,有两条替代方法供参考

 抽烟不喝酒饮茶 2020-11-17

说起这个话题,我心里非常忐忑,因为这个话题我有很大的顾虑,因为我非常理解,很多人看了我的标题就是一阵冷笑,说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废话。要是真的有条件,谁不想把孩子带在身边。如果真的是这样,请你看完,最后我给了替代方案,怎么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请各位能够参考。

这里的教育并不是说学习,而是说整体的教育,最主要是性格和教养,当然也包括学习情况。作为教师,经过长期的总结,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和孩子在一起,尽量和孩子一起成长,别的条件尽量满足,不满足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和孩子一起成长这个条件是最关键的。

我知道很多人有很大的不容易,父母都是想和孩子在一起的,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需要出去奔波赚取一定的收入才能满足家人的生计。往往把孩子往老人那里一放,然后父母出去工作。但是我认为哪怕条件有一点可能性,一定把孩子带在身边,因为这个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成长太重要了。重要到别的条件不能替代的程度。为了这个条件,别的条件可以稍微差一点。

首先,孩子对于社会的模仿尤其是对社会的理解和了解是通过父母了解的。孩子和老人长大,这个方面是欠缺的。也就是这样长大的孩子,对社会认知是缺乏了解的,他们不知道社会上面的事情哪些是正确,哪些是错误的。他们对社会的理解和了解,是在成长过程中,由其他的途径获得,是那种自发形成的。父母的想法当然也不一定正确,但是绝对是一个大人的成年人的错误,而不会是一个小孩的想法。就算父母的想法是错误的,一般来说也比小孩的错误要轻微一些。

其次,孩子对于感情的培养是需要父母参与。孩子被老人带大,往往对感情和亲情缺乏理解和了解,他们不知道母爱是什么感觉,不知道父亲的威严是什么,不知道大人之间的感情是什么样的。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对于情感特别极端,不是对于某些情感特别依赖,就是特别冷漠。并且,他们对感情总是充满了不信任,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这样一件事,就是他们的父母为了钱,没有和他们在一起。感情的力量不如钱的力量大。

再次,孩子的自律是需要父母培养的。各位可以观察这样一件事,就是这样的孩子,往往有一个小缺点,这个小缺点就是比较挑食。这个就是自律性差的表现。当然,并不是说和父母长大的孩子就不挑食,但是不和父母长大的孩子,往往都挑食。因为缺乏规范教育。老人对孩子往往没有那么大的规范性,所以没有自律的这个教育能力。只要照顾孩子的吃喝和安全,也就这个程度了。那么孩子就是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长期以往,就是挑食。我在这里是用挑食来举例子,来说明没有父母的陪伴的孩子往往缺乏自律性。不是说只有挑食这一个缺点。

再次,孩子几乎不会对父母有感恩的情绪。很多的这样的父母都没有带大的孩子感觉很失望很愤怒。就是自己在外面辛辛苦苦的工作,但是孩子一点也不买账,一点也不知道自己的辛苦。其实各位细想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因为这个结果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为无论你多么辛苦,你流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你的孩子并不知道。你的孩子不知道你是在什么情况下生活的。只有孩子看见你流出来的汗水,她才能理解生活的不容易,她都没有看见,你怎么能够指望他理解那?他们不会理解父母对家庭的贡献,但是会牢牢记住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在身边。

再次,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谈恋爱的时候,会有大麻烦。这样的孩子普遍会早恋,青春期早恋正常,但是这样的孩子的早恋会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的早恋麻烦要大得多。这样的孩子因为父母亲情的缺乏特别想找到一个感情出口,那么青春期以后一旦有了小对象,会对这个感情有强大的心理寄托。会更加猛烈的对对方有感情投入。并且这个时候,因为缺乏大人的管教,过早的性生活的比例和可能性非常大,尤其是缺乏安全的性教育,很容易出大问题。

再次,学习一般有问题。孩子的学习之所以放在最后,因为我认为和其他的条件比,学习成绩的好坏相对而言是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了。孩子学习当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毕竟是孩子很大的人生基础,其实学习是很大的事情。学习的好坏是很多因素导致的,需要自律,需要规范,需要正确引导,这些事情都是老人很难做到的。因此,学习成绩往往不是很好。

在这里,我说两种妥协方案,要是不能把孩子一直带在身边,看下面这两种妥协方案能不能做到。

如果不能一直把孩子放在身边,至少让孩子上完小学,再送给老人带。当然这算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可以不这样做,尽量也不要这样做。为什么说上小学之前那?因为孩子这个时候已经算是大了一点,在青春期之前,这样有什么问题孩子可以回忆以前的父母处理的方式,就是孩子在处理青春期的问题的时候,可以回忆一下父母当初是怎么说的,当初是怎么做的,那么也会好一些。

如果还是做不到,也尽量不要让老人带,可以把孩子送到一些半寄宿的学校。老师教育也比老人教育要好一些。因为老人往往是那种养猪一样的教育方式,正规学校的老师一般来说怎么样都有正确的是非观或者价值观。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接受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是一回事,但是能不能接触到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是更重要的事情,因为很多老人那里,压根接触不到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这种方式也就让老师,代替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比老人要好一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