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争议旋涡中的拼多多

 每日财报 2020-11-18

上周四这个被外界认为“假货集散地”的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了,股价首日涨幅达到40%,市值超过300亿美金。很多人羡慕嫉妒恨,创始人兼CEO黄峥的身家达到137亿美元,人们津津乐道拿他跟刘强东的身家比较,当天刘强东身家94亿美元,而刘强东实现这个身家用了10年,黄峥仅用了3年。

“存在即合理,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存在很多低消费群体,小镇青年是消费群体的主力。”这是创始人黄峥,还是他们的拥趸者给出的洋洋自得的答案,面对假货的质疑,这些拥趸者甚至说不用着急批判,要留给他们改正的时间。

对于这种论调,笔者只能“呵呵”。假货,不是电商的原罪,更不是电商的标签,对于这种肆意践踏知识产权的行为应该极力谴责。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么一个低价电商网站,准确地抓住了人们贪便宜的心态,成长迅速。如今拼多多已经在美国上市,如果未来不能很好地整治平台环境,商品质量问题有可能变成一个时时待发的大雷。

被认为是“假货集散地”

近日,天风证券研究所零售团队通过爬虫获取了截至7月27日,拼多多最近30个交易日中,家电品类销售额排名前100的SKU(库存量单位)。


通过分析发现,在家电销售额排名TOP100的商品中,前30个交易日的交易额合计7923万元,销售量13.71万台;涉嫌假冒品牌的商品共39个,该39个品牌销售额合计占比57.82%,销售量占比63.37%。

近30日销售前三的SKU销售占前100的比例为35%,它们是樱花CHEBLO空调挂机、康佳KOIVIKDA高清电视4K、容声ROSHELLE,总销售额超2700万元。而这三款产品全部是假货,中文采用和知名品牌一致的中文名称,但是英文LOGO不同。

天风零售补充称,选择家电行业原因在于家电商品的品牌冒充容易被识别,由于爬虫原因可能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尤其是存在多个价格选项时,爬取的销售额数据为估算。

的确大多人对拼多多感官,无外乎“拼团9块9”、“超便宜”。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说的是电商鄙视链:淘宝上40块钱的衣服,加个商标吊牌在天猫上卖85元,加个好点的包装到京东上卖138元,加个严格点的质检书到唯品会上卖240元,最后衣服卖不掉再放到拼多多上卖10元。拼多多处于电商鄙视链下端。

成王败寇的时代

但就是这个处于电商鄙视链下端的拼多多准确抓住人性迅速发展,尽管“LOW”,但是数据亮眼。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18年6月,拼多多活跃用户达到了3.44亿,超过了美国人口总数(3.27亿)。

根据极光大数据,拼多多用户画像是这样的:70%为女性,65%来自三四五线城市的低收入人群,她们属于价格敏感型客户。拼多多的低价牢牢抓住了这些人的核心需求。

GMV(网站成交金额),至2018年6月30日的过去十二个月内,平台GMV达2621亿元。以1000亿元GMV(网站成交金额)作为里程碑的话,京东用了10年完成,淘宝用了5年,而拼多多只用了2年零3个月。

拼多多招股书显示,2017年拼多多的营业收入为17.4亿元,相比2016年的5.05亿元,同比增长245%;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前三个月,拼多多的营收为13.8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倍。

净利润方面,2017年亏损5.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了八成。虽然拼多多目前亏损较大,如果对比阿里、京东等大佬们,拼多多目前处在扩GMV规模的阶段,佣金还有较大的上调空间。

为何三岁的拼多多急于上市?

连创始人黄峥都说,“它(拼多多)毕竟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身上还有着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和许多危险和挑战,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让拼多多这么早进入不可控的资本市场呢?”

黄峥给出三个理由:

“1.我们认为拼多多的业务类型本来就有很强的社会性,所以它终将走向公众,所有的成长也应该为公众所分享。

2.我们相信拼多多有巨大的潜力,往后看3年、5年还是更长的时间上市其实没实质区别。相反,在公众的监督下,我们可以成长得更好更强。

3.我们希望拼多多是一个公众的机构。它为最广大的用户创造价值而存活。它不应该是彰显个人能力的工具, 也不应该有过多的个人色彩。与此同时,它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公众机构,展示它作为一个机构独特的社会价值、组织结构和文化,并且因循者它自身独特的命运生生不息,不断演化。”

理由充满人文情怀,适合老外的阅读口味,写的漂亮。

但在圈内人士看来,抓住社交电商这一风口是拼多多急于上市的主要原因。拼多多用了不到3年就有赶超大佬之势,谁能保证下一个风口在哪,下一匹黑马什么时候冒出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