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净利润降幅超九成 华友钴业未来仍可期 |年报直击

 每日财报 2020-11-18

钴价大跌导致了华友钴业业绩下降,一季度伴随价格回升净利润也随之提高

出品 | 每日财报

作者 | 南黎

近日,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钴业)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

年报显示,2019年全年华友钴业实现营业收入188.5亿元,同比增长30.5%,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92.2%;扣非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下降95.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亿元,同比提升42.64%。

《每日财报》注意到,除了钴价下跌,公司计提存货减值准备1.43亿元,成为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之一。

钴价下跌,净利下降


华友钴业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浙江桐乡经济开发区,专注于锂电新能源材料制造、钴新材料深加工以及钴、铜有色金属采、选、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有色金属板块、资源业务板块和新能源业务板块。公司主导产品为新能源锂电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和四氧化三钴、硫酸钴等钴新材料产品,以及钴、铜、镍金属产品。

2016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钴作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需求不断上升。需求的增加伴随着供应不足,2016年11月之后,钴价持续上涨,至2018年4月底涨幅超过4倍。与此同时,华友钴业的单季度利润从2016年二季度的361万提高到2018年一季度的8.51亿元,增加200多倍,相应股价也从14元上涨到135元。然而从2018年三季度开始钴价持续走低,根据英国金属导报(MB)标准级钴报价,2019年,低品级的MB钴均价为15.6美元/磅,同比下跌了56%。严重压缩了公司钴产品的盈利空间。

华友钴业2019年钴产品收入同比下滑41%,毛利下滑81%。公司钴产品销量由2018年的2.2万吨增长至2.47万吨,同比增长13%;公司钴产品吨售价(不含税)为由2018年的44万元/吨下滑至23万元/吨,同比下降48%;公司钴产品吨成本由2018年的29万元/吨下滑至21万元/吨,售价下滑幅度大于成本下行幅度,致使钴产品吨毛利由2018年的15.3万元/吨下滑至2.6万元/吨,可以看出钴价下滑是公司钴产品收入和毛利下滑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受此影响的不止华友钴业一家公司,《每日财报》了解到,除了华友钴业外,寒锐钴业、洛阳钼业两大巨头去年净利同样遭遇了下滑。三者对于净利下滑的解释大同小异,总结为一个意思就是,钴价大跌所导致了公司业绩下降。

技术开发能力强,前景较光明


同时华友钴业在2019年年报披露了海外项目合作。据了解,华友钴业子公司华海新能源与韩国浦项化学签订了《N65前驱体长期购销合同》。合同期限共34个月,自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合同合计产品数量约76250吨。据合同按当前市场价格测算,预估合同总金额约为72到76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38.19%至40.31%。本次签订长期销售合同,不仅有利于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公司在锂电新能源产业链中的综合竞争力,还有望增加对利润的贡献。

而这离不开华友钴业2019年研发技术的持续突破。公司新能源板块主要从事锂电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用于动力汽车、储能系统电池正极材料。

新能源板块成功开发65G、60H、65F/F1等前驱体系列新产品,其中N65系列三元前驱体产品成为韩国浦项唯一供应商,并通过POSCO-LGC电池产业链,应用于大众MEB平台、雷诺日产联盟、沃尔沃、福特等全球知名车企,并与POSCO及其关联企业签订了合计约9万吨的长期供货合同,公司多元高镍系列新产品已分别进入LGC、CATL、比亚迪等重要客户及汽车产业链。

同时,有色产业板块成功研发301A3、302A4、 300A4等多型号四氧化三钴高电压新产品,实现4.45V高电压钴新材料的重大突破,为今后开发4.48V、4.5V 高电压产品奠定了基础。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5G商用带来的新增需求,华友钴业的经营环境或将得到改善。华友钴业(603799.SH)4月8日晚间公告,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为1.7亿-2亿元。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