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户集中,主业承压,永茂泰背负对赌协议闯关IPO|IPO研究院

 每日财报 2020-11-18

对赌协议并未终止,投资价值未获股东认可,永茂泰为何着急IPO?

出品 | 每日财报

作者 | 刘雨辰

永茂泰可能没有想到,上市之路来得如此漫长。在其2019年年中提交招股书后,证监会于今年4月才给出反馈意见,而不到两周时间,公司就递交了新的招股书,急于上市的心态一览无余。

据《每日财报》了解,永茂泰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汽车用铝合金和汽车用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为汽车用铝合金锭和铝合金液,以及汽车发动机下缸体等汽车零部件。

《每日财报》注意到,高额的应收账款悬于账上难以收回,两大主业均面临增长压力,上市前夕突击入股,对赌协议并未终止,投资价值未获股东认可,永茂泰为何着急IPO?

现金流短缺,应收账款高企


根据最新的招股书,永茂泰目前的两大主业是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2017年-2019年,永茂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35亿元、24.94亿元、26.4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1.12亿元、1.24亿元,业绩整体上升但增速非常有限。

2018年时利润出现下滑,和整体经济情况及汽车行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我国从2013年开始进行宏观经济去杠杆,2018年广义货币M2增速达到最低点,实体企业在当年普遍面临压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现金流的短缺。

永茂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2019年,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的0.67亿元减少到0.48亿元,短期借款从1.67亿元增加到2.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0.82亿元增加到1.3亿元。偿债能力进一步变低,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别为1.09倍、0.81倍。

其中应收账款高企也是永茂泰现金流短缺的重要原因。其2017年应收账款余额较2016年增加1.84亿元,增幅为55.84%,竟然高于当年营业收入增幅。

截止到2019年,应收账款仍旧保持在4.48亿的高位,而公司的总资产不到20亿元,也就是说应收账款占到了总资产的20%以上,违约风险依然没有消除,如果经济继续低迷,这部分欠款能否收回还要打一个问号。

客户集中度高,两大主业发展承压


永茂泰的应收账款高企和客户结构或许有一定关系。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永茂泰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同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84.23%、84.91%和87.12%。

大客户有足够的话语权,因此可以拉长账期。其中公司的最大客户为华域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报告期内来自这家公司的收入占同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3.86%、57.69%和60.25%。

进一步细分来看,铝合金业务的前五大客户贡献了这一业务板块97%以上的收入,而可比公司中,顺博合金和怡球资源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1.53%和21.43%,这就足以说明客户集中并不是行业的共性,而是公司的特性。

大客户集中意味着公司必须和客户保持好关系,一旦出现丢掉客户的情形,那么永茂泰的业绩将会遭受致命打击。一方面,作为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永茂泰的业绩和汽车行业休戚相关,但从2018年开始,国内汽车销量便由增转负,2019年一季度延续了这一趋势。

另一方面,永茂泰所处的铝合金行业本身也面临发展难题。目前国内铝加工企业达上千家,但是规模大小参差不齐,技术和装备水平呈两级分化现象。

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例如高强度、高韧性、大规格合金还需要依赖进口,结构性矛盾突出,继续追求总量的增长显然已经不能再推动公司的发展,产业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上市公司中的龙头企业如南山铝业都在寻求产业升级,2019年南山铝业的研发费用达到8.43亿元,而永茂泰的研发支出只有4040万元,只是南山铝业的零头而已,我们很难相信永茂泰会超越这些研发支出如此庞大的龙头企业。综合来看,不管是汽车零部件还是铝合金业务都承受压力,永茂泰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

突击入股欲“摘桃”,签订对赌“稳赚不赔


在发行上市前“突击入股”的行为,通常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拟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标准,客观上存在增资的要求;另一种是拟上市公司已达到上市的标准,在发行上市前提供“低价增资”的机会,更多属于“利益的让渡”,突击入股方的行为明显属于“摘桃子”。

“摘桃子”的做法,对拟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并无直接帮助,对其他股东更是不公平的体现,因此成为监管层重点关注的方向。

招股说明书显示,永茂泰也存在突击入股份的行为,2018年12月,徐宏将其持有永茂泰的部分股权以8.88元/股的价格分别转让给宁波圆惠和浙江创投。2019年3月,张学勇将其持有永茂泰的股权以8.88元/股价格全部转让给沈梦晖。

根据规定,递交招股书前六个月的入股被定义为突击入股,而永茂泰提交上市申报材料的时间是2019年6月21日,也就是说,上述股东均属于突击入股,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在上市后获取高收益。

事情到这里远没有结束,除了突击入股外,宁波圆惠、浙江创投等在入股时还和永茂泰的实控人徐宏签订了股份回购协议。

两份对赌协议写的非常清楚,只要2020年12月31日前永茂泰未能通过IPO申请,那么就会触发回购协议,届时徐宏有义务对相应的股权进行赎回,这种买卖可谓稳赚不赔。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协议均还未终止。

从之前的经验来看,签对赌协议是资本市场比较常见的现象,但一般会在IPO时终止,很少有像永茂泰这样背负着对赌协议去申请上市的企业,这代表了公司价值并未赢得股东认可。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