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京都文艺》作者:谢明德《深蕴禅机的<插秧歌>》总607期⑥2020年323期⑥

 新京都文艺 2020-11-18

深蕴禅机的《插秧歌》

——听雨斋笔记002

作者:谢明德听雨斋)

在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禅诗是一个独特的品种。优秀的禅诗,或以诗明禅,或以禅入诗,在生动的艺术形象之外,别具一种理趣。但是,大多数禅诗往往深奥艰微,朦胧晦涩。禅宗标榜“佛性不可说”,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所谓“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启发门徒悟道注重禅机;其诗歌更是表现出追求不确定性,甚至以非理性、非逻辑为旨趣。

布袋和尚的《插秧歌》深蕴禅机,却浅白平易,富有生活情趣,殊为难得。全文如下:

手持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静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插秧歌》的咏事,以农家插秧为显线,以佛家修持为隐线,化具象为抽象,既极尽自然之妙,又深得佛禅之趣。

首句,以种稻喻佛家的培育福德,修持者只有通过不断地积德行善获得福报,才能修成正果。

“低头”句,以“见天”喻修行教义,成佛作祖不假外求,修心见性为成佛之行。

三、四句,暗喻方便修行之法。稻,与“道”谐音。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因六尘(佛家亦称“六贼”,即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相接产生种种嗜欲,从而导致种种烦恼。修持者只有断除烦恼,方能达到解脱。

这是学佛成佛的必由之路。

“退步原来是向前”,既是插秧劳动的特点,是大实话,又深蕴禅机。退,是减损、柔弱、不争、包容、坚忍。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就是禅者的态度,禅者的智慧。

布袋和尚俗姓张,名契此,今奉化人,是五代后梁时期的著名高僧。他天性乐观,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开,常常用杖负布袋进入街市。佛教造像中的大肚弥勒,据说即以他为原型。布袋出身农家,插秧自是本行。事实上,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生活上去实践去体验,衣食住行处寻个着落。衣食住行处无一不是禅。

作者简介

谢明德,网名听雨斋,曾多年从事书刊编辑工作,著有《问津集》等。

(图文供稿:谢明德

人生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找到了共同爱好者而相得益彰!待如今,有风景则相携而赏,有心意则相印而通!高山流水遇知音,情趣相投,雅俗共赏,有文朋诗友一齐在《新京都文艺》欢聚,不亦悦乎?临沧海则思其深,看高山则望其远,立大地则叹其广,秀林于森,润田于心,悠然于心境,收获之快乐!花儿在阳光下绽放,鸟儿在蓝天上飞翔,文学爱好者在这儿展示才华!每一天的清风丽日 ,每一天的欢歌笑语,每一天的吟诗赏文,日子就是这般充实着的。从此,有您有我有大家在这儿赏心悦目,皆因之文艺欣赏与交流:风雅荟萃,博采众长!才情涌好诗,才华写美文,远与近宜相邻,古与今本贯通,而新时代则出新佳作!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新京都文艺》与文艺爱好者相约在每一天携手前行!

《新京都文艺》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来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