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为第12家”A+H”上市券商?昨日巨擘申万宏源在逆境中挣扎挺进

 IPO早知道 2020-11-18

据IPO早知道消息,1月18日,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资料,联席保荐人包括申万宏源融资(香港)、高盛(亚洲)、工银国际融资和农银国际融资。如一举成功,申万宏源会成为第12家”A+H”上市券商。

来源 | 本文由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写,文中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 | C叔

排版 | C叔

老牌券商拟加入融资行列

按照公司的业务战略,集团拟将IPO融资投入如下用途:将用于发展证券业务,尤其是提升服务机构投资者及提供全面的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服务的能力,投资信息技术系统与金融科技以及其他业务;将用于本金投资,把握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所带来的投资机遇,及本金投资与投资银行业务形成更大协同作用;及将用于进一步发展国际业务,尤其是进一步开拓跨境融资、跨境并购咨询、跨境销售及交易,以及跨境投资管理业务。

依照中国会计准则,申万宏源净资产于2018年9月30日在中国所有券商中排名第七;2018年前九个月中,申万宏源营业收入、净利润在中国所有券商中排名均为第六,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中国前十大券商中排名第一(以截至2018年9月30日净资产计)。

股东方面,中央汇金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的总股本约22.28%,中国建投持有公司已发行的总股本约29.27%(中央汇金持有中国建投100%股权),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约0.88%(中央汇金持有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光大集团持有公司已发行的总股本约4.43%(中央汇金持有光大集团55.67%股权)。

券商业寒冬来临,内资券商纷纷补血过冬

根据近日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2018年度经营数据,2018年131家证券公司中只有106家盈利,这意味着处于亏损的券商多达25家,比2017年11家增长1倍有余。131家证券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2662.87亿元,同比下滑14.47%;当期实现净利润666.20亿元,同比下滑41.04%。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利息净收入两项下滑最为明显。

营利下滑背景下,业内普遍通过大额定增和IPO实现补血。2018年全年共有华泰、广发、海通、国信四家头部券商进行百亿定增融资,年中刚完成IPO的中信建投上周又再抛出130亿定增计划。

申万宏源此次除选择港股IPO加入补血行列以外,2019年1月14日股东大会还批准国内发行本金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期限不超过七年的公司债券。相关公司债券的所得款项拟定用途为补充营运资金或偿还现有债务。


自营、信用业务创收,但全年业绩仍大幅承压

根据2016年报、2017年报及2018年三季报,申万宏源的总资产分别为人民币2754.89亿元、2999.43亿元及3490.97亿元,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分别为523.05亿元、551.97亿元及689.83亿元。

总收入及其他收益分别为人民币217.19亿元、209.25亿元及171.62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分别为115.54亿元、87.49亿元及50.81亿元;利息收入分别为72.55亿元、81.39亿元、71.14亿元;投资收益分别为26.72亿元、37.50亿元、36.05亿元;股东应占纯利分别为54.09亿元、46.00亿元及31.74亿元。 

从同比角度来看,除信用业务和自营业务,其余业务同比均呈现下滑态势。

尤其从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受市场行情持续下行的影响,两市单月日均股基成交额逐月下降至9月的3,006亿元,经纪业务表现较上半年继续恶化,同比下滑24%。除了交易量的下滑,公司佣金率也持续下滑,从16、17年的4.57个基点、4个基点滑落到17和18年3季度的4.1个基点、3.64个基点。考察佣金率弹性,18年第三季度每下降1个基点,公司损失约5.49亿人民币佣金收入。因此从佣金率下滑角度测算,公司截至18年第三季度末因佣金率下滑造成收入损失为2.52亿元人民币。 

信用业务收入同比略有好转,下滑幅度由上半年的29%收窄至前三季度的23%。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由于A股大跌,券商质押业务承受巨大压力。为应对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各地政府和券商相继筹措资金对面临质押爆仓的企业进行救助。

申万宏源在招股书中披露3笔因客户质押爆仓造成损失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三笔质押截至招股书发出时,尚欠本金金额分别为9150万、2.309亿和5000万人民币。申万宏源要求对方承担利息,违约罚款和诉讼费用,但目前尚未开庭。

管中窥豹,目前券商行业整体面临质押计提导致2018年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当下已披露业绩快报的券商都大幅计提质押损失,以券商龙头中信证券为例,其2018年全年业绩快报中利润同比大幅下滑,一大主因就是大幅计提信用减值,前三季度累计计提12.3亿元。

申万宏源显然也将承受巨大影响。

投行业务甚至成为这家老牌券商的“耻辱”。股权承销业务表现惨淡,特别是IPO业务竟连续三季度挂零。虽然债券承销金额同比增长94.31%,可惜在持续的“股冷债暖”格局之下,债券承销的增长只能是杯水车薪,投行业务收入最终仍同比大幅下滑44%。

IPO在18年前三季度业务为零,这严重拖累了申万宏源的市场预期。在科创板紧锣密鼓推进之时,作为传统券商龙头竟然在18年IPO大年的背景下战绩为零。市场对科创板从主体炒作到业绩兑现的过程中,申万宏源都或将背负“吊车尾”角色。

赴港补血之后,这家老牌券商能否抓住2019年的机遇焕发新生?这一希冀只能交给市场来检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