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幕红尘》小说中“见路不走”解读

 马话城 2020-11-18

《天幕红尘》是豆豆小说三部曲之一,这部小说在其他两部名作的基础上加了政治元素的创新。主人公叶子农是“西方马克思”信奉者和研究者,其“见路不走”的思想贯穿全文,“见路不走,即见因果,见相非相,即见如来”与“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本意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路是怎么来的?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总结的很到位: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何为见路不走?见路不走就是实事求是,不住一法,不唯经验、教条,不唯标签、模式,只遵循因果律,走条件的可能。

再通俗一点可以理解为:不要有从众思想,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举个例子,前不久美国大选,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选举的时候,参加选举的双方,都在结果还没出来的时候,就高调宣布自己的选票领先、即将赢得大选。他们为啥要这么做呢?因为这种做法,可以动摇那些还没投票的选民的选择。摇摆不定的人,很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把自己的票投给票数更高的一方;如果再辅以数字证明,那对大多数人的心理影响会更有效。例如,「90%的人都已经完成投票」这样的宣传语,对还没投票的人,会更有影响力。

其实这种从众心理,在很多地方都有应用。 例如,大家看文章,都会普遍关注一个数字,就是文章下面显示的阅读量、热度、评论数等。大众的心理是:阅读量越多、热度越高、评论越多,说明文章越值得阅读。这里就是用数字,来凸显「阅读人数众多」,让读者有一种「我不看就错过了什么」的感觉。

但是,阅读量多的文章不一定好,无人问津的文章也不一定就差,人们都趋之若鹜的时候,这个价值就已经走下坡路了。

就比如投资股票,牛市涨得越高,开户的人数越多。而股票市场,人多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已经不便宜了。开户数暴涨、股票基金的申购规模创新纪录、市场成交量一天突破1万亿、百亿规模新基金……如果这些新闻频频出现,那往往意味着股市变成了「人多的地方」,就得小心了,此时就要见路不走了。

见路不走还有很多其他意义,有兴趣的你,可以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