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本科录取批次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各种高考数据也通过了很多教育机构整合进行发布,回顾整个录取工作过程,非议最大的是提前批招生出现的“超短裙”现象。 “超短裙”现象,指的是在高考招生过程中,通过将大量的而冷门专业进行重新包装或者直接将冷门专业放到提前批次进行大额招生,但是在统招阶段缩减名额以及投放热门专业,以保持高校生源质量以及高录取分数线,冷门专业也能完成招生任务。 这种招生策略,很多高校都沿用并且屡试不爽,今天要说的这5所高校就是典型的代表,每年的填报专业的人数基本都有很多,不乏高分的学霸。 一、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是文科类院校中实力仅次于北大,这所大学在今年将化学、心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材料物理等平时很冷门的专业包装成实验班或者试验班进行提前批次招生,而且投放的名额也很多,其中在河南省份投放的名额中,理科占了60多个;但是到了一本批次招生时,只在这个省份投放8个名额,让很多高分段但是在提前批没有填报志愿或者在提前批次落榜的学生十分的无奈。 二、上海交通大学 学校作为理科院校中实力仅次于清华大学,这所大学和复旦大学采用的都是同一个套路,近几年,在提前批次的录取中,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和清北无限的拉近。今年在河南省份提前批次中投放了109个名额,和复旦大学一样,将生、环、化、材这4个被学生吐槽得最厉害的专业放在提前批次,并且设置为试验班。整体上来说,招生规模很大,相信其他省份也是差不多,但是在正常批次名额寥寥无几。 三、浙江大学 对于浙江大学的印象,除了规模大之外,学科整体上发展比较平衡,而且相关的专业在相关的领域都有一定的成就,但也不乏冷门专业,其中就有农学相关的专业以及海洋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在目前的大环境中也是相对比较冷门,而且偏研究类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发展有限,成本高,回报率不高,因此比较少人选择。这次浙大也将这些专业放在提前批次,经过包装之后,也吸引了很多学生填报。 四、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在高校排名里都很靠前,但是实力方面与上述大学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这并不影响高考志愿填报,毕竟在全国而言,这所大学实力在上游水平。这所大学今年的超“短裙裙”现象也十分的严重,在提前批次录取中投放在河南省的名额有131个,但是需要招生的专业和上述学校没有什么差别,包装套路也是一样,很多学生都以为选择了一个不错的专业,其实这些专业还是原来的配方。 上述的4所大学在提前批次投放的很多专业基本上偏冷门,而且包装套路也是一样,以实验班或者实验班模式进行招生,很多学生等到真正入学后才发现专业的真实情况,也发现被提前批次录取的学生是不能通过转专业另辟出路,只能通过辅修或者跨专业考研。 目前,很多高校公布的录取分数线都是统招的数据,这些分数线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高校的真实生源水平,这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是一种信息得蒙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