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摘录(三)

 淮阴语文 2020-11-18



第三辑——照亮课堂的光

最重要的是思维品质培养

★中小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思维品质培养。

★教育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没有自由的思想就不可能有创造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个人才能思考”,反映在阅读上,也许只有个体生命体验才能产生阅读价值。

★如果他在“家园”也不敢自由言说,他又怎么能“心怀天下”?在铁桶中被喂养的生灵,怎么可能有“飞翔”的意识?从小生活在各种思想禁忌中,学生不可能有青春激情与独特见解。 发展批判思维是教学的基本任务

★人有独立意志和思考能力,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现代公民。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意味着很难具有完整的人格。

聪明的老师下课后让你满腹狐疑

★学校搞“拜师仪式”,我收下鲜花,对青年教师说,不要信什么“师徒制”、“导师制”,虽然不敢说是糊弄人的,但最终流于形式;我不愿扫大家的兴,但我得告诉你:体制兴这一套,也是随俗应景;真想学点什么,只能靠自己;有点时间不必到处听课,或是寸步不离地跟一个老师听上两三年,你是教师,不是“粉丝”,也不是谁谁的门徒,要立足于自学,渐渐地“会学”;跟老师学,未必每天去听他的课,比较有用的,是观察他业余时间做些什么,别人玩乐消遣时他在做什么,大家一窝蜂地“跟风”时,他又在想什么,慢慢地,你就明白了。

 “没有问题”是严重的问题

★时下中小学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批判思维,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对教学中的“怀疑与批判思维”缺乏认识;他们甚至反对这个提法,为了能轻松、顺利地灌输,让学生“听话”与“服从”,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成为“驯服工具”。

你以为是对的,其实不一定

★思考与蒙昧,休养的高低,品质的低劣,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

★能凭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凭社会常识去做辨析、判断,然后才接受,即使过程长了,速度会慢一些,然而这是自己获得的经验,是真才实学,会让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学生有了属于个人的思考,而不是等待灌注,“学”才开始。

事理的简单与不简单

★复杂的问题被简单化出力,简单的事理被弄得复杂,对学生思维发展都没有好处。

★事情不一定有答案,但这正是我想听到的回答。如果我的学生都任何问题都能动脑筋去思考,我就不愁学生不会发议论,我就不愁学生说不出“我认为”。

为什么古人送别诗写得那么好 

★一个班学生的智慧之和,往往大于教师。

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吗

★中小学课堂教学,往往是“我说你听”或“我问你答”,按教科书设计教案,按教案上课。学生相信老师可课文,老师相信教科书和专家权威,教科书和专家权威听“上级讲话精神”……一个人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因为听话,所以很“顺”,然而论对社会的作用,充其量是个式样翻新的底层传声筒。

不能以刁难学生取乐 

★不要向学生提愚蠢的问题,不要以刁难学生取乐,不要过早地拿那些似是而非的难题纠缠学生,让他们对“学习”产生错误判断,或是对个人思考能力失去信心。

★千万不要用那些所谓的“道德两难”问题去测试中小学生,如果不得不面对那样的难题,教师必须向学生敞开心灵,有所“示范”,才可能形成合格的“教”。

 因为思想,所以不安分

★有位学生在随笔中写道:汉语中有句莫名其妙的话,叫“望子成龙”——人们为什么不希望孩子成为真正的“人”呢?

★我尊重这些“不安分”的学生。

★教师能有一群“不安分”的学生,学生有独立意志,甚至具有超过教师的独立见解,应视为教育教学的成功。教师不要怕下不了台——你的胸襟有多宽广,学生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大。 在课堂上,我总在期待,我希望学生有独特见解,我想听到与众不同的表达。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的质疑,那些异于常规的阐释,会像闪电亮彻教室。 我更希望课堂上始终有思考的光芒。

要了解学生的“想”

★课堂上学生最重要的活动,是“想”;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在于引导学生“想”。

★对爱思考的学生,教师能给出一些好问题,便几乎不要教了。如果教师比学生能“想”、敢想,学生的思想就能没有边界。

属于教师自己的课本

★“课本不过是个例子”,这句话是叶圣陶先生说的。课堂要教给学生的,是思维方法,如果以“教知识”为务,那就没完没了,学生永无毕业之日。

★课堂是我们的,老师应当有能力去改造、创造,有属于自己的“课本”。 让思考点亮课堂 ★鼓励独立见解

★质疑不是乱问 教师是课堂“启思与导疑”的发动者,他的设计必须符合认知规律。

★“灌输”不会形成“教学”

★有些问题只是用来启发思考的

令人空虚的是“没有问题“

★学生是时间的主人 好习惯不是靠压制就能形成的,否则学校就成工业生产的流水线了。 学校是学生寻梦的精神家园,学生也是主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