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花陨落山青青

 淮阴语文 2020-11-18

梅花陨落山青青

文/刘凤周

      听说梅花山上梅花盛开的时节,景致是很好看的,可惜我没有看到那一片绚丽的红云。我去的时候梅花大多凋谢了,只有几株尚有一些梅花,却已了无生趣,倒是满山的青绿使人觉得春意盎然,精神为之一振。

那天早上, 天上不时飘了几滴小雨星。从四方台进入梅花谷,顿觉有点寒气。沿石径上山,走不多远,即有几条岔路。路口用木牌标出了前面景点的名称,名字都很有诗情画意,叫人难以取舍。我索性什么都不顾,信步向前,边走边看,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亭子下面,向四处一望,整个钟山尽收眼底,山上树木葱茏,烟气袅绕, 置身其中, 杂念顿去, 飘飘欲仙,仿佛与尘世隔绝。

亭上书有“惟秀亭”三个大字,据说命名者是明初文人宋濂。“惟秀亭”是取“亭宜望远,惟秀永春”之意。宋濂的散文笔墨简洁精粹,行文善于变化,我很喜欢,年少时曾读过的《秦士录》《王冕传》至今印象还很深刻。遥想先生当年协助那位朱皇帝平定天下,位列开国文臣之首,却未能真正居高望远,最终落得贬放茂州,病死中途。不然今天至少多几篇好文章可读的了。

出了亭子,循路继续向上。过神道不远,路旁有一石碑。细看一下,竟是孙权墓碑。墓碑平平常常,很不起眼,似与主人继承父兄基业,雄踞江东的辉煌人生很不相称。那种豪气干云的气魄找不到了。却多了些平和,多了些安详。

离孙权墓不远便是观梅轩。上有对联:“天阙远瞻鸣鹤舞,孝陵四望伏龙眠。”意境略欠高远,不甚雅淡。但是观梅轩却是个歇脚的好所在。此处原是汪精卫的墓地,46年被炸毁,47年在此修建了观梅轩,也算汪精卫死后对国人的赎罪吧。汪精卫其人众所皆知,单从名字上来看似乎志向远大,早年也确实干过刺杀满清摄政王之类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惜晚节不保,竟与日本人勾结,沦为汉奸,一步走错,遗臭万年。假使当年他行刺时就身亡,今天不也多了一个革命烈士吗?

雨点渐渐大了,游人从四处走来观梅轩下躲雨。他们吃着东西,饶有兴致地交流着各自在不同的道路上看到的景色。慨叹梅山之大,为自己没看到所有景观而惋惜。其实人生又何尝不像游山一样,所走的道路不同 ,人生的风景也会大相迥异的。

胡思乱想中,忽然觉得远方有个声音在呼唤我,一丝乡愁涌上心来,遂寻路下山,匆匆离去。

                

刘凤周,淮阴区袁集乡人,85年就读于淮阴师范学校,后自考南师大汉语言文学,高级教师,平日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喜放达率真,间或习作以自娱,忘怀得失。

           感谢关注淮阴语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