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律||历史人物杂咏

 淮阴语文 2020-11-18

历史人物杂咏

                         曾张胤              

                   李斯

崛起闾阎列士夫,

能臣择主供驰驱。

当时誓作仓中鼠,

  日后终为俎上鱼。①

一统江山推改制,

千秋功罪议焚书。

   牵黄逐兔空悲叹,②

    忆昔谗韩悔也无?③ 

注①: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李斯看到仓中鼠和厕中鼠的不同境遇,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自处耳。”俎:砧板。

②:《史记》记载:李斯被赵高陷害,被腰斩于咸阳,临死前,对小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③谗韩:李斯与韩非均为荀子的学生,李斯嫉妒韩非的才能,向秦王进谗言害死韩非。

赞白居易和湘灵的爱情(中华新韵)

豆蔻年华邻里女,

青梅竹马两无猜。

高堂梗阻潜情结,

门第横亘惹祸胎。

宦海浮沉藏绣履,

曲江流饮念荆钗。

千秋一曲歌长恨,

震撼心灵动地哀。

注:白居易和邻女湘灵的爱情悲剧表面上看是由于白母的反对,实质上还是门第观念造成。白居易直到37岁才结婚,始终珍藏着湘灵送的定情物——一双绣鞋。湘灵则终身未嫁。白居易写的《长恨歌》、《长相思》都带有明显的湘灵情结。曲江流饮:唐朝每当新科进士及第,总要在曲江赐宴。


王安石

治学为文不务空,

辅君理政法周公。

移风易俗行之久,

薄古疑经变则通。

为国理财偿夙愿,

与民争利失初衷。

用人不察隳奸佞,

政绩痴迷性喜功。

读《宋史·岳飞传》(新韵)

耕读传家世代农,

精忠报国拜周同。

挥兵跃马声威震,

斩将攻城气势虹。

志士有心吞鞑虏,

昏君无意饮黄龙。

爱钱惜死成常态,

国泰民安总梦空。

注:岳飞曾拜周同为师习武。(《说岳全传》作周侗)。岳飞有一句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

辛弃疾(新韵) 

突骑除奸饰锦襜,

三齐代有好儿男。

自强不作新亭泣,

发奋当先祖逖鞭。

豪放已成千古事,

忧思常在寸心间。

可怜万字平戎策,

权供庸臣作笑谈。

注:新亭对泣,出自《世说新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祖鞭先着,见《晋书卷六十二〈刘琨列传〉》: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喻奋勉争先或先占一步。

读《宋史·虞允文传》

南渡君臣各自谋,

 虞公伟业足千秋。

胡尘弥漫燃犀渚,

 血雨浸淫太白楼。

一介书生能退敌,

 两朝战将尽蒙羞。

中原移祚终难复,

 伯仲之间见谢周。

注:虞允文 南宋名臣。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 虞允文以监军的身份统帅一万八千人的兵力大败金主完颜亮的十五万金军,取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虞允文一战成名,时人把他比作赤壁之战时的周瑜和淝水之战时的谢玄。毛泽东读《续资治通鉴记事本末》,作批注:“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吴三桂(中华新韵)

立马长城第一关,

  轻骑救父震瀛寰。①

降清应是三思后,

  拒闯原非一念间。②

裂土封王如所愿,

称孤问鼎勉为难。

擒诛故主羞儒学,

  愧对炎明觍厚颜。③

注:①明崇祯三年(1630年),18岁的吴三桂带五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

②吴三桂最终拒绝闯王李自成的招降,选择降清,是他再三考虑、权衡利弊后的选择。闯:指闯王李自成。

③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被清兵追逼而逃入缅甸,后为吴三桂索回绞杀于昆明。吴三桂此举为士人所不齿,你就算要孝忠新主子,也没有必要对故主斩尽杀绝。按阴阳五行学说,明朝属火德,故称炎明。


                       

曾张胤,195312月生于江苏泗阳,系江苏省十届人大代表,泗阳县政协副主席,江苏省泗阳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受教育部表彰的全国优秀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近20篇,出版教学参考书6部。 曾两次担任省特级教师评委。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诗词几十首,微刊发表几百首,2016年,在纪念宿迁市建市20周年诗词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同年,在第八届黄鹤楼诗词大赛中获优秀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