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豆饼 文/赵米英 这次回家又吃到了久违的葱油饼,一股豆油的清香钻入鼻中,咀嚼着独属于自然的味道,真有说不出的幸福。 妈妈看我陶醉的情形,忍不住说,如果喜欢,走的时候就带一桶油回家吧,我忙推辞不要,因为天天在单位食堂吃饭,家里都好久没有开火了,我不好意思的朝妈妈笑笑。 妈妈边擀饼边看了我一眼就又絮絮叨叨的说开了。 去年家里种了三亩豆子,收了一千多斤黄豆,卖了几百斤,剩下的都轧了油。三妹生孩子,妈妈给她送去一桶,大姐拿去一桶,最后还留一桶给我。 油虽然分好了,可是夏收的钱还没有着落,爸爸看到了竖在墙角的几块豆饼,这个可以卖些钱回来,再加上妮妮寄回来的钱,应该可以应付了。 爸爸边说边把那十几块豆饼搬上了车,一路开着电动车,转眼就到了村北的小石桥。也许是夏忙,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就连往日里蹲在桥边上乘凉的那群人也不见了踪影。路边的杨树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任凭风儿随意的摆弄着,只有河里的青蛙躲在苇丛里,不知疲倦的呱呱呱的叫着。 爸爸也被这慵懒的气氛感染了,不知不觉的打了个哈欠,出了村口,拐往街上的路,行人稀少,爸爸也不慌不忙的开着他的电动车。 突然一阵摩托车的声音,爸爸害怕是不是电动车挡住了别人的道路,忙自觉地把车子朝路边让了让,可摩托车却噗噗的开着火,冒着烟,紧跟着爸爸的电动车后,亦步亦趋。爸爸有些纳闷,就停下了车子。 这时摩托车也停了下来,一位四十岁上下打扮时髦的女人走了过来,满脸堆笑的对爸爸说:“大哥,你这豆饼是要卖的吗?” “是呀。”爸爸满脸迷惑的望着这女人。 “大哥,你这离集市还有好几里呢?不累吗?”那女人又是眯眯带笑,充满着体贴的话语仿佛亲人一般。 爸爸受宠若惊,不好意思的笑笑,“三里五里地算什么,庄稼人不怕累。” “大哥,你看我想和你商量个事呗。”那女人边说边支起摩托车,走到爸爸的三轮车旁,摸摸那豆饼,微笑着说,“看大哥就是老实人,这豆饼也不错,不瞒你说,我们自己在家养了十几头猪,这不是最近想出栏嘛?我想买点豆饼给它们追追肥,卖个好价钱。” 爸爸听到这忙接着说:“我说,给猪追肥买豆饼算是买对了,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喂后猪的皮毛还光亮,卖相好!” “是的是的,看来大哥也是养过猪的人。”这女人边说边望着我爸爸:“大哥,你看,你这豆饼到街上也是卖,还要走几里路呢!不如卖给我吧,拿着钱早点去买夏收的农资东西,你看呢?” 爸爸沉吟了半晌,觉得这女人为什么不去街上买,反而在半道上拦车买,真有点让人疑惑。女人好像看出了爸爸的迟疑,忙说:“大哥,我也就住在你们王集村子,西南边甄念就是了。”又接着说“这不是着急喂猪吗?男人不在家,十几头猪家里离不开人啊,我也和你一样准备上街的,这不半道上遇到了,早买早回家。” 爸爸觉得她说的句句在理,再说卖谁不是卖,“那也好。” “大哥,你看这豆饼,你出个价吧?” “价格嘛,我还没有到街上,还不知道呢。”一提到价格,爸爸显得局促不安,仿佛做错了事情,不该提钱似的。 “那好吧,大哥,你想要多少钱一块?”那女人又一句追问着。 “那就按上集的价吧,上集我们东边老王家卖的是15元一块。” “好,听你的,15元就15元”她倒也干脆,“大哥,你这豆饼一共12块,我全要了。就是麻烦你送我个口袋,不然摩托车不好背啊。” “这简单,我这车上有的是口袋,送你两个。”说着爸爸帮她把豆饼分装在两个口袋里,用绳子扎紧袋口,绑起来,分别搭在车后座两边。 收拾停当,那女人打开皮夹,抽出两张崭新的百元大钞塞到我爸爸的手里,“大哥这二百元给你,别找了,就算你的口袋钱吧。”说着就发动了摩托车。 “哎,这可不行,两个化肥口袋也不值钱,哪能不找钱呢?你等一下,我看看口袋里有没有零钱,要不我去旁边小店换一下找你。”爸爸边说边着急的上下口袋乱翻,可那个女人,猛踩一下油门,吱的一声,一溜烟跑了。 爸爸心里过意不去,又追着喊两声,可那女人头也不回,不一会就不见了踪影。 爸爸把二百元钱装进口袋的夹层又慢悠悠的骑车上街买农资,可是付账时,一连几个摊主都说:“大哥,你换张吧。” 爸有些迷惑,拉了个熟人询问究竟,那人看了爸爸一眼不屑的说:“都说你是实诚人,可没有想到,你也街上拿假钱骗钱花……” “啥?假钱,你说我这两百块钱是假钱?”爸爸急红了眼, “怎么?你不知道吗?” “我哪里知道,这可是我刚刚在路上卖了12块豆饼的钱啊。”爸爸欲哭无泪,一气之下,撕碎了那两张假钱,气鼓鼓的回家来,任凭妈妈问什么,他也不说话,就那样在房间里躺了整整一天才出门。 听了妈妈的讲述,我拿葱油饼的手停在了半空,泪水不知不觉的溢出了眼眶,我赶紧用手拭去泪水,妈看见了心疼的问:“妮,咋啦?” “没啥,烟熏的。” “噢,你赶紧去屋外凉凉,我一个人烙饼就可以了。”妈妈便说边又向锅底下填了把柴禾,就站起来在锅台前翻饼。豆油在滚烫的铁锅和面饼之间发出滋滋的声响,一股股豆油的清香飘散在空气中,在我感觉却掺杂了太多的无奈和苦涩。我快步走进堂屋,在电话底下又放了一些钱。 回家的火车上我忍不住打电话给妈妈报平安,“妈,我一切顺利,马上到家了,电话下我又放了些钱,你和爸爸用。” “不用的,不用的,你爸爸知道又生气,他不许我用你们的钱,你们姊妹几个都不容易,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我和你爸爸种点地就够了。” 挂了电话,我的眼泪又来了。 作者简介:赵米英:来自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吴集镇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