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虚如斯,妙不可言

 淮阴语文 2020-11-18

空虚如斯

妙不可言

洱海美景

                         ◇汪厚霞

最近两月,利用鸡零狗碎的闲暇,看了几本与专业无什关系的“大书”,追了几部之前鄙夷不屑的宫剧。

       没有输出过几字。心里越发觉得不安和空虚。

       庸人总会自扰。

      看的书多,追的剧长,却越觉自己知之太少,内心空虚。念及之前文字,忽然诚惶诚恐。思绪枯竭,如空山无响,泉水断流。

      忆起一朋友所言,知道你的文字为何总是情丰意浅吗?没有“厚积”哪来“薄发”?

      一语惊醒梦中人。

      曾经总是不经意的炫耀看过哪些名著,以掩饰实际的空虚。诚如出版人张立先所言,阅读并不是我们的刚需,虚荣才是。

空虚也许是世上最无用的东西。可每个人总会在生命的某个时段,满心都是它。它是每个人无法摆脱的一段宿命。 

       我的母亲对待空虚自有一套。或许,她根本不知道何为空虚。

       母亲自四年前父亲病故,一直固执地坚持独守老家。一个人,一只猫(后来被后村猎狗咬死了),三条狗,几只鸡。门前有二分菜园,宅外有几亩农田。一年四季,收种井然有序,拾掇条理整洁。一院子的小动物热热闹闹。一如父亲在时。

       我想像过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母亲是如何打发寂寞空虚的,也想像过母亲不停劳作的白天,和独自一人的长夜。

       而实际上,母亲并没有我想像的那样。

      母亲年纪尚未很老,身体健康,做事利索,思想单纯。

       她日出而作。庭院拾掇,田间收种,忙忙碌碌。她日落而息。看电视娱乐节目,听收音机圣经讲述。每晚与子女的电话中,常“直播”电视上好玩的节目,竟然一边自说自话,一边兀自哈哈大笑。有时又转述所听圣经内容,要我们知足和喜乐。

在母亲的人生哲学里,哪有什么空虚? 空虚是如我一样的人的矫情罢了。

       母亲如此,先生亦是。他喜欢带我们和他一起虚度时光。

       今年国庆小假,全家驱车至附近野外。先生喜垂钓,故寻一有水僻静处。

      车行林阴道,右侧一河。河面不宽不窄,偶尔有几只野鸭游过。河畔芦苇丛生,落叶满地。秋天晴好的阳光洒在河面,使人不由想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先生从后备箱取出渔具。一会儿工夫,已物我两忘,沉醉在垂钓之乐中。

       儿子在车上吃零食玩手机,我半躺在河边苇草上发呆。“风在摇它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我们不说话,就已经很美好”。

       此时不开口,看看水,看看天,递递鱼饵,拨弄一下鱼篓里的几只贪吃的小鱼。我知道,因为我们在一起,空虚已成了一种内容丰富的安静。

 空虚如斯,简直妙不可言,学会把它当作一种美妙的感受吧。

洱海美景

             作者汪厚霞,淮州中学教师



           感谢关注淮阴语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