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爱的黔,我们还是来了(下)

 淮阴语文 2020-11-18

亲爱的黔,我们还是来了(下)

                        文/徐继忠           

我们第三天的行程是:高荡布依古寨、天星桥盆景园、陡坡塘瀑布和黄果树大瀑布。

高荡布依古寨,是一个夹在两座大山之中的,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布依族古村落,占地面积仅0.8平方公里。走进村口,就见八位阿婆,位于广场两旁,手拿小板凳,“噼里啪啦”地敲打着。广场舞台上,六位布依族女孩在跳“摆手舞”。我一边观看,一边问旁边的阿婆敲小板凳是什么意思。“就是欢迎你们到高荡参观的意思呀。”阿婆随声应道。于是,我接过阿婆手中的小板凳,也学着她们的姿态,敲起板凳来。随后台上的姑娘们陆续走下舞台,引导游客一起跳着“摆手舞”,营造着宾至如归的那种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气氛。

沿着寨中小路前行,贵州“八大怪”之一的“石头当瓦盖”的景象呈现在我们眼前:房屋的结构以木为架,石头为墙,石片为瓦。导游告诉我们,这种石墙厚度有五六十公分,冬暖夏凉,隔热驱湿,不怕火灾;现有居民471户,只有“伍”、“杨”两个姓氏,并有姻亲关系。

古寨周围,绿水青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民房前屋后,既有辣椒、生姜、豆角、南瓜等司空见惯的农村特产,又有桂花、紫薇、冬青、红叶石楠等城市高贵的绿化树种,形成古老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离开古寨后,我们前往天星桥盆景园。

天星桥盆景园是一片水上石林景观,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水石盆景。景区石笋密集,植被茂盛。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缝之中,逶迤于盆景边石之上。沿小道前行,抬头是景,低头是景,前后左右皆是景,仿佛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宫。

望着眼前千姿百态的石景,我感觉它们的“皮肤”大都呈暗褐色,有的上面还长着青苔,与同是喀斯特地貌的云南石林青白的“皮肤”相比,虽可说各有千秋,我却更欣赏石林险、峻、峭的美景。我想其暗褐色的“皮肤”,应是“天无三日晴”的贵州特有气候造成的吧。         

石林中的树木,有的长在山顶(坡)上,有的长在石缝中,而有颗榕树,则长在山崖边,盘根错节裸露着树根,“身材”颀长,似美女长腿,故称此树为“美女榕”。导游说:能看出1—2个“美女”的是正常;看出3—4个“美女”的是失常;看出5—6个“美女”的是色狼;看出7—8个“美女”的就是大色狼。亲爱的朋友,你面对“美女榕”,能看出几个“美女”呢?

走出盆景园,前面就是陡坡塘。

陡坡塘瀑布,位于黄果树瀑布上游一公里处,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高的瀑布。瀑布上方有一面积达1.5万平方的巨大溶潭,瀑布只是形成在100多米长的钙化滩坝上。我们参观时已近枯水期,白水河流量不大,但水流清澈,瀑布显得十分清秀妩媚。瀑布水层沿着和缓的瀑面,均匀的撒开,在一鳞鳞钙化滩面上轻盈地舞着,既如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面纱,又如一面面张开的素绢扇面,让人望瀑兴叹。

离开陡坡塘,下一个景点去黄果树瀑布,穿越花卉苗木景区,沿山边台阶下行,便到著名的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树而得名。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第三大瀑布。瀑布高度78米,宽度101米。

瀑布前面是一个很深的箱型岩溶峡谷;左为悬崖峭壁,古木森森;右为钙化坡、石笋山;中为犀牛潭、马蹄潭……潭滩相连。

据导游讲,若是夏季来黄果树瀑布,当洪水暴涨时,瀑布十分壮观,峭壁震颤,谷底轰雷,十里开外,都能听到它的咆哮。

我们去时虽是仲秋季节,但仍然欣赏到自上而下的瀑布“白水如锦,不用弓弹花自散”的壮丽景观。

参观后,我们晚上8点多才抵达居住的汇融国际大酒店。

我们最后一天的行程十分轻松,只参观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古镇因明朝屯兵而建,以青色的岩石而得名。

青岩镇四周都有石块垒砌的城墙,我们首先登上定广门,城门上有瞭望哨、垛口以及古时作战用的大炮。站在定广门远眺:尖顶的教堂与巍然的百岁坊遥遥相对;依山而建的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一览无遗地镶嵌在我们的眼球中。

 走下城门,便是背街。

背街,是青岩最具特色的一条石巷,它以条石、块石、团石以及一些不规则的石块,用米浆、桐油、石灰粘合砌筑。路面的青色板,经过几百年的冲刷、磨砺,已光可鉴人,如镜面般泛着青黑的光芒,给街道带来一种独特的时空感与神秘感。

街道两侧,皆为店铺。前院为店,后院为居。古老的建筑,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许多人家的门口,都雕刻着诸如蝙蝠、古钱、白果、鲤鱼等图案,意为“开门见福”、“开门见财”、“开门见子”、“年年有余”和“鲤鱼跳龙门”等吉祥之意。

青岩的小巷,两边都是用层层的片石垒砌,路窄而幽静,清洁而雅致,沿山势而起伏。

青岩还有众多的寺庙与教堂,我们只是门前而过,没有驻足游览。

青岩还有几处红色旧址,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以及李克农等一批革命前辈及其家属,抗日战争时期都在此秘密居住过,他们当时的一些生活用品至今都还保存着。

 游毕已过午后,我们的旅行也将结束。

亲爱的黔,我们明天就要返程了。秀丽的山、茂密的林、清澈的水、古朴的村寨,将会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脑海中。

               2018年10月29日                              

作者简介:徐继忠,1986年毕业于盐城商校,财务与会计专业,会计师,在企业从事财会工作15年,现供职于区直某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