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家乡淮安

 淮阴语文 2020-11-18

我的家乡淮安

                         文/吴依航

       淮安,一座浮在水面上的城市。运河之都,四河贯城。苏北大地之中心,华夏南北之分界。人杰地灵,周总理之故地;山川灵秀,淮阴侯之府邸。

       淮安城,依水而建。古老的运河,讲述着“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盛况…… 改革春风,吹遍神州,运河之城,勃发生机。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前进,淮安城重现古老荣光。城市心脏淮海广场,交通便利,为淮海东路、淮海西路、淮海南路、淮海北路的交汇点。而淮海广场四周的四大金刚则是淮安商圈的支柱,分别为西北清江商场,西南邮政大楼,东南供销大厦,东北淮海大厦与新亚商城。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也是见证改革的两大商场:清江商场和新亚商城。这两大商城可谓是淮安商业发展中一时瑜亮。清江商场朴实无华,而新亚商城则是年轻时尚充满活力。但令许多市民慨叹的是,这场瑜亮之争并不完美,终以清江商场的黯然掉队而落幕。而同样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亚商城与清江商场的日暮西山形成了鲜明对比,愈发年轻的新亚商城正与金马、金鹰、万达等熠熠生辉。 

       近几十年来,淮安的交通也发生了巨变。因四河贯城,所以城中桥梁星罗棋布,建于建国初期的大运河桥便是其中翘楚。曾几何时,位于淮海南路上的“南大桥”横跨运河,是连接市区南北的交通枢纽。如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交通工具飞入百姓家,旧时承载着老人们回忆的大运河也不堪重负,急需拆旧桥,建新桥。2016年拆除建新,2019年完工,运河大桥将再续辉煌。

      古时淮安又名清江浦,近水门桥处有水门一座,时至今日,流水不再,水门不再,于此建桥,取水门之意,原水门桥为木制,后几经扩建,几经修缮,成今天的样子。他是淮安的地标,见证了淮安发展的盛况。

     如今淮安两层高架桥林立,交通网交错,商业发达,成为苏北中心。淮安,我的家乡,红色的土地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注:①四河:大运河、里运河、古黄河、盐河

②一时瑜亮:形容两个极富才华之人不相上下,难分伯仲。《三国演义》第57回:“(瑜)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清王士稹《(古诗选)凡例》:“北周寥寥,廪得子渊,子山,二人之才,一时瑜亮。”

吴依航,男,沭阳如东实验中学学生。平常喜欢结交朋友,喜爱读书,尤其喜欢历史方面的知识,希望叔叔阿姨给予指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