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巽堂說|明式家具工藝文化史(上)

 RK588 2020-11-18


· XUN TANG ·

宋遼夏金時期,中國已告別席地而坐的生活,高型傢具已品種大備(見《韓熈載夜宴圖》);唐宋時期我國上層社會已有用紫檀、花梨、烏木製作的大漆髹飾的官式傢具的記載。

元代和明初,佛教盛行中國,紫檀製作的樂器、佛像、矮型傢具及小件器物自唐宋以來更進一步流行。由於運輸等條件的限制,大材難求,元代官廷雖有小規模紫檀傢具製作,但民間有規模的紫檀木製作明式傢具是晚明才開始的。

(丝绸之路上蒙元时期蒙古统治阶层使用的家具)

在此之前和之後,民間一直有小規模的黃花梨、烏木、鐵力木等硬木傢具製作。元初和明初兩次民族文化大融合後,西藏建築文化與契丹、蒙古族等北方遊牧文化常用的文飾和工藝進人中原傢具工藝和裝飾,例如雲頭轉珠紋、纏枝蓮花、如意雲頭、蓮朵、龜背紋、象頭紋、摘枝花、牡丹花、卷草紋、卷葉紋、羊頭紋、魚梁、龍御梁垂蓮垂雲紋、仰蓮紋、仰蓮瓣、風草紋、草芽流水紋、摩羯紋。傢具的牙子、腿足、腰板、吊頭常常是雕刻它們的地方。

宋代傢具已有束腰、框架式托泥、委角、縧環板雕刻、禹門洞、花瓣尖足、透雕勾雲紋、劍脊稜腿足和棖檔、矮老、卡子花、文石面芯、侍俑腿足、壼門線、夾頭榫、插肩榫、鏤、陰刻、圓形構件、榫結等工藝。

图为辽宣化墓桌子上的矮老

這些紋飾和工藝人元後又有了新的發展。元代吸收唐、金、遼北方傢具曲線構件,如弧形扶手、弧形靠背,創新推出三彎腿、圈椅、弧形搭腦、鼓腿彭牙、抽屜桌、頂牙卷花羅鍋棖桌凳、雲文開光、雲頭紋覆蓋腿肩式牙子、霸王撐、看面打窪並施委角線、雲紋卷珠、卷葉紋腿足、合形托泥壼門分心花、折疊式地炕桌、獵桌等品種和工藝。

宋 《梧阴清暇图》

明 《十八学士图》上的画桌

|  床—古人生活的中心

臥具形式有四種,即榻、羅漢床、架子床、拔步床。

後兩種只作為臥具,供睡眠之用;而前兩種除睡眠外,還兼有坐之功能。中國古人睡覺有大睡和小睡兩種,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羅漢床用於小睡,可以用來待客,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於大睡,不能用來待客。

我們知道,漢朝以前中國人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故生活中心必然圍繞睡臥之地,待客均在主人睡臥周圍。久而久之,形成了國人待客的等級觀。清朝以前,甚至民國初年,國人待客的最高級別一直在床上或炕上。榻和羅漢床的主要功用反而不是睡臥,而是待客。自唐至五代《韓熙載夜宴圖》以來,通覽歷朝歷代的繪畫作品,頻頻可以見到古人以榻或羅漢床為中心待客的場面。

明代以降,特別是在清代,這種禮儀已成定式。因此羅漢床由樸素向華麗發展,逐步強調自身的裝飾,三屏風式羅漢床即為一例。此應酬原為美國的中國古典傢具博物館所藏,三屏風式,攢框裝入七塊黑白大理石,正面圍子略高一些,此床清式特點已明顯,但仍保留了明式的基本特徵。譬如圍子,正面圍子雖裝入三塊大理石,可仍採用通長平式,有別於清式中間高兩頭矮的裝飾風格,而且正面圍子僅略高於兩側的圍子,這在明式羅漢術中很普遍。而清式羅漢床,往往正面呈現山家形圍子,兩側也常用台階形式,形成一定落差。這要求正面圍,尤其中間一塊要高,才能使圍子幾經落差不至於太矮。

清代羅漢床,五屏風式、七屏風式漸多,甚至九屏風式也有出現,這就迫使正面圍子加高,高到令人難堪的局面。按這種思路,羅漢床圍子越矮,年代就越古遠。

图为巽堂家居出品罗汉床

床是古人生活的中心甚至是古人財產的象徵。床即是房中之房。五代至宋元明初時,榻外加置帳架就是床速。明洪武朱檀墓出土的傢具就有帶帳架梮。榻有幾種形式,一是箱體式,一是多足門式,一是桌案式。有的裝圍屏,有的不裝圍屏

《女史笺图》

明洪武朱檀墓出土带帐架榻

帳架安裝於榻上,帳子就可以掛在帳架內,帳子下沿就可以塞進墊褥之下壓住,目的是滿足人們們更有效地驅避蚊蟲叮咬的生活需求。帳架安裝在桌案式有屏梮上就成了桌案式架子床帳架安裝在有屏箱體或多足売門式有屏梮上就成了箱體或多足壼門式架子床。

宋人《维摩图》箱体多壶门榻

五代王齐翰《勘书图》

五代黄荃《勘书图》中的足几与多足壶门榻

宋 《勘李嵩听阮图》上的榻

北齐《校书图》中的多足壶门榻

箱體式有屏榻加帳架的床明代發展成拔步床這一主流品種。桌案式架子床中的桌型結構的架子床,後來成為明清架子床的主流品種。五代至宋元明初的有屏榻,從早期的三種變成了一種桌型結構的有屏榻,即明清時期流行的羅漢床。早期多種形式的無屏,發展到明清時只剩桌型結體的無屏榻並成為時尚主流。可見一個明式傢具品種的成熟,經過了長期的兼收並蓄和創新的過程,最終才提煉成為經典式樣。

明早期黄花梨案形结体六柱架子床

床作為家庭中的室內重器,作為新婚之時不可缺少的主要傢具,一開始就透著一股熱熱鬧同的中國情調,這便是臥室傢具穠麗風格的開端。之後的鏡合、四頂箱大櫃等臥室傢具都穠麗非凡這也應了《詩經》中的「風」字。此風變成了空間與節奏之美,韻律與對稱的和諧,更極盡了比興與象徵,極盡了多少文人墨客士大夫和勞動人民的想象和才華。床梮這樣的典型事例也說明明式傢具是中國唐末五代至宋元明清高型傢具體系的名詞內涵,而非晚明至清初明式傢具的代名詞。清康熙晚期產生清官式傢具之後,明式傢具仍然在生產和使用直至今日。清代康乾盛世宮廷及各地官衙時尚「清官式傢具」,民間流行的照樣是明式傢具直至晚清民國。這在以官為本位和以禮治國的封建王道社會叫作官民有別。明式傢具是最具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式傢具,它的積澱發展和創新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中蘊涵的中國古代文化總量絕非只有一二百年文化積澱的「清官式傢具」或「廣式傢具」可比,明式傢具作為中式傢具最主要的代表地位是不可動搖的。明式傢具與「清官式傢具」流行使用製作的時間有長短之分,其成熟度更不可同日而語。二者無論在傳統文化價值還是在歷史文物價值方面都不可等量齊觀。中國明式大漆高型傢具作為主流由晉唐一直流行到明清,有如支流從大漆鐵木胎傢具主流中脫穎而出的明式硬木傢具也從涓涓細流流至明晩期後逐漸勢大,以全於清前期後形成主流時尚。

明代陶屋床

拔步床

|  明式家具的时代发展

明式傢具的發展與建築的發展一樣,它們自身連續不斷地發展都是在古代社會政治思想文化傳統原則和理念的框架里,由低級向高級連續不斷地發展。研究明式傢具,筆者將遵循構件發展狀況和比較圖證的方法(或稱視覺研究方法),揭露不同時期製作的明式家具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從而把它們區別開來。然而具備元代文化特徵的傢具不一定是元代製作,但具備宋遼金元構件文化特徵的傢具定是元代和明初製作的傢具。

宋、元兩代,是中國農、牧業文化融合繁榮的特殊時期,這時期的文化盛況必然要反到建築、園林和家具上來,它的影響又將延伸至繼往開來的明代初、中期這就如同明式傢具並非一定是明代製作,其製作甚至延伸到整個清代甚至民國一樣。所以我們認識明初、中期製作的明式傢具,定要考察它們身上富含的宋遼金元文化因素和構件特質;一定要對其造型、構件形態、榫叩、雕刻文飾、木工工藝進行前後比較論證,形成其加工符號識別序列和規律認識。

有了上述的比較與研究之後,我們才能篩選過濾出標准器物,以供鑒定、斷代、研究和品賞。這樣我們才能確立哪些明式傢具是元代或明初、明中前期製作的一早期明式經典傢具;哪些是明代中期和晚期以及清早期製作的一中期明式經典傢具;哪些是清代中前期至清中期的明式經典傢具盛世明式經典傢具;哪些是清晚期民國製作的一晩期蘇作、廣作明式經典家具。

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為大眾介紹宋遼金元時期古傢具知識的是王世襄先生,參見他的專著《明式傢具珍賞》《明式傢具粹珍》《明式傢具研究》。胡文彥教授也是中國最早研究古代傢具史和古代傢具文化的先驅之一,參見他的著作《中國歷代傢具》《中國傢具鑒定與欣賞》。之後是濮安國先生,參見他的《明清蘇式傢具》《中國紅木傢具》。再往後是李宗山先生的《中國傢具史圖說》。

最早注意並收藏和修復研究宋遼金元傢具的是張德祥先生,他在《收藏家》第13期撰寫的《肴桌小考》一文中就到有宋元風格的肴桌,並講了這些肴桌的製作工藝,如順棖、頂牙卷花羅鍋棖、卡子花、委角線、東腰、壼門、寶劍腿、鐵環穿槓、金剛套榫、牙子不連通等,涉及唐、宋、遼、金、元、明時期的肴桌。之後,王世襄先生在《收藏家》第18期關於《談幾種明代傢具的形成》一文中也提到明式傢具源於遼金宋元,並講了開光坐墩、玫瑰椅、炕桌、悶戶櫥、官皮箱、高面盆架、羅漢床、夾頭榫案這幾種明式傢具的形成,同時還講了矮老與卡子花在北方的遼宋金時期壁畫上的屢屢出現,甚至還對遼墓中出土了帶矮老、卡子花和靜瓶的桌子實物作了說明。

北京房山区天开塔地宫出土木桌

再往後,張德祥先生又在《收藏家》第21期上發表《元代傢具的風格》一文中公佈了他對元代傢具的研究成果。文中把元代傢具的特點歸納為:(1)羅鍋棖的成熟與廣泛應用;(2)展腿式桌與霸王棖的出現;(3)傢具構件喜用曲線造型(4)委角線的大量應用;(5)雲頭轉珠圖案的盛行;(6)形體尺寸較大;(7)雄麗的雕刻風格。最後王世襄先生在《收藏家》第34期《未臨滄海難為言水》一文中否定了自己一貫的「明式傢具准河生產中心」說,認為晉陝地區也是早期製作黃花梨傢具的地區之一。

田家青先生在編《明清傢具集珍》時發現一張黃花梨的古構,用它與唐宋遼金元時期的資料對比研究之後的斷代結論是:元末明初。王正書先生在編寫《明清傢具鑒定》書時又發現一張鐵力黑漆描金的宣徳時期的平頭條桌(馬書著《明清製造》74頁《明早期插肩榫酒桌》可互證)。

陳增弼教授也曾收購過一張黃花梨插肩榫案型結體的六柱架子床(後由上海博物館收藏),學術界對此床斷代說法不一。台灣「故宮博物院」收集東南亞明式傢具藏品展覽,其中有幾件黃花梨傢具製作年代也很高古。香港攻玉山房和嘉木堂藏的黃花梨傢具也有幾件式樣很特殊且製作手法很早。美國加州明式傢具博物館藏的黃花梨傢具同樣也有幾件斷代有出入。

山東洪武二十二年朱檀墓出土的供桌與《明式傢具研究》124頁與123頁黃花梨有東腰帶欄桿式供桌(參見大可堂《點石齋畫報》文字部分)比較,前者只需用線鋸按後者的腿形圖案鏤挖並去掉翹頭,四面以鏤挖雲紋牙子覆蓋三彎腿露明部分即是後者可見後者距前者的製作時間不會太久遠。2006年拍賣公司又徵集到一張元代的黃花梨供桌,形同奔馬,元代北方遊牧工藝文化色彩濃烈,大家的普遍看法認為是元代製品。

元代黄花梨供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