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浴血三八线181】志愿军回忆:喀秋莎轰炸后,我们冲上阵地,只剩2个美军活着

 战旗视界 2020-11-18

浴血三八线181

作者:风千里



“这个喀秋莎非常厉害,我们大概全部发射出去以后,最后我们冲上阵地,那个阵地上大概只有两个士兵活着,都昏过去了,它这个震动很大,把人震昏过去了……俘虏他(指美国士兵)以后,他抗议说,你们放了原子弹”

——原志愿军15军政治部文工团分队长沈少华

进入1951年夏秋之交,随着第五次战役的尘埃落定,志愿军、人民军与美联军在沿三八线的狭长地带展开对峙,自此,大规模的运动战宣告结束,双方在前线逐步形成犬牙交错的阵地防御攻势,战争态势仿佛回到了一战期间的堑壕战时代。

为了挽回颓势,打破僵局,联军在8月发起了夏秋季攻势,分别从东线金城方向,中线铁原至临津江以东方向,以及西线涟城方向发动突袭。在大量陆空火力的支持下,联军最初的进攻给了志愿军很大压力。特别是在东线的美第7师和中线的美骑兵第1师攻势很猛,负责防御的第27军和第47军一度丢失了部分阵地。

【1951年夏秋季攻势期间,攻占阵地后小憩的美陆军第7师官兵,身旁是缴获的一挺苏制轻机枪】

1951年9月1日入夜后,美第7师的两个营结束了一天的战斗,在此前的几天他们成功占领了志愿军固守的后洞里阵地。眼看志愿军已经退却,他们紧张的神经开始松懈下来,半岛秋季的清凉之风徐徐袭来,大功告成的扬基佬们纷纷酣睡起来。

恰在此时,一些在睡眼惺忪中放哨的士兵突然看到远处的山坡后火光冲天,紧接着,无数个像火球一样的东西拖着火焰划过天际,带着刺耳的响声直接向他们袭来。察觉到异样的美军还没来得及唤醒战友,拿起武器,就被淹没在一片火海和硝烟之中,剧烈的爆炸声震颤着大地。幸存的美兵还没有从惊恐中缓过神来,又一波“火球”迅速袭来,那景象正如同末日一般恐怖。

【志愿军炮兵第21师的火箭炮向美军阵地实施炮击】

在后洞里遭遇不明火力袭击的美第7师,是美国陆军的一支老牌部队,曾先后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历经阿图岛战役、马绍尔群岛战役、莱特湾战役和冲绳岛战役,是一支久经战火磨炼的精锐之师。朝战爆发后,第7师又作为美军的急先锋,先后参与了仁川登陆战、长津湖战役等重大战役,是志愿军的老对手。

而在9月1日当夜,该师的两个营遭遇的不明火力,正是来自志愿军第27军麾下的炮兵第21师第203团。炮兵第21师也是一支百战之师,前身是四野48军第143师,在解放战争中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华南丘陵。而第203团曾经在解放战争初期涌现出一位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他就是董存瑞。

【苏联生产的初期型BM-13型火箭炮,使用吉斯-5型卡车装载】

【在靶场进行试射的BM-13-16型火箭炮】

第203团此次用于炮击美军阵地的武器,并不是常规的加农炮或榴弹炮,而是一款曾在苏德战场上扬名的特殊火炮——BM-13型多管火箭炮,它有一个更为深入人心的绰号:喀秋莎。

得益于早期火箭技术理论的推进(以齐奥尔科夫斯基为代表的理论奠基者),苏联早在十月革命结束不久,就开展火箭武器的开发,在1933年还专门成立了火箭研究所,为军队特别是航空部队研制专用火箭弹,其中多管火箭炮因技术门槛和生产成本较低,被研究所提出做出应急性武器,并被迅速提上研制日程。

1939年,以吉斯-5型卡车为平台,装备8条火箭发射轨并可以进行大角度旋转的BM-13-16研制成功,并在年末通过靶场实弹试验,并少量装备部队,使得苏联红军成为首支装备多管火箭炮的部队。BM-13的8条发射轨可以上下悬挂的方式,搭载16枚口径为132毫米的M-13型火箭弹,可进行单射、部分连射和齐射,M-13火箭弹弹体装有TNT炸药,最大射程8500米,其威力相当于一枚152毫米榴弹炮,而一台BM-13火箭炮的瞬时火力密度等同于18门M-1938型榴弹炮。

【BM-13使用的M-13型132毫米火箭弹】

【后期换装美制US-6型载重卡车作为载具的BM-13N型火箭炮】

BM-13首次用于实战,还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在1941年斯摩棱斯克战役期间,苏军曾用7辆BM-13向德军外围阵地进行了一轮齐射,阵地上的德军第5步兵师遭受上百枚火箭弹攻击损失惨重,BM-13的首次亮相虽然没能扭转苏军在战争之初的颓势,却让德军永远记住了这个简单但可怕的武器。

在随后的岁月里,BM-13大批量装备苏联炮兵部队,并相继推出小口径的BM-8型和采用发射巢的BM-21型,由于多管火箭炮的研制在战争期间属于高度机密,部队在接收时并不知道这种武器具体型号是什么,只是在火箭发射轨上看到了一个俄文字母“К”,即火箭炮生产厂家“沃罗涅日工厂”中(Коминтерн)一词的首字母。而不明就里的苏联官兵则据此给这种火箭炮取了个女性名称——“喀秋莎”(Катюша)。随后苏联在战场上使用的多管火箭炮(包括后来的BM-8和BM-21型)都被一线官兵统一称为“喀秋莎”。当然在整个苏德战场中,使用数量最多的“喀秋莎”还是BM-13型。

【柏林战役期间,苏军炮兵使用BM-8型火箭炮炮击德军堡垒】

【柏林战役结束后,苏军的一辆BM-21型火箭炮】

对于火箭炮这种武器,我军其实并不算陌生,早在1948年解放区第52兵工厂就参照英美装备的火箭炮,成功研制出A-3式6管102毫米野战火箭炮,并在志愿军入朝之初就参与了战斗:在云山地区炮击美军骑兵第1师。该型火箭炮属于牵引式火炮,结构简单,便于运输,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在火力输出上并不是很突出。直到1950年,我国从苏联引起大批BM-13火箭炮,才逐步取代A-3式火箭炮。

【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首型火箭炮A-3式6管102毫米野战火箭炮】

【换装BM-13火箭炮并进行集训的炮兵第21师】

最初引进的120门BM-13全部配属炮兵第21师,而该师在去年11月刚刚结束在华南地区的剿匪作战,并从原143师改编而来,从步兵师直接改为炮兵师,部队里的大部分官兵不要说是火箭炮,就是常规火炮都没有接触过,全师懂得操炮技术的人是个位数。

为此,第21师紧急抽调部分军官赴沈阳炮校进行集训,尽快熟悉BM-13这款武器。第21师也参照苏联炮兵编制,一个连配属4门BM-13,一个营配属12门,一个团配属24门,而全师(下辖201,202,203,207和208团)则装备120门。到1951年2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集训,全师开始全面换装BM-13。又经过两周的战前动员,第21师在师长吴荣正和副参谋长王亚夫的带领下入朝参战。

而此时大规模运动战尚未结束,刚入朝的21师并没有立刻获得参战机会。在此期间,师领导多次向志愿军司令部请战,指战员也纷纷写下决心书,而志愿军司令部对如何使用这支装备大杀器的部队表现得极为谨慎。直到8月份,美军发动新的夏秋季攻势,彭老总才亲自下令:派第21师三个团支援前线步兵作战。其中第203团配属东线的第27军,第202团配属中线的第47军,第201团配属西线的第64军。而首创战绩的正是前文所提到的第203团,他们在9月1日当晚,以多轮齐射,向美第7师两个营倾泻了384枚火箭弹,吹响了志愿军在东线反攻的号角。这次炮火覆盖之下,美军瞬间被打死打伤700余人,两个营立刻丧失战斗力,当志愿兵步兵冲上来抢占阵地时,发现美军阵地里已是一片狼藉,能动弹的士兵不过几名而已,其余不是被炮弹炸死或震晕,就是落荒而逃。

【准备入朝的炮兵第21师】

【对火箭炮进行日常维护的炮兵第21师官兵】

在203团取得首胜之后,第202团在中线再创佳绩,他们向美骑1师在青木洞固守的工事发起炮击,在友军用常规火炮和步兵佯攻交替的方式,引诱敌军从工事中出来之际,202团突然用BM-13火箭炮实施齐射,骑1师遭遇惨重伤亡,超过800人被击毙或击伤,而就在一年前他们在云山战役中曾领教过志愿军A-3式火箭炮的炮击,彼时A-3相对贫弱的火力并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11月,201团也在西线重创英军第28旅,伴随着我军火箭炮发射时的山呼海啸之声,联军的夏秋季攻势也就此破产。

【在金城战役期间大显神威的志愿军火箭炮】

尝到火箭炮甜头的志愿军开始大规模使用这些武器,而装备BM-13的21师又被多次扩编。到1952年,在原有5个团的基础上,第205团和209团又加入第21师,随后装备A-3型6管火箭炮的第210团和高炮第19营也被划归第21师。到战争结束之际,第21师坐拥8个火箭炮团,1个高炮营,装备180余门火箭炮,其火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炮兵师的规模,并在其后的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等重大战事中疯狂地收割敌军的有生力量,并被步兵们尊为“炮兵之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