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方父母都幸福,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幸福

 麦子mhla1693br 2020-11-18

这两天的文章触痛了很多人,不断有新朋旧友通过各种方式跟我交流。读者梁子跟我说起他家”病床前的故事“。

梁子来京数年,经过艰苦奋斗,现在俨然已经成中产,衣食无忧。近日,远在老家的父母接连生病。考虑到两人都数病缠身,梁子想好好找个专家给他们看看,没想到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

妻子的理由简单粗暴,”这病听起来不大,明明可以在老家看好,为何非要来北京?“一向对妻子言听计从的梁子怒了,”家里又不是没钱,我就是想让我妈来北京看病。“

次日,妻子冷冷地扔出一张协议,让他签署,约法九章。其中有三条:让他自动分清大家和小家的界限,不能因为他们家的事情耽误了小家的事儿;处理他家的事情不要搭上自己;各自家庭的事情各自处理......

梁子想到自己对岳父岳母有求必应,内心极度不平衡。妻子性格古怪,不爱交际,与公婆关系一直很僵。即使陪他回老家,也是往房间一钻,很少出来。家里有亲戚来了,她不肯出来,梁子和家人只能推脱她生病。之前,为了孩子,梁子只能哑忍。

梁子直言她过分,拒绝签字,妻子却悲愤交加,不依不饶,历数这些年自己勉强跟他回老家等自我牺牲事件,言称,“结婚时就知道我就是这样的性格,为什么这么多年能忍,现在就不能忍了。”

梁子扔下一句,”我告诉你为什么我现在不能忍了,是因为我父母老了,需要我照顾了“,摔门而出。

梁子是家中长子,最有出息,也是父母和兄弟姐妹的骄傲。但他们知道梁子妻子的性格,很少来京,都不愿麻烦梁子,一是心疼梁子,二也怕因此惹梁子妻子不高兴。这些年,梁子一直暗暗因此内心愧疚。原本想着趁母亲生病好好补偿下,没想到妻子竟然是这样的态度。

听完他的故事,我心有戚戚焉。我也是个异乡客,也是人到中年,开始背负“有老下有小”这种甜蜜的负担。父母和梁子的父母一样心疼孩子,总觉得我在外不容易,家里有什么事儿也不肯跟我说。去年母亲突患眼疾,不是姨弟偷偷告诉我,我还蒙在鼓里。

古话说,父母在,不远游。但是,社会的大发展,人口的大流动,让很多人都远离家乡,漂泊在外,不能承欢父母膝下。父母年纪越大,就越贪恋乡情,念着叶落归根,不肯离家半步,对外面的孩子总是报喜不报忧。而在外如我样的儿女们,谁不是内心有满满的愧疚,只能电话勤打,尽量多回家。遇到另一半通情达理,还算幸运;若遇到梁子妻子那样的,恐怕谁也不能心安。

人到中年后,只有父母好了,我们才能真正好。梁子的妻子没明白,年轻时,父母身体健康,可能不会有太多事情。但父母年迈后,身体机能退化,各种疾病突袭。他们备受折磨的每一刻,儿女们都如在地狱煎熬。夫妻双方都有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只说说而已。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日日陪伴父母是奢望,但是,若有一分机会,我们便愿意尽十分努力去补偿亏欠。

疼爱对方的老人,其实就是疼爱自己的另一半。你对他(她)父母后,比对他(她)好都会让他(她)感动;反之,你对他(她)父母不好,比对他(她)不好,还让他(她)反感。他们来家里,儿子(女儿)摆个脸色不要紧。老人更在意的,是儿媳(女婿)的脸色。

结婚多年,爱情退却,亲情都该早已深入彼此的生命。对方的家人,如自己的家人;对方的父母,也该如自己的父母。遇事,非但推卸为人子女的责任,还阻挡着对方去为父母的事情奔波,多好的夫妻也会决裂,再好的脾气也会爆发。

在埋怨对方时,不妨扪心多问,自己做的好么?对自己的父母和人家的父母一视同仁了么?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对对方的兄弟姐妹一视同仁了么?当婚姻中的两个人都开始反思正视这些问题,才是良好婚姻的开始。彼此抱怨、指责、冷战,只能将婚姻推到更坏的地步。

孝顺没有可比性,因为各家经济情况不同,我们比的是孝心。父母老了,花不了几个钱了,距离近的,有时间多去瞧瞧;距离远的,多替对方打几个电话;老人愿意来家里住的,好茶好饭伺候:老人有病了,该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不能让父母老了,不敢生病。

过去婆媳矛盾,翁婿失和,大多是因为钱财。如今,谁家也不是穷到吃不起饭,穿不起衣。要谨记,既为夫妻,对方的父母就是你的父母,你一样有赡养和照顾的义务和责任。

对父母的好,没有“我已经够好”的标准,我们永远可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有双方的父母都幸福,我们才能真正心安理得地幸福。人到中年,若你还不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总认为对方的父母就是对方的父母,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就活该你婚姻不幸了。

麦子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