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不要着急,慢慢来

 麦子mhla1693br 2020-11-18

01

早上六点半,刚上高一的女儿跟我联系的时间,却一点声息也没有。早就习惯早晚跟她说会儿话的我,满心的失落。

到了高中,家长慢慢开始退位。学校的很多事宜,从以前通知家长,到现在通过微信群通知到各位学生,不再烦劳家长费心。

所以,开学以后,我只能妥协让她带手机上学。

初入高中,功课多了,视野一下开阔起来,她有些目不暇接。刚开始,每天早晚都在我说学校的各种新鲜事,说想家想爸妈。

但是,慢慢地,她开始倦怠,我的心情也悄然起了变化。

每天从一早开始,我就紧盯着手机,唯恐落下她的信息,结果手机毫无动静;晚上九点半,是她该下晚自习的时间,她也是简单地说了句:我下课了。随后,其他就不再多说。再后来,就是盛行的一字经:哦。好。行。

我拼命地说服自己,想她从小学到初中,一直住宿,一周之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所以即使音讯全无,也不用这么担心,毕竟高中作息跟初中完全不同,孩子什么都需要时间应付。

看她开始急于参加各种活动,我想告诉她,不要着急,慢慢来,慢慢适应,但却担心那些声音传递太多的情绪。

突然,龙应台的那句话浮上心头: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虽然心酸,但顿觉释然。

每个成长后的孩子都像变心的爱人,走的果断坚决,而父母却如不甘心的那方,拖泥带水,腻腻歪歪,希望还能藕断丝连。

02

作为人家的孩子,当年的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自从上大学后,一心想着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去了解探索自己的人生,何曾想过家中双亲也曾望眼欲穿!?

年少时,母亲担心我独自远行,担心我无法自顾,担心途中有坏人,担心有意外,但在我,那些都是多余的顾虑,谁不是要被社会逼迫着学会长大。

大学里,眼光被一起涌来的各种新奇体验迷惑了眼。要看书,要上课,要活动,要参加各种社团,于是,时间成了奢侈品,就连每周一次的电话都显得有些敷衍了事。他们问什么,我都是好好好,是是是。因为我所面对的世界,他们一概不知。

后来,曾经用肉身抵挡所有的伤害和寒冷,从来不敢向父母透露分毫。每次隔山跨河打电话,一样报喜不报忧:一切都好,勿挂勿念也幸好,历经枪林弹雨,如今我已经刀枪不入,父母又重新回归他们原来的位置,成为我最柔软的内心。

现在想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像我人生中的第一张单程车票,将我送到了父母眼光再不能企及的远方。而后,我又不断在命运的岔路口下车,重在站台用青春换购了一张又一张的单程车票,任那趟永不停歇的岁月列车,带我从十八岁走到了四十三岁,一次比一次走得更远,一次比一次走得更没心没肺。

世界如同一个轮回,终于将年少经历重新推回给我,不过,时过境迁,换了主角。我是家中牵肠挂肚的母亲,而执意高飞远走的变成了十五岁的女儿。

只是我希望,我能够继续前进,跟得上她飞快成长的速度,在她十八岁甚至更远的地方,我希望还能一路引领她,做她最知心的闺蜜,做她最知己的心灵导师。

03

女儿学校开学时,校长曾主持召开全校的家长会。会上,她说,做父母的不要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千万别让孩子太早俯视你。

深以为然。

小时,孩子是仰视父母的,从身高,到各类知识和经验;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潜移默化地在身边人的言行举止和书本中汲取能量。

若有一天,他懂得知识和道理远超于你,而你还在喋喋不休用原来那一套来要求他,他势必会俯视你。而那个时候,便是青春逆反的时候。

所以,她一日在成长,我一日便不敢松懈怠慢,不敢停下奔跑的脚步。这些年虽经挫折,但却一直在做打不死的小强,码字修行,很努力地生活,在属于自己的跑道里努力奔跑,不过是希望能给孩子树立榜样,身体力行地告诉她,我们生而为人,但却并非生来优秀。

余下的岁月,她走她的,我走我的。但我只想做她的正面榜样,绝不做反面教材;做她人生上跌倒后的后盾,绝不做亲情的牵绊石;当她无路可走,我会教她如何沿河泅渡;当她奋力拼搏,我只负责拍手叫好。

结果很重要,但是过程更美好。相比急功近利地想得到命运给的结果,我更希望你能欣赏沿途的风景,比如享受当下的学习状态,比如能参与学校各种活动,比如能体会到奋斗的快乐,又比如能珍惜与同学老师之间的情谊.......我们无法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开拓它的深度和宽度。

我亲爱的孩子,我有我的人生,你有你的未来;我不能将我四十年来的经验,于一夕之间传授于你;当然,以你十五岁的年纪,也无法勘破所有的智慧。但请不要急,慢慢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只要你懂得努力,肯去拼搏,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麦子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